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經貿發展
台北市之產業經濟自台灣光復後呈現快速發展,台北市工商業家數佔台灣地區工商單位總數近20%,營業額更高佔台灣地區總額37%,為台灣經濟活動之中心。
台北市之產業結構以二、三級產業為主,尤以三級產業的人口最多,從民國六十年到八十七年間各級產業就業人口之變化,反映出台北市產業結構的調整,二級產業就業人口及比例皆自七十年以後逐年減少,而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數及比例,逐年上昇。
至民國八十七年底為止,台北市第三級產業就業人口已達八十七萬人,佔總就業人口的78%;二級產業就業人口約為21萬人,占全體就業人口的21%,從事一級產業的農、林、漁、牧業者極少,約為七千人,占全體就業人口不到1%,顯示三級產業,尤其是金融業及服務業,在台北市經濟發展上已逐漸成為主要產業結構。截至八十七年底為止,全市營利事業登記數為207,565家,相較於民國六十年的5萬家,二十七年來台北市增加了四倍以上的營利事業,其中工業有16,088家,商業有143,662家,服務業有47,815家:總營業額為8,382億元,較八十六年底增加6%。
台北市的工業以都市型、輕工業及技術密集之行業為主,主要集中於南港及內湖地區,本市目前工廠登記家數至八十七年底計有二二二九家,較去年減少8%,其中資本額大於一百萬元之工廠佔1.43%。在面對全球經濟區域整合的趨勢下,台北市身為台灣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地位,結合既有的第三級產業優勢,在配合中央政府推展亞太營運中心之政策目標下,台北市將加強金融、媒體、電信中心性的功能角色,以增強未來台北產業經濟的發展。
原文網址:
http://www.taipei.gov.tw/cgi-bin/classify/index.cgi?class_id=A02%2C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