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百年茶葉鋪"峰圃茶莊" 誠實無欺一百二十年
06/30/2005/14:06
華夏經緯網
中新社台北六月二十九日電 題:峰圃茶莊誠實無欺百二十年
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路梅
在重慶北路一段十五巷,擁擠且灰突突的兩排商鋪中,不刻意找,不容易發現隱身其間的“峰圃茶莊”——台北小有名氣的百年茶葉鋪。
門口擺個玻璃櫥櫃,再往�去,排滿了大鐵皮茶葉罐的厚實櫃檯和貨架佔據了店舖兩側,店主蔣炳榮在狹長商鋪的�頭,和兩名員工“伺候”著轟隆隆運轉的包茶機。
帶著一身茶葉清香走出來,清瘦的六十來歲樣貌的蔣炳榮說:“是,我們就是百年老店。”
百年峰圃,創設于廈門。蔣炳榮祖父蔣立淇,十四歲時走出泉州安溪到廈門當學徒,後來在碼頭上創“峰圃茶鋪”,脫離家族世代種茶的軌跡;一九二二年離開動蕩的大陸來台北,一步一腳印在商戶林立的大稻埕紮下根。
創店一百二十二年後,峰埔蔣家花開三朵;蔣炳照、蔣炳焰、蔣炳榮分別在重慶南路、吉林路和重慶北路各自獨立經營、各有客戶群,但共用老店名號。蔣炳榮所繼承的鋪面是最初茶工廠,保有許多老店中的寶貝,也最為人所知。
在重慶北路,老店門口玻璃櫥櫃�保存著歷一百二十年積攢的寶貝——清末在廈門開業時使用的秤子(官方認可,刻有“官”字)、日據時期切割茶葉的鐵齒木屐、加印商號的木刻店章。
峰圃曾名噪一時。一九五一到一九五三年,它連贏台灣省和台北縣三次優良茶葉比賽優等獎,一時社會名流紛紛前來買茶。店舖兩面�上,挂著于右任、蔣夢麟、王雲五等社會名流的題字和蔣介石等台灣領導人的照片。
很多年過去,老店蝸居在不起眼的巷弄�,茶依舊是普普通通的包裝,生意卻穩當地紅火著,是什麼秘訣?蔣炳榮低頭想想,憋出一句:“做茶葉就是按部就班。”全台灣都產茶,峰圃賣的茶葉,是從台東、新竹、台北各地春冬茶中精選而來的鐵觀音、凍頂烏龍等;三代店主都是靠紮實的功底獲取客戶群的信賴。
“還有就是貨真價實。”曾有藝品店買了峰圃兩百塊錢一斤的茶,賣給日本客人竟要價一千;後來這家店再也沒訂到峰圃的茶,“寧可少賺也不要壞了信用”。台北的晶華、凱悅等星級飯店都知道到他的店�買茶放心。
但誠實無欺不等於就是呆板少變通。
在櫃檯前坐下,蔣炳榮往老茶壺里加水、泡茶,�面竟然是茶包。老字號茶莊的老闆不喝功夫茶?
說起茶包生意,蔣炳榮有些傲氣:“全台灣我第一個做茶包。”三十多年前,他買進一台要價十幾萬的義大利茶包製作機,轟隆隆地做起小小包裝的袋裝茶;而同行象看笑話一樣看他。
茶包機前後買了三台,峰圃茶包如今飄洋過海賣到新加坡、日本,很多同業老店卻已風流雲散。蔣炳榮說,當時看準了喝茶要快速方便是潮流,所以做出那個重大決定並不是太冒風險的事情。
當下,蔣炳榮也在籌劃著給峰圃找個好店址。他期許著搬到中山北路的繁華商區,仗著老鋪“按部就班、貨真價實”的百年經驗,能打開老鋪的一片新天地。
有空閒時,蔣老伯很樂意露一手家傳的台灣已經少見的包茶手藝——將宣紙罩在木刻店章上,勻稱地印出商鋪的藍或紅色的商號圖案;用古老的秤子,稱足茶葉包好;粘上貼紙,一包傳統包裝的茶葉古意盎然。但是這樣的手藝太費時費工,即使像蔣炳榮這麼熟練,全天也做不了幾包。
再過多年,到台北或許還能喝上峰圃的好茶,但有心看看老店主使用百年前的寶貝包裝出古香古色的一包茶葉,可不能拖太久;未來可能繼承老店的二兒子學的是電子工程。(完)
-----------
地址沒錯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