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咖啡

新聞 /  畫中有話惹風波 走在鋼索上的政治漫畫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4852436.shtml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04.17  02:48  am
 

月前紐約郵報刊出一幅諷刺漫畫,引起軒然大波:畫中,一隻黑猩猩遭警察射殺,另一位警察對開槍警察說:「這下他們得找別人來擬下一個經濟振興法案了。」該漫畫的新聞背景,雖是康州一隻黑猩猩因傷人而遭槍殺,但「振興法案」顯然指剛簽該案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把歐巴馬比作猩猩」,立被批為「種族主義」。

紐約郵報刊出「把歐巴馬比作猩猩」的漫畫,引發抗議聲浪。
美聯社資料照片
揶揄歐巴馬  紐約客滿頭包

黑白混血的歐巴馬,當然並非首次因膚色遭攻擊、揶揄。去年知名美國雜誌「紐約客」,一期封面即畫著歐巴馬身穿伊斯蘭教服飾、纏白色頭巾,他的妻子則穿迷彩服、戰鬥靴,肩背突擊步槍,兩人腳邊還燒著美國國旗,將歐巴馬有印尼繼父、曾上伊斯蘭教學校等背景,和恐怖分子連結。

雖然「紐約客」總編阮尼克強調,該漫畫標題為「恐懼政治學」,旨在諷刺右翼分子對歐巴馬的不實攻擊,但輿論並不買帳。紐郵事件引起黑人群起抗議,天天到報社前舉牌示威,並呼籲民眾拒買;紐約客事件也引來各方討伐,亦有抵制聲浪。

兩幅漫畫各將歐巴馬畫為動物、恐怖分子,恰好都是諷刺漫畫中最常將人扭曲的形象。紐郵案作者狄隆那斯,曾把同性戀比為獸交;將穆斯林和恐怖分子畫等號的描繪,更屢見不鮮,最著名的案例,莫過於2005年丹麥「日德蘭郵報」刊出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漫畫。

嘲「畫」穆罕默德  惹惱穆斯林

在伊斯蘭教中,繪出穆罕默德是禁忌,日德蘭郵報卻邀請12位漫畫家大加發揮,其中以暗示穆罕默德是恐怖分子、及穆罕默德說「自殺炸彈的烈士很踴躍,天國拿來賞他們的處女快供不應求了」者,最讓穆斯林憤怒。

面對穆斯林怒火,西方許多媒體擺出雙重傲慢:日德蘭郵報宣稱此舉是想打破「歐洲媒體碰到伊斯蘭話題就自我檢查」的慣例,法、德、義、西等國多家報紙,更在翌年跟進刊登漫畫,高呼「罵神是民主自由的重要一環」,將問題縮減為宗教層次,反過來「教育」穆斯林該學學西方的寬大心胸。

西方媒體言論看來冠冕堂皇,但問題真有這麼簡單?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認為,言論自由固然需要一定程度的保障,但發言者的位置、批評的對象及批評的議題,乃是判別言論過度與否的重要指標。

以穆罕默德漫畫為例,西方媒體固稱有嘲「畫」各種神的權利,卻不顧畫神在其他宗教都很普遍,卻是伊斯蘭教大忌,這是刻意忽視文化差異;將穆罕默德恐怖分子化,更連結到政治議題,這又是以西方長期的政治集體強勢,嘲弄伊斯蘭國家及宗教,凸顯了雙方國際政治地位的不平等。
  • 翻譯大力水手  柏楊蹲苦牢

    劉昌德強調,「恐怖分子的養成,西方國家也要負責任」。歐美國家長期覬覦、攫取穆斯林世界的石油等資源,穆斯林反擊「合情合理」,西方媒體卻仗著權力連結,以言論自由為名再行欺榨,畫者自己又非穆斯林,更失正當性。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一幅作品是否「正確」,本就隨著檢視者及時代而不同。價值上,作品正當性因人而異;現實上,卻是誰握有較高權力,誰就是判官。

    1968年,柏楊為報刊漫畫「大力水手」翻譯,故事描述卜派買下一個無人島,告訴兒子要寫篇「告全國同胞書」,兒子說全國根本只有他們兩人,於是父子倆都說要競選總統,卜派並稱要發表競選演說「全國同胞們……」(同胞原文為Fellows),被認定是諷刺蔣介石,遂遭逮捕,被關在綠島九年餘。但現在再看此事,人人只覺荒謬。

    豐子愷在此畫加上的人偶,被認為影射毛澤東、史達林,讓他在文革時受盡折磨。
    圖╱聯合報提供
    豐子愷畫人偶  苦難的開端

    大陸著名散文家、畫家豐子愷,也曾因漫畫在文革遭批。1947年,他畫了幅「砲彈做花瓶,萬世樂太平」,兩年後重新發表,在瓶邊添了兩個人偶,結果在  1967年文革時被認為兩人偶畫的是毛澤東、史達林,「將毛主席醜化為泥菩薩,罪該萬死」;「藉漫畫題目汙蔑我們搞假和平」。豐子愷自此飽受折磨,1978年才獲平反。

    綜觀諸多爭議,創作者、檢視者各有話說,許多風波甚至現在都未有定論。豐子愷上述漫畫今年便又被大陸雜誌討論,認為其重畫版加上貌似毛、史的人偶,確有其特殊考量。

    一幅漫畫能惹出爭議無數,創作者確實不好當。在言論自由大幅開放的現代,大多數人固當慶幸不用再擔心遭政治當局隨意扣帽子,但在享有創作自由時,若能更用心了解其他文化、拿捏尊重與個人自由的界線,當能避免更多爭議,也才能產生更具深度的作品。

    【2009/04/17  聯合報】@  http://udn.com/
  • Shit....

    Po完才發現  怎麼有不該有的兩個字
    我想分享的是關於"言論自由"的拿捏....

回應...
 返回 美食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