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懷孕 / 20種孕期絕佳零食大公開

20種孕期絕佳零食大公開 
文  /  沈蔚穎  專家  /  孫淑芝  營養師 
本資料來自"親子學院"網站

瓜子、杏仁、巧克力、洋芋片……等各種美味零食的「誘惑」,有誰能抗拒得了?為了滿足準媽咪的口腹之欲,營養專家特別挑選20種孕期絕佳零食,好讓準媽咪在解饞之餘,也能為自已和肚子�的小寶寶營養加分! 

三種乳製品
乳製品對孕媽咪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營養補充品。它不僅能?準媽咪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還能防止孕期缺鈣的情形發生。
1.牛奶
牛奶含豐富蛋白質及其他營養元素,是人體必須的鈣質,準媽咪若在牛奶中,加入少量蜂蜜,可以預防孕期貧血。
2.優酪乳
除了牛奶以外,準媽咪平時也可喝些加了蜂蜜的優酪乳,有利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3.奶酪
這是牛奶「濃縮」的精華,具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群、鈣和多種有利人體的微量營養成分。天然奶酪中的乳酸菌有助於人體腸胃對營養的吸收。重要的是──奶酪雖是高熱量、高脂肪食品,但不用擔心吃多會發胖!


六種堅果
堅果雖被畫分為脂肪類食物,但堅果含有的油脂,以不飽和脂肪酸?主。它是寶寶大腦發育所需的第一營養成分。在堅果類零食中,含有15∼20%的優質蛋白質和10幾種重要的氨基酸,這些都是構成腦神經細胞的主要成分。因此,無論是針對準媽咪或是未出世的小寶寶來說,堅果類的零食都是補腦、益智的絕佳零食。
1.核桃
含有的磷脂具有增長細胞活力的作用,還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並有鎮咳消喘的作用。若會經歷冬季孕期的準媽咪,可將它當作零食首選。核桃可以生吃,也可加入適量鹽水煮熟來吃;或是直接在鍋中不加油,翻炒後食用。
2.花生
花生的蛋白質含量高達30%,營養價值媲美雞蛋、牛奶、瘦肉等食品,花生皮還可防止準媽咪懷孕時的貧血現象。
3.杏仁
杏仁有降氣、止咳、消喘、潤腸通便的功效,對預防孕期便秘有許多好處,準媽咪若不喜歡杏仁的怪味道,可以嘗試杏仁巧克力。
4.瓜子
這是最受準媽媽們喜愛的零食。各類瓜子的營養和功效都不錯,例如:南瓜子可以防治腎結石;西瓜子具有利肺、潤腸、止血、健胃等功效;葵花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
5.榛果
榛果富含磷、鐵、鉀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1、B2、,準媽咪可適量食用,寶寶生下後,一定耳聰目明。準媽咪還可將榛果壓碎拌在冰淇淋�,口感會更好且更加美味。
6.松子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E及人體必須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它不僅具有益壽養顏、祛病強身的功效,還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所以,準媽咪可利用松仁,做成美味的松仁玉米。

營養專家提醒所有準媽咪們,雖然堅果對準媽媽的身體保養和胎兒發育有諸多好處,仍要適度食用,過猶不及都不好。
由於準媽咪的消化功能,在孕期會減弱,而堅果類食物的油脂較多,準媽咪若食用過量,容易傷胃且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出現「脂肪瀉」現象,反而適得其反。所以,準媽咪絕對不要貪圖一時的口腹之樂,而忘了自身的健康。專家建議,要掌握適量的原則,少量多次,每次吃個一小把,過過癮就好了!


  • 二種乾果
    乾果類的食品,像是果脯、蜜棗等,也是孕期絕佳的零食。它們不僅有準媽咪懷孕時所需的重要營養元素,同時也有食療的作用。
    1.紅棗
    被人們稱為「天然維生素」,富含其他食品所沒有的維生素P。紅棗的維生素C含量比梨還高出數10倍。另外,中醫也認為紅棗性平味甘,具有補血安神、補中益氣、養胃健脾等功效。準媽咪若常吃紅棗,還可有效防治妊娠高血壓。
    2.板栗
    板栗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脾養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功效。準媽咪常吃板栗,不僅健身壯骨,還有利於骨盆的發育成熟,並消除孕期的疲勞。


    九種水果
    準媽咪與其補充多種維他命,不如將水果當做零食來食用,因為水果可是維生素天然的貯存罐。專家建議,準媽媽每天至少要吃200公克的水果。
    1.水蜜桃
    被稱為「水果之王」、「水果金礦」。它富含食物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D及豐富礦物質等營養素,可以改善孕期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還能促進消化。
    2.蘋果
    具有生津止渴、潤肺、健脾等功效,能調理腸胃、促進腎機能,其香氣還可治療情緒的抑鬱。另外  ,有便秘的準媽媽,不妨多多嚐試。
    3.柚子
    可以緩解準媽咪的妊娠糖尿病,及懷孕早期的嘔吐。
    4.荔枝
    可改善懷孕時的食欲不佳、手足冰冷、心悸、失眠等現象。
    5.西瓜
    能緩解準媽咪的水腫腳氣。
    6.枇杷
    可改善孕吐、促進胎兒的發育,女性在懷孕時食用,也會讓寶寶的皮膚會較白。
    7.梅子
    能幫助準媽咪吸收鈣質、促進胎兒發育。
    8.橄欖
    有助於寶寶的骨骼及大腦發育。
    9.柿子
    可緩解孕媽媽的嘔吐。

    挑選水果小訣竅
    挑選水果時,不要挑選表皮有破損且「賣相」不好的水果,以及農藥味特別重的水果。至於那些帶有蟲眼的水果,也未必確保其未受到農藥污染,因為農藥大量的施用,已使一些害蟲的抗藥性大大增加。
    另外,對於一些洗淨後即可直接食用的水果,如:草莓、楊梅、李子等水果,購買時更應謹慎,而在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購買已削皮或切開的水果食用。

    準媽咪不要認為進口水果單價高,營養就高。專家建議,當季當地的新鮮水果才是準媽咪的首選,因為可避免運輸過程中,水果營養成分的流失。在水果生產的淡季,準媽咪也可選擇水果罐頭來作為補充。但專家提醒,一些糖分含量較高的水果,準媽媽應食用適量,才能避免糖分攝取過量,導致胎兒和母體過胖的情況發生。


    5類不健康的零食
    孕期應避免食用過多難消化的高脂肪、油炸類、辛辣及高纖維的零食。這些零食攝取過多,不僅對胎兒沒什麼營養價值,反而容易轉化成準媽咪自身體內的脂肪。因此,下列5類不健康零食,準媽咪千萬要克制!
    (1)糖果。
    (2)含糖飲料,如:可樂、加糖果汁等。 
    (3)油炸零食,如:洋芋片等。
    (4)奶油蛋糕、膨鬆食品、色彩鮮豔的果凍等。 
    (5)雪糕、冰淇淋等。

    零食、零食,顧名思義是正餐以外的零星食物,所以,不管這些零食再怎麼美味,準媽咪都不能因為貪一時口欲之快,而將零食當成了正餐,影響正常的營養攝取。 
  • 不過以上有很多是容易引發過敏原的食物喔~
    如奶類及豆類(花生.堅果...等)
    如果吃多了.小寶寶生出後容易患過敏的.
  • 我過敏性體質

    小兒科醫生就跟我說以後懷孕不能喝牛奶和吃海鮮
  • 對耶
    我也是有過敏體質
    那我是不是不能喝牛奶了呢
    堅果類可以吃嗎
    不能喝牛奶要喝什麼才會有鈣質壓
  • 我現在的心情是很期待
    但是又會有點手忙腳亂
    沒有人可以回答我上面問的嗎
  • 過敏體質嬰兒的飲食須知

    母乳與配方奶粉是嬰兒的主要食物,嬰兒食物過敏的發生率大約是2到6%,目前為世界各國所認定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是:牛乳、雞蛋、花生、魚、堅果、貝殼類的海鮮。市面上的嬰兒奶粉主要是以牛乳蛋白為主,所以過敏專科醫師的建議是以母乳為主要的第一選擇,若無法親自餵食母乳,才考慮用其他的配方奶粉。現今的配方奶粉有:豆奶嬰兒奶粉、水解蛋白嬰兒奶粉、基本氨基酸衍生的嬰兒奶粉。

    美國的小兒科醫生Dr.  Robert  S  Ziegler認為:若是家中父母都是過敏體質或家中有一小孩加上父母其中一個是過敏體質的情形,則新生寶寶用低過敏食物餵食,可以預防少過敏發生的機率。要避免過敏體質的發生,需要媽媽在懷孕與哺乳期間作適度的低過敏飲食控制,新生寶寶在第一年的飲食也要以低過敏的食物為主。副食品的添加則需延後半年,或延至一歲以後才開始。因此,這也是目前小兒過敏科醫師對過敏兒最重要的飲食建議,如果家中有這種情形的孕婦,皆應遵循這個原則。

    要提醒的是:不是只有一般公認比較會引起過敏的才是所謂的「過敏食物」,一般小孩子最愛的糖、或豆類的蛋白甚至日本也有報告東方人最常吃的米食也會有過敏的現象,因此引起過敏的食物沒有一定的準則,因人而異,應該小心觀察為妙。

    http://www.shutien.org.tw/0288_006.htm
  • 過敏性疾病的種類及症狀
    一般常見發生過敏性反應的組織包括有,鼻粘膜(過敏性鼻炎)、皮膚(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以及氣管管壁平滑肌及黏膜(氣喘)。因此,所謂的過敏性體質或過敏性疾病,基本上指的就是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氣喘三種疾病。症狀則包括以下所列:
    1.過敏性鼻炎:經常性及慢性的鼻塞;晨起時特別容易打噴嚏、流鼻水(如果有鼻膿表示有感染的現象);鼻子癢、眼睛癢、流眼淚、下眼框黑黑的。其它較少見的症狀還包括慢性咳嗽或疲勞等。
    2.氣喘
    3.異位性皮膚炎

    從產前開始防治過敏
    對抗兒童過敏症應將戰線拉到產前,而婦產科近年來也開始重視此一問題。賴宗炫認為,如果母親能在產前提前做好過敏原控制,如減少塵  接觸、減少易過敏食物如蛋白、堅果、海鮮等的攝取。如果,孕婦本身對牛奶過敏,則不妨減半攝取,也就說一般孕婦一天應要補充400∼500CC的牛奶,但有過敏體質的孕婦就攝取200CC左右,另外再輔以鈣片來補充孕期所需的鈣質。

    至於在避免空氣中的過敏原方面,家中不要有人抽菸及燒香,以避免空氣污濁;不要養貓狗等寵物,以免其皮屑引起過敏;家中不要有絨毛玩具及潮濕的環境,並經常打掃,黴菌與塵  才不會孳生而引起過敏;嬰兒時期儘量避免呼吸道感染,以避免某些病毒誘發過敏體質。

    4大撇步預防過敏兒
    1.避免食用引發過敏原的食物
    有過敏體質的家族,媽媽自懷孕的第二期,也就是第四個月起,就必須調整飲食,避免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才能減少胎兒過敏的機率。(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牛奶、橘子、草莓、番茄等柑橘類水果,核果類、巧克力、蛋白、帶殼海鮮等)

    2.哺餵母乳
    胎兒出生後應盡量用母乳哺育。母乳是世界公認對嬰兒最好的食物,再好的配方奶粉也無法完全仿效母乳。另外,在餵食母乳期間,母親也應避免食用含高量過敏原的食物(如第1點中所列),以免經由母乳傳到小孩身上,引發過敏反應。如果家中有明顯過敏病家族史,又無法餵食母乳者,應選擇水解的低過敏奶粉。

    3.六個月前不添加副食品
    副食品的添加應延至六至九個月後,並且選擇最溫和的米粉開始,循序漸近至麥粉,蛋白則應等到一歲以後再嘗試給寶寶食用。

    4.利用空氣清淨機及除濕機
    家中可適量使用空氣清淨機與除濕機,少用地毯,減少塵蹣的產生。同時,家中的人最好戒菸,少燒香,保持無煙的環境。注重居家環境的清潔,減少蟑螂的孳生。
    總之,避免過敏兒的產生是一項長期抗戰,無論在餵食或居家環境方面,都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並隨時與醫師溝通討論,這樣才能培育出健康聰明的寶寶。賴宗炫提醒本身是過敏體質的準媽媽們,不妨與婦產科醫師討論,懷孕期間是否仍然可用藥物控制過敏,千萬不可自行斷藥,反而加重了過敏的情形,不論對孕婦本身或是胎兒都有不良的影響。環境因素對過敏疾病有重要影響,如果父母能從產前到產後,妥善控制過敏原,相信過敏症將不再是惱人的問題。
    http://www.mombaby.com.tw/mother/detail.asp?sn=0602060008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