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咖啡

憂鬱症 / 秋天是愛情的換季、分手的季節

 http://blog.sina.com.tw/yang1963/article.php?pbgid=48778&entryid=590326

洋蔥觀點:春天躁,秋天鬱

有人將現代愛情觀比喻為春夏秋冬:年輕時的戀情宛如夏天,總是熾熱的,但進入社會後,愛情進入了秋天,面對可能的感情保持曖昧不明,或旁敲側擊,個人甚至就像變頻冷氣般,將愛情論斤兩,為的就是不多浪費自己一點寶貴的能源。結婚後的愛情則變成了冬天,人們失去熱情,而習慣就是最佳的保暖工具。

今年的季節轉換速度快,再加上天災頻傳,在診間或臨床上確實可見到許多個案,雖然生活上沒有特殊的壓力源,但是悶悶的、情緒較不穩定,甚至睡的不好,這些都是情感性精神疾病中所謂「季節型」的疾病,情緒受季節、氣候而起伏。

春天時刻,古醫書中所講到的「桃花癲」,也就是現代俗稱的「躁鬱症」。當「桃花舞春風」時,我們可見躁鬱症的個案,其病情明顯較不穩定。「躁症」的個案在春天比較多,這時候他的情緒可能很愉悅、快樂,話很多,然後自己覺得精力充沛,三天三夜不睡覺也不累,滿腦子很多的想法。

但一到秋天,我們可以看到典型的憂鬱症患者如李清照,早期雖然還有一段一段短暫的幸福快樂,但是到了晚期,如她寫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全然都是心情很down、鬱卒、與負面情緒的文字。

除此之外,現代電影「無言的山丘」與「伴我情深」,都是可以簡單具象化了解躁鬱症個案的電影。「伴我情深」的男主角Mr. Jones(李察吉爾飾)是躁鬱症患者,從電影中可見發生躁症的時候確實是大約春天的情景,而秋天的時候較憂鬱。即使躁鬱症中的「躁症」與「鬱症」並沒有規定哪一個季節才有,但普遍能見到這種現象。

從生理學來看,當季節轉換的時候,人的腦袋也需要適應,除了適應內在本身,也要適應大自然,因此當天氣變換太快,身體一下子不適應,人腦的適應程度自然也受到影響,甚至產生精神問題。

因此,秋天可以是分手的季節。也就是在「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的時候,人腦產生較多負面的想法,人與人就容易不合,負面的互動甚至導致分手。連精神醫學診斷手冊都會把季節性因素放進來,由此可知大自然對我們生理與心理的影響力。

日照越少,情緒越容易掉到不穩定的狀態。例如某些緯度較高的國家如北歐,由於一年中有多的無日照時間,產生季節性情感疾病的個案相對就比較多,因此推出「光照機」,使人們視覺接受日照的訊號,繼而影響腦部松果體,再影響人的生理時鐘。

(連結內有全文)
http://blog.sina.com.tw/yang1963/article.php?pbgid=48778&entryid=590326





回應...
 返回 美食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