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找對心理諮商了嗎?(下)

相輔相成的諮商網絡

心理諮商幫助了欣穎,而茵茵靠精神科藥物重回正常生活,同樣是處理身心問題,這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

尤其就台灣而言,因為醫療體制而言,精神科醫師向來是大眾心理或是精神障礙時求助的對象,心理諮商不若國外發達,心理師更是個模糊不清的角色。直到2001年心理師法公佈實施,以及2005年開放讓心理師自行開業後,心理師與心理諮商算是有個名正言順的位置了。

根據台灣的「心理師法」,心理師不能開藥,只能進行談話式的心理治療。理論上一個療程需要進行12次的諮商晤談,每次約1個小時。「但是,偶爾也會依個案需求而有所調整,我通常會在第一次與個案接觸時,請他決定要進行幾次諮商,像訂個契約一樣,這樣個案和我都知道『進度』,會達到比較好的諮商效果。」陳姵璇如此說。

為了能夠達成最好的諮商效果,心理師與個案所訂的這項「契約」必須被雙方確實遵守,否則也無法培養信賴感。「因為我從事高科技產業工作,工時長,工作量又多,本來擔心沒有時間做心理諮商,但跟我的心理師初步商量後,我找到可以的時間,而且,就另外一種意義而言,每次就診都準時來心理師這裡,也算是強迫自己暫時從工作中抽離,轉換心境。」欣穎說,「幾次的心理諮商下來,我先從心理師那裡學會了肌肉放鬆的技巧,身體的放鬆像是卸下了好幾公斤重的盔甲,然後我開始與心理師展開對話。」

欣穎算是較單純的例子,在某些狀況下,由於心理師不能開藥,所以需要精神科醫師的配合,處理一些因為生理失調引起的精神疾病;反過來說,精神科醫師若發現來看診的病人,需要心理諮商則會轉介給心理師來處理,畢竟,有時候藥物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沒有無法打開的結

「從停藥到現在已過了5年,這其間偶有那種『糟了,好像要發作』的感覺,我會趕忙打電話找我的好朋友說說話,或是藉由練習瑜珈來和緩情緒。像我這樣只拿藥吃就好的例子,應該算是幸運的吧!」茵茵的精神科治療對於她的躁鬱症似乎非常有用,加上朋友的心理支持,以及自我從事一些可舒緩情緒的活動,生活似乎過得還不錯。當然,一定也有沒那麼順利的例子,茵茵一位從高中時就為憂鬱症所苦的朋友,不但住過院,還需要心理治療的幫助才較為好轉,走了許多辛苦的路。

但最令人無法解開的心理之結,往往是連自己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像欣穎的失眠,經由心理諮商,她才逐步釐清了生命中的各項難題。「做心理諮商最讓我感到開心的是,終於有人專心傾聽我說話了。這種被聆聽、被關照的感覺,讓我感覺很好。」她說,「心理諮商解開了我的一些結,當然還有其他內心的結需要被打開,我不知道怎樣算是成功的心理諮商,但是,至少,我可以睡個好覺了。」

或許,過度期待能一次解決問題的完美心理諮商並不存在,重要的是,在看似路途迢迢的諮商歷程中,我們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真正發現生命中的困難,然後與協助者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採訪撰文╱廖之韻;諮詢╱陳姵旋諮商心理師(六竹精神科專科診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