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舍節破藩籬! 天母居民全出動辦桌

起源於法國巴黎的國際鄰舍節活動,也搬到了台北市街頭,天母地區上千戶居民全員出動,從一大早就開始忙進忙出,烹調佳餚,每一個家庭都熱情貢獻一到兩道菜餚,與原本互不相識的社區鄰居共同分享,就是希望藉這個難得的活動,打破都會居民冷漠疏離的藩籬。

超快的步調,冷漠的都會生活,讓人常常連自家鄰居是誰都認不得,不過他們,卻努力試著打破這個魔咒。

忙進忙出,一大早厲先生就趕著買菜,準備食材,大熱天悶在廚房裡,滿頭大汗,又是拌牛肉,又是燉菜,還耐著性子炸出這盤香酥美味的「三杯素捲」,為的不是自家人,而是一群不相識的社區鄰居。記者:「好香喔!這麼辛苦希望分享什麼?」天母地區居民厲先生:「希望大家能夠吃到健康。」

天母地區居民厲太太:「因為鄰居現在都是上班族,大家互動時間都不多,剛好藉著天母鄰舍節這個機會,大家空出一點時間,搬出一點自己的家常菜。」

不只厲先生一家人,周先生更是從前一天晚上就開始忙到現在,費了好一番功夫燉出一大鍋豬腳,周先生為的也是凝聚鄰居間,原本冷漠的關係。天母地區居民周先生:「都市的人就是常常樓上樓下的人都不認識,藉著辦鄰舍節活動,大家可以有更深一層認識。」

不只他們,天母地區上千戶居民,全員出動,忙著張羅一場社區大型聚會的場地,響應參與起源自巴黎的國際鄰舍節。發起人方儉:「當年巴黎有一個老太太死掉了,過了好幾天都沒人知道,新聞出來以後,引起巴黎市民很多的震撼,他們認為不能再這樣冷漠。」

老太太死2年沒發現,每一戶家庭貢獻出用心烹煮的一道菜,藉著一道道菜餚,串聯起的是都會城市裡,不分男女老少逐漸疏離的鄰里情感。

--------------------------------------------------

現在很多人應該都跟鄰居很少往來吧
(自己本身就不太認識住隔壁的鄰居@@)
感覺這個活動蠻有意義的
希望能夠在每個地方都推廣
  • 美食拉攏鄰居  天母席開百桌

    你吃過鄰居做的菜嗎?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和天母合眾國雜誌社聯合舉辦的台灣鄰舍節,昨晚在天母國中席開百桌,邀請民眾攜帶菜餚和同桌者分享,一起用美食拉攏好鄰居。

    天母向來異國色彩濃厚,昨天有來自日本、美國、歐洲、非洲的民眾熱烈共襄盛舉,帶著各國特有食物和台灣鄰居分享。已經高齡80多歲的朱先生一家人,也端出精心熬製的滷味,招待各國朋友體驗台灣美味。

    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下午也出席活動,並用自行車載著一大桶炒米粉到場與眾人分享。許多民眾見到「小馬哥」,趕緊搬出拿手菜,讓他一桌接一桌品嘗各地美食,嘴巴幾乎停不下來。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表示,鄰舍節是在1990年在巴黎發起,希望能把鄰居變成能在社區中相互扶持的親密友人。2003年起成為國際性活動。今年5月29日舉辦的國際鄰舍節,參加人數更是突破750萬人。

    台灣鄰舍節活動去年11月11日試辦第一屆天母鄰舍節。今年首度加入國際鄰舍節,並配合台灣作息,改在周末傍晚舉行。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表示,有些社區居民去年活動過後開始保持聯繫,從互不相識的陌生人變成好朋友。期待台灣其他地區也能有類似活動。
  • 哈~很好玩的活動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