返回 防曬美白

文章分享☆伸手要錢不如學會找錢~

~國外篇~

幾個星期前我走路到銀行,經過一個汽車零件店門口時被三個女生攔下,笑容可掬的說:「請問妳可以捐款嗎?」

「你們在募什麼款?」看著他們舉著「洗車」的廣告,我好奇的問。

「我們教會要到加州去,我們需要經費。我們也洗車募款。」我抬頭往汽車零件店的空地看去,果然有十幾個孩子在洗車。

「你們是高中生嗎?」我又問。

「不是,我們三個都是大學生。」

「我很願意捐款給你們,可是我是學生,我沒有收入。非常抱歉!」我不好意思的回答。

「沒問題。」他們說罷,又繼續將廣告招牌往急馳而過的汽車搖晃,希望能招到更多洗車的工作。

    這個教會的青少年團契暑假要跨幾個州到加州旅行,長途跋涉的旅費應該不低,尤其是在汽油漲了兩倍左右後,旅費也得加倍。十幾個國高中和大學生們利用放學後和週末時一起洗車,還分組,有的負責廣告招攬、有的負責洗車身、有的打理車內、有的擦乾打蠟,他們從中學到了責任,也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後來我又經過那兒幾次,仍然看著他們努力的洗車,賣力的廣告,一直很為他們的行為所感動。

    年初我女兒得到美國華盛頓特區年輕袖營的提名,那是高中生很高的榮耀,只有優秀的學生才有機會被提名,而且學生來自全國五十州,有機會認識並和優秀的人相處,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但一星期的營費用不低,除了自費來回機票、午餐外,還得繳納二千多美金的學費、住宿費和早晚餐,實在很嚇人。

    不過,女兒收到信時,信中寫著:「不必擔心費用,你可以募款,向妳居住的州或城鎮的商會、扶輪社、商店…募款。怎麼募款呢?先收集資料,寫信去自我介紹…,我們的網站上有很多實例可以參考,妳可以上網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募到足夠的費用。祝你募款成功。」

    這就是美國人,一方面給你機會,一方面要你接受挑戰,教你募款。而不是「向你的父母要錢」之類的老套,讓孩子從參加一個活動開始前,就已經投入很多的腦筋運轉,及學習人際關係的運作,並實際的工作,以得到豐碩的成果。這樣的過程,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沒有抱怨、沒有抗議、沒有五四三,更沒有洩氣,只是執行,積少成多,然後就會有成果。

    女兒的學校也常募款,如課程上有某個部分需要費用才能完成,老師會和學生討論該如何募款,通常是洗車、賣糖果、賣巧克力或蛋糕等募款。我家鄰居的孩子每年固定為他們學校的活動來向鄰居們募款,還有鄰居孩子為沒錢到別州參加體育競技的孩子們募款。


以上文章內容請查閱自由時報2006年10月24日家庭兩性版
  • 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課業成績,忽略了理財也應該從小教,藉由這兩篇國內外的例子,希望能夠讓父母了解從小教導理財的重要性。

    ~國內篇~

        現在很多陷入卡債風暴的年輕孩子,多因一時的虛榮或享樂以致於過度消費。追根究柢的原因,有絕大部分是因為從小沒有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念。

        孩子小時候父母給零用錢有幾種方式,一種是每星期固定的發放---這種方式容易養成以逸代勞的習性;一種以成績來衡量---這雖然能鼓勵孩子認真讀書,但卻會造成唯有分數才是最重要的偏差概念。另外還有一種是我比較認同的模式---以工作來賺取零用金。

        我的小姪女從五歲起,就開始在家「打工」的生涯,其內容像是舖餐巾、排碗快等簡單的工作,薪資採雙週薪制,也就是每個月15和30日發薪水。最初只要一到用餐時間,她總是會自動自發的完成工作,但是日子一久漸漸開始鬆懈賴皮了,半個月裡總會有三、四天忘了工作,因此在發薪時扣除部分的薪資以茲警惕。

        慢慢的,她了解到唯有認真的工作才能賺到全部的薪資時,不只在工作態度上的轉變、甚至連在行為處事上也更加認真負責。

        除了讓她體會賺錢的辛苦外,另外還培育她儲蓄的概念。在開始工作的同時給她一本存款簿,每當領到薪水立刻存進家庭銀行,累積到一定金額再匯入郵局。

        現在姪女六年級了,除了打工的薪水再加上過年的紅包,帳戶裡已經有十多萬元的存款,儼然已是個小富婆了!

        從小,姪女就體驗到賺錢的不易,現在要購物時總會事先評估物品是否為必需品或只是一時的慾望、衝動,並會衡量所花費的金額,總能適度的消費。

        負債。就是預支自己未來的人生。從小培育孩子養成對金錢正確的價值觀,將來孩子對金錢的態度就能更加謹慎,不至於過於揮霍浪費了!


    -------文/丘引-----
回應...
 返回 防曬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