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2005/09/18
生薑、大蒜除了可當烹飪用的調味料之外,還能變成洗髮精、沐浴乳等商品,你相信嗎?台灣就有這麼一位學者,多年來運用他擅長的生化科技,專挑國內滯銷、產能過剩的農產品下手,舉凡大蒜、生薑、韭菜,經過生化科技的萃取、提煉,搖身一變成為洗髮精、瘦身精油等產品,在市場上賣得嚇嚇叫,至今已開發了一、二十項專利產品。
把「垃圾變黃金」的這個人,正是擁有英國牛津大學生化博士學歷的陳耀寬。身兼朝陽科技大學、靜宜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的陳耀寬,把以往只能當農產加工品的生薑、大蒜,透過生化技術商品化後,造福了農業界,例如民間鄉農會、溪湖鄉農會、虎尾鎮農會等,只要提起他這個人,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他好!
事實上,陳耀寬會選擇幫助農民脫離貧困,其來有自。今年四十三歲的他,雖然出生於台中市,但因家族世代務農,從小就得下田幫忙,家境並不富裕,當時在他小小的心靈裡,就已感受到農民的貧窮與辛苦,所以,他很想擺脫世代務農的貧困生活。
陳耀寬深深了解到,知識是脫離貧窮的不二法門。雖然家境不好,但台大化學系畢業後,他憑著意志力努力求學,連續四年取得「英國國家獎學金」及「牛津大學獎學金」,這兩筆獎學金,讓他順利完成英國牛津大學生化博士學位,回國貢獻所學。
值得一提的是,西元一九九四年,他在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時,與教授共同研究「奈米碳管」,隔年便成功地以奈米碳管做出第一根電線,還申請了專利權。不過,這個研發成果雖具有學術及科學價值,卻因製造成本高昂,無法商品化,而發揮不了經濟價值。
這件事讓陳耀寬領悟到,知識不等於經濟,知識一定要加上創造力與商品化,才能創造出經濟價值。所以,一九九七年回到台灣後,他先進入台大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同時擔任助理教授。後來回到台中家鄉、進入朝陽科技大學任教,當時有感於父母親都是農民,而台灣農業又面臨WTO的衝擊,他很想盡一己之力,改善農民的生活。
陳耀寬說,時下流行科技新貴,其實農業若能運用科技的幫助,農民也能變身為「農業科技新貴」。正因為有這樣的理念,這幾年來,他把加工時不要的次級薑、次級蒜,運用生化科技變成高附加價值的洗劑類。這些研發成果對他而言,雖然都是雕蟲小技,卻因具體改善了農民的生活,也是他最開心的事。
因為抱持「學術是公開的」理念,陳耀寬多年來不吝惜公開研發成果,例如香港腳、養髮液等產品配方,他便公開傳授給一般消費者在家DIY。因此,有人認為他太傻了,但陳耀寬只記得英國教授對他說過,「你可以不要做名人、不要做科學家,但要做一個讓人尊重的學者!」況且,父親對他的作法很認同,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