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宗教 / 正確的拜佛姿勢

拜佛 (重點摘錄自"拜佛與醫學"一書)

拜佛是同時調身與調心的修行方式,訓練「動中定」---- 身動,心不動。
拜佛是全身的運動與最好的整脊療法。
拜佛的當下這一念心,要把握住「專注」、「輕鬆」、「恭敬」三個原則。
拜佛不是拜完就沒事了,而是要把拜佛這一顆虔敬專注而柔軟的心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尊重每一個生命,尊敬萬事萬物。
以下列出一些拜佛應該注意的重點,並就各分解動作的佛法涵義(調心)與醫學原理(調身)分別作說明。

1.拜佛從頭到尾的動作都要「正」而「鬆」。

2. 合掌,手不壓在胸口。

3. 舌頭抵住上顎,如含一顆梅子般地含住一團空氣,口腔放鬆不要用力咬牙。

4. 站立時腳跟距離二吋,腳尖距離八吋,重心放在腳跟。

5. 頭像飽滿的稻穗般,或像自然打瞌睡般地垂下來,眼神專注看中線,收下巴。

6. 彎身時身體往後,小腿保持直立,垂頭,肩膀要自然放鬆,重心仍在後腳跟。

7. 下跪拜佛前曲膝,鞠躬,好像上身放鬆擺在大腿上休息而已。

8. 手先按地而後曲膝跪下,指尖齊膝,膝一跪地手就立刻放鬆。

9. 跪下的瞬間,要充分活動蹠趾關節,向地板下壓每一根腳指頭,腳趾鬆開然後再把腳板翻過來向上,雙腳姆指併攏腳跟分開,用臀部的力量坐在二個足跟中間。

10.雙手手心貼地盡量向前伸直,利用肚子(單田)的力量將上半身拱起來往前推,一路伏首不要抬頭,眼睛保持是張開的,印堂眉心貼地。

11.雙手中指相對,然後把手肘和雙臂向外張開,手肘彎曲的地方大約和耳朵齊,準備翻掌接佛。

12.先半握拳再由小指帶動翻轉手心向上,內心觀想佛陀站在我們的手蓮花中接受我的禮拜,想像佛陀放光由我們的頭頂進入到全身。接完佛後再翻掌回來手心平貼地面。

13.再循著原來跪下的動作起身,雙手收到兩膝旁,起身前先翻腳掌,趁著吸氣的時後像是有一條線從我們的頭頂拉起一般,起身完成圓滿的一拜。
  • 心誠則靈
    哪那麼多規矩= ="
    沒有所謂的正不正確
    這都嘛是人想出來的
     

  • 無聊

    佛的愛是無邊的,祂會有那麼小心眼去跟你計較你這個姿勢對了、那個姿勢錯了,然後比錯了就不保佑你??

    人家在天上一秒鐘幾億上下的,會跟你說這個蓮花怎樣,那個小指怎麼比,見鬼了

    心誠則靈
  • 對阿 我相信 
    心靈則靈
    不然
    肢體有障礙的人不就
    與佛無緣了嗎??
    不管怎樣
    佛渡有緣人
  • 拜佛的當下這一念心,要把握住「專注」、「輕鬆」、「恭敬」三個原則。
    ========================================================
    NO NO NO






    拜佛的當下這一念心,要把握住「心誠則靈」一個大原則。
    這樣就對啦!!簡單又明瞭
  • 誤會了的話:

    版主的意思是這個, 不是說姿勢不正確佛菩薩就不保佑,

    ================================================
    什麼版主不版主的,你的uid跟開板的一模一樣,現在是拜佛拜到會分身了嗎??

    心誠則靈的意思就是 - 你一天拜一下也好,拜一簽下也好,或著根本沒拜也好,你心已有佛就好了,佛不會因為你比別人多拜幾千下而更保佑你
  • 我相信"心誠則靈"..

    多做善事..多種善根..

    無需拘泥於拜佛的程序或方式..我想佛祖無時無刻都會保祐我們的..
  • 存善心 作好事比較重要啦

    拜佛姿勢 不是那麼標準..我想佛祖大人會見諒的

    畢竟  放下屠刀都能成佛了

    姿勢差一點...我想西方極樂也是可以接受你  持門票入場的




  • ...........如果能夠培養當下的「專注」,也是個好方法。



  • id-1
    id-1
    本來看到標題, 覺得鬼扯.

    但後來看到補充"醫學原理" 就覺得很有道理.

    宗教藉由"正確的拜佛姿勢" 論點的強化, 實則進行日常和養生保健動作.
    當經由這些暗藏醫學原理的動作, 信徒比較健康..
    然而宗教就藉而沽名了~~ 因為正確的拜佛姿勢, 才虔誠..才有效....佛祖才會有保佑
    (其實是自己進行正確的養生保健動作)

    嗯..標題讓人反感啦!!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