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影 不是人人都適合看
3D電影《阿凡達》全球熱賣,台科大工程所助理教授孫沛立指出,不是人人都適合看3D電影,有的人天生沒有立體視覺或異常,或因受傷,一隻眼睛包起來,3D電影會變成2D。
孫沛立表示,3D是透過視網膜接收具有視差的影像,再經由視神經合成,形成具有三度空間感受的立體影像。只要仿效兩眼所看到的影像,製作兩張有視差的圖片,再強迫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如果兩張圖的差異不大,大腦就會產生3D立體的錯覺。
他說,人眼雖對焦在3D銀幕上,但凝視不同距離的3D影像內容,兩眼內聚夾角會改變,違反對焦與內聚同步改變的自然現象。經訓練能適應這種不自然的觀看環境,但跟2D影像相比,兩眼內聚夾角如隨3D內容不斷改變,容易使控制眼球的肌肉疲勞。
孫沛立指出,立體視覺就像色盲一樣,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得到,約有百分之四人沒有立體視覺,一成五的人立體視覺異常,這些人都不適合觀看3D影像。
立體影像主體距離觀眾太近或太遠,都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他說,3D影片影像「跳出」會讓觀眾有臨場感,但「跳出」銀幕的次數不能太多,且位置最好在畫面的中央區域。《阿凡達》影像多在中、遠距離間遊走,因角度變化極小,疲勞度較輕微。
孫沛立說,3D影像如果忽遠忽近會讓眼睛容易疲勞、不適,由於影片製作時以中間觀賞的距離來設計,民眾看3D影片時最好買中間偏後的位置,太近的座位可能會讓眼睛不太舒服。
他也表示,在國內觀看3D影像後不適的情形比國外多,可能是台灣3D影片多了字幕,有字幕的3D影片可能導致眼睛在字幕與影像主體間來回掃視,大幅增加眼睛的疲勞度。
孫沛立表示,3D是透過視網膜接收具有視差的影像,再經由視神經合成,形成具有三度空間感受的立體影像。只要仿效兩眼所看到的影像,製作兩張有視差的圖片,再強迫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如果兩張圖的差異不大,大腦就會產生3D立體的錯覺。
他說,人眼雖對焦在3D銀幕上,但凝視不同距離的3D影像內容,兩眼內聚夾角會改變,違反對焦與內聚同步改變的自然現象。經訓練能適應這種不自然的觀看環境,但跟2D影像相比,兩眼內聚夾角如隨3D內容不斷改變,容易使控制眼球的肌肉疲勞。
孫沛立指出,立體視覺就像色盲一樣,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得到,約有百分之四人沒有立體視覺,一成五的人立體視覺異常,這些人都不適合觀看3D影像。
立體影像主體距離觀眾太近或太遠,都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他說,3D影片影像「跳出」會讓觀眾有臨場感,但「跳出」銀幕的次數不能太多,且位置最好在畫面的中央區域。《阿凡達》影像多在中、遠距離間遊走,因角度變化極小,疲勞度較輕微。
孫沛立說,3D影像如果忽遠忽近會讓眼睛容易疲勞、不適,由於影片製作時以中間觀賞的距離來設計,民眾看3D影片時最好買中間偏後的位置,太近的座位可能會讓眼睛不太舒服。
他也表示,在國內觀看3D影像後不適的情形比國外多,可能是台灣3D影片多了字幕,有字幕的3D影片可能導致眼睛在字幕與影像主體間來回掃視,大幅增加眼睛的疲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