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7年級生是否真的都承受不了壓力

今天大姑(先生的姐姐)打電話給我
說很擔心她在美國唸書的女兒(我姪女)
擔心她會有憂鬱症

為何我會這麼說呢?當然我也不能說人家不能憂鬱啦
只是  跟大多數人比起來 
我真的不知道  他只有一件事要做--  就是唸書
那怎麼壓力大到這樣

姪女的父母從小離婚
媽媽很努力也很聰明.生意做的很大
賺非常多錢.
姪女5年級時送出國年書.
目前在念藝術學校.
可能念藝術學校要做的作品很多.所以壓力很大.
他也曾經休學一個學期.只為了休息.
因為覺得太累.
他的生活  講給各位朋友聽各位都很羨慕.
開過的車有BMW,AUDI  TT.
戴的包都是名牌  LV.  機車包.  GUCCI....
手飾都是CARTIER,TIFFANY....
不是說有物質生活的人就不能憂鬱.
而是說  他是獨生女  媽媽也非常寵.
經濟環境很好.媽媽也從不給壓力
每年寒暑假回台灣度假.用錢完全沒限制.
課業媽媽也是不給壓力的.
因為他小時候很不會唸書.功課很爛.
媽媽對他要求本來就不高.
他能唸到藝術學校媽媽已經很高興.
也沒有何時要畢業的壓力
他生活中最大的事就是唸書而已

我這麼說只是感嘆  現在小孩動不動就壓力大
憂鬱  想自殺...........
其實我們做大人的不是煩惱更多.
要擔心經濟.照顧小孩.應付公婆.
有人老公還外遇....那種心理煎熬更是大.
那又怎麼辦呢
如果不能承受一點點壓力  以後面對人生更多難題
那又要如何呢...........
  • 只能說不是每個人都要用相同的標準去評斷的,
    更何況是不同年代的人更不該用相同的標準去看待。
  • 跟7年級沒關系吧
    是妳大姑的女兒嬌生慣養    妳大姑或許太寵她了
  • 我也覺得非關7年級
    環境,個性佔大部份因素
  • 嗯∼我也覺得不是7年級的問題
    是她家庭及環境的因素
  • 我覺得這非關7年級生
    像我自已也是7年級生啊
    我也要承受很多
    課業、工作、愛情、人際
    很多很多
    我覺得自已內心要去調適
    我是覺得每個人的家庭環境本身自我個性比較重要吧
  • 當然你也不能說我們都承受不了壓力
    家長都為孩子鋪好路,生怕她走錯路
    之後再來說我們承受不了壓力?
    雙方都有錯吧?我覺得。
  • 只能說不是每個人都要用相同的標準去評斷的,
    更何況是不同年代的人更不該用相同的標準去看待。
    ---------------------------------------------
    我覺得說的很對!!!

    並不是過的高檔的物質生活..他的生活樂趣會比平常人好....
    我覺得在國外念書的人.....
    隨然住在親戚家!!!
    可以互相照應...不過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可以體會的!!
    他私底下的另一面...有誰能知道了解呢!!
    如果你覺得你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只有唸書!!
    那你過的會快樂嬤....
    身邊沒有媽媽陪在身邊....有誰能了解他的心情呢!!

    大人有大人的煩惱!!!
    小孩也是一樣的......

  • 這跟年級無關吧......


    而且基因也有關係吧
    基因決定個性
    個性決定想法

    說不定在別人看來是問題的地方她覺得不是問題
    她覺得是問題的地方你覺得不是問題
    每個人在乎的東西不同
    很難去說誰的抗壓性差吧!
  • 我七年級
    自認為抗壓性挺高的
    只是遇到麻煩都懶得處理  喜歡拖到最後一刻  哈^^"

    這應該是跟個性有關吧~?
  • 不要又扯到七年級怎樣了好嗎?
    請問有多少人能像你的姪女那樣有這麼富裕的生活?
    開版寫的內容雖然很不錯,
    標題卻很讓人很反感!!!!
  • 放心啦...
    再稱幾年,馬上就輪到八年級的了
    呼....
  • 這個跟七年級沒關係吧!

    是他家把他寵壞了…怪誰…不要又怪到七年級頭上來啦!
  • 很多七年級生都是草莓族不可否認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都是
    那些草莓族大部分都是父母親養成的
    如果沒有父母親寵愛
    就沒有辦法嬌生慣養也會比較獨立

    我有一個朋友
    他的女兒(約16歲!)也是這樣子的
    那個小女生長的傾國傾城真的很美很美
    比電視上百分之90的女星都漂亮
    他家很有錢
    全身上下也都是名牌
    不只這樣
    他還多才多藝成績總是拿全校第一第二
    個性又好又善良
    可以說毫無缺點了
    但是他卻很憂鬱
    甚至透露出想死的想法
    因為他的生活太一凡風順
    他要什麼都有人滿足他
    自己在學校也都是拿最好的成績
    又學了很多樂器以及舞導

    他想死的原因不是壓力大而是生活沒有樂趣
    他想要的都得到了他也都達到別人的期望
    不知道繼續活著幹嘛?

    去看個心理醫生比較好讓一個不認識他的第三者
    替他分析一下會比較好
    因為你們都是他的親人
    說出來的話不見得客觀
    就算沒有什麼大問題
    去找心理醫生聊聊天也好
    抒發一下
    搞不好他會想到平常想不到的事情
    會有別的領悟
  • 無聊~
    就是有人這樣
    動不動就把七年級套上標籤
  • 我老妹也是7年級生,
    她去年剛畢業,目前作了快一年的化妝師助理,
    她老師對她真是苛刻,錢給的少就算了,
    還喜歡一直唸,
    不可否認,有時是我家老妹的錯,
    但她是那種自己錯,也不認錯,
    還會把自己奇怪的觀念,硬要我老妹接受,向她認錯,
    還有三不五時批評我妹的臉及身材,
    「XXX,你怎麼能容認自己的腳這麼粗」
    「XXX,你的腿跟你的身高比,算短了...」
    總之,我覺得她是以貶低我妹,拉高自己為樂,

    我如果是老妹,幾個月前我就會吵架走人了,
    她卻能忍氣吞聲作到現在...

    前天忍不住跟她說:
    「憑你那點薪水,我們家還養得起來,我求你趕快換工作好嗎,你已經快把自己的興趣和志氣磨光了」

    我個人覺得,七年級也是有狠角色的-_-
  • 這跟是不是七年級生沒關係吧!!!
    為什麼只要有類似事件發生在七年級生身上...
    就認定七年級生"都"是這樣呢??
    希望不要再出現這種標題了..
  • 我也是七年級    我也念藝術學院   

    不過我覺得沒什麼憂鬱的感覺阿    當然作業怎麼做都做不完是藝術學院的常態吧    大家都一樣    所以也沒什麼好憂鬱的吧     

    況且    作業都做不完了  哪還有時間去搞憂鬱    我都覺得要憂鬱  也是要有時間的    如果一直跟時間賽跑    哪有時間憂鬱勒  (尤其作業只做到一半  卻發現天亮的時候  只會想著要趕快做完  哪有時間想其他的)
  • 我討厭聽到人家說"七年級的草莓族"
    每次都說七年級沒用.吃不了苦.抗壓性低....等等
    雖然那樣的七年級也是有.
    但認真努力打拼的七年級也有很多押~~~
    而且還不是有一堆3.4.5.6年級的米蟲.
    整天遊手好閒.不是搶劫就是強暴.
    這跟幾年級沒關係.
    一樣米養百樣人.
    把這種罪名冠在我們七年級生很不公平啦~~
  • 又是7年級!你幾年級先講來聽聽
    又是7年級!你幾年級先講來聽聽
    樓主幾年級?講來讓大家談談對你那年級的看法跟想法.
    每次都講7年級還真不公平!

    有物質生活就不會有壓力?她母親給她物質上的享受有沒
    有顧慮到她心理的感受?有可能是女兒看到母親的努力也
    知道母親對自己很好.所以對於自己沒有成就深感愧疚自
    責.有些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沒表現出來卻時時告訴自己
    要再努力一點要再好一點.無形中壓力就越來越大.旁邊的
    人就會覺得她莫名其妙.沒做什麼卻很憂鬱.很煩惱.

    除了7年級生以外.其他年級的抗壓力就有比較強嗎?
    那鬧自殺自焚的都是哪些年級?不要再講7年級.喜歡跟
    著起哄的人不知道腦袋在想什麼
  • 我真的很恨別人說什麼七年及生是草莓族~~
    有的沒的∼
    都是新聞害了現在的七年級生~~

    我本身也是七年級生
    但是工作了一年多下來~~
    發現很多六年級生也比不上我~~
    我那個工作是很業助~~在新開發的RD部門~~我進去時建立不到一年
    所以我是頭一個業助,  也是唯一一個~~
    什麼都不懂~~也沒有人帶~~
    制度也跟總公司的完全不同~~
    所有作業程序都是我一個人一個一個慢慢建立起來
    反觀~~很多同是都是六年級的~~
    我進去一年多~~很多六年級的人~~比我晚近來~~
    也不是作業助~有的是PM有的是工程師~不是三天就跑掉~~就是不到一個月~~原因都是~~受不了
    要不然就是做是沒幹勁不負責任~~就是很喜歡偷懶~把事情丟給別人座..
    有的甚至比我早快一年進去~~
    反而系統作業都是我在交他們~~

    這樣能說我們七年級是草莓族嗎~~

    真的很不公平~~你們應該要怪的是父母過度寵愛~~
    而不是一眛的說七年級就是這樣~~
    如果你們只會以這種態度對待七年級生~~
    我想~~你們會收到的都是白眼以對~~
    太不尊重"一個人"的價值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