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發紅帖基本原則──



寄發紅帖基本原則(教育部禮儀司頒布)
@寄發紅帖基本原則──
朋友:至少需有半年以上的交情,平日也多有聯繫者。(看到沒有)

同學:在校時就常有聯繫,經常交談﹔畢業後,最近半年裡還三不五時有聯繫者。

同事:到職半年以上,交情不錯的同事可以單獨發給﹔其餘同部門或同組同事共同發給一張即可。到職未滿半年,只發給自己部門一張就好。至於昔日舊公司的老同事,也是以最近三個月∼半年內還有聯繫者為準﹔即使先前交情再好,超過一年以上疏於聯絡者,就需要慎重考慮囉

親戚:通常會由家長發落吧!要不,主要是發給近親的長輩即可。



@喜宴禮金官方標準版......

相對的,參加喜宴的禮金要如何準備呢?

就學中:包個600元 就可以了

半生不熟、或根本就不熟,以及不打算出席的:勉強包個1000元意思意思吧。

三分熟的交情:就以1200元公定價搞定。

五分熟的交情:大約是可以一起吃飯逛街的夥伴,那就可以升級到1600元。另外,如果你還分到新娘的喜餅,那就不好再少於這個數字喔。

七分熟的交情:已經是可以交換一些心事、倒些垃圾的朋友了,短時間內也還會有密切聯絡的話,不漲到2000元就不好意思囉!

十分熟的交情:比一般同事、朋友還談的來,平日相交已有推心置腹感覺的話,奉獻個2600元應該是不會心疼的。

親密的姊妹淘、兄弟情:這種人生難得幾回有、熟透了的親密感,當然值得包到3600元來共襄盛舉,也心甘情願啦!

親姊妹、親兄弟:血濃於水、不容取代的手足情深,自然是從6000元以上起跳嘛!至於要再往上添到7200元、8000元、8800元、9600元、12000元……那就全憑各人本事了。

總而言之,喜帖、禮金,這種中國人特有的禮俗既然是避免不掉,還是要多考慮一下所謂禮尚往來的藝術,現在有來、將來有往,才不至於在授與受之間,造成雙方心裡有那麼一點點不爽!



# 請大家多多轉寄,要不然有的人真的很誇張...

新同事剛到就發喜帖,

許久不見的朋友,

再聯絡居然是要你參加婚禮, 有否搞錯啊?

我和你(妳)熟嗎?
  • 最近,我也收到"國小同學"的紅包咧~
    夠扯了吧......
    本來不想去,
    怎知婚禮當天,同學還打電話來我家給我.
    叫我一定要去哦>_<!!!

    上個月,還有個朋友的"哥哥"結婚.
    叫我去給他請.....
    我連他哥哥長的是圓是扁都沒見過.
    結果沒去.
    沒想到,對方,原本朋友相稱的人,竟然來個相應不理
    .....
    也太現實了吧.....
  • 我收到一個讓我覺得很扯的
    某位女同事結婚
    我和她不同階級不同科室
    見面點點頭那種
    由於我跟男友在同一間機關上班
    大部份的人都知道我們在一起
    她也不例外
    那天她發喜丙、紅帖給我時
    我只是覺得....很熟嗎?有必要嗎?
    為何單獨給我一張
    (一般來說一間科室給一張)
    這就算了
    當我發現男友桌上也有一張時
    吼~~~~~~~~
    要錢不是這樣要的吧
    最後還是包了沒去...
    還記得嗎?
    今年是孤巒年所以在過年前那陣子是結婚熱潮
    過年前二個禮拜就包了三個紅包
    ......



  • 我男朋友的高中同學 在幾年前結婚 後來又離婚..
    今年一月份 決定要跟前妻再結婚...
    誇張的是 他跟大家說要再發一次喜帖給所有的同學..
    很多同學都抗議說 就算再收到喜帖 他們也不會再包紅包 因為這一對新人上次結婚時 已經包過一次了....
    雖然最後這個要結婚的同學 好像沒寄喜帖啦...
    但是 對於他這種誇張的要紅包想法 印象非常深刻...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