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作學習

請問強迫症的研究是屬於哪一類的心理學?

心理學好像有很多領域,社會、種族、性別、認知等等,請問強迫症是屬於“行為”那一類嗎?
  • 臨床心理學~~  哇~~~~~瘋了!!!

  • 聽說沒得醫了~~~~
  • ...社會..?
  • Abnormal  Psychology
  • 強迫症是屬於變態心理學領域的
    不是社會心理學喔
    社會心理學比較強調人與社會環境的現象
  • 還是精神病學?
  • 強迫症跟制約相同嗎

    我覺得好像有點類似
  • 錢錢妹妹:

    不同 差很多哩
  • 應該是精神醫學吧~
    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簡稱強迫症
    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
    罹患強迫症的人會陷入一種無意義
    且令人沮喪的重複的想法與行為當中
    但是一直無法擺脫它
    傳統認為強迫症是生活經驗所造成的
    但是最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認為它是來自生物因素
    所以強迫症已經不再是兒童時期學得的壞習慣
    包括父母親不合理地強調清潔
    或者一種危險的或無法被接受的想法
    現在對於強迫症的成因集中在生物性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上
    經過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之後
    就可以改善腦中的這些不平衡

  • 謝謝大家的回應,我對強迫行為比較有興趣,但就是不知道強迫症以整體來講是歸類於哪一種心理學,好像是行為(Behaviour)又好像是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

    我覺得我和我弟好像都有些強迫行為的特徵,例如常常洗手,而且一洗就洗好久好久、明明只是要拿一樣東西,卻重複地在兩個地方之間跑來跑去、在外面褲管被別人踢到就一定要潑一點水拍老半天、踩到狗屎的鞋子即使已經洗過曬過太陽了還是堅持不再穿它,等等。

    不過好像聽說患有強迫症的人蠻多的,只是我們自己沒發覺而已。
  • 針對【請問強迫症的研究是屬於哪一類的心理學?】

    *歸在  Psychopathology,心理病理學一類。亦有歸於臨床心理學的分類法。其實是相同現象的不同名稱罷了。

    *早期歸為Abnormal  Psychology,變態心理學。這個分法之所以被駁斥,是因為  abnormal“不正常“  這個字以統計數字為依歸,指多數為正常。但是這個說法不正確,既然是病,無論統計數字高低,它都是病。和正常不正常沒有關係。

    *歸類上和“制約“或“行為“扯不上關係。治療方式上可以用制約法和藥物配合,這裡才用到“制約“與“行為療法“。

    【關於強迫症】
    *強迫症和恐懼、焦慮有密切關係,是指為了制衡內在某一種焦慮而產生的“儀式性“行為,比如說洗手。當事人知道這是一種病狀卻無法克制不去做它。

    *強迫症,如同前面某回覆所說,是由先天與後天交互影響而引發。

    *所有的心理疾病,由一定的症狀和發生的頻率來界定。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比較不一樣的特定行為或習慣,這是人性的一部份。
    卻不能說大家都有病。
    (舉例來說,出門後又要來回好幾次確定門是不是鎖上,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


    請參考Hennry  Gleitman  <<心理學>>,洪蘭譯。遠流出版。
    希望這個簡短的說明對大家有幫助。
回應...
 返回 工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