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佛教大師身後事

法鼓山聖嚴法師在過年之後逝世,享年八十歲,他是台灣四大佛教山頭之一,他的死亡難免引起一些教徒的哀傷;法鼓山與佛光山、慈濟、中台禪寺並列為台灣佛教四大山頭,擁有龐大的道場與資產,他的身後也許還會有一番波折。

        若問:「佛教寺廟蓬勃發展,可能為這個苦難的社會帶來什麼好處?」佛教徒與一般民眾的看法互異,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有個問題仍要深思,「蓋那麼大的廟、供養那麼多的出家僧,目的何在?」說得清楚的就沒幾個了。究實地說,出家最大的願望就是修行,解脫生死,既然如此,一間草茅、兩件破衣就綽綽有餘了,不是嗎?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情況大異其趣,那些所謂的大師、上人、上師居然沒有一個是大修行者,反而以佛教企業家的姿態君臨於世,你就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了。

        「聖嚴法師悟道了沒有?」                                     

        聖嚴悟了沒有,別人當然不得而知,不過從一件事大概可以稍微了解,自古以來,悟道高僧通常在捨壽前一週就會知道他的大限已至,除了對弟子做最後說法之外,就會斷食,直至大限來到。聖嚴彌留之際由弟子送進台大醫院,他大約自知死期已至,因此要求迅速返回道場,不過他是在半途就斷氣了,表示他無法確定他的死期。

佛經記載,佛涅槃之前,魔王波旬來到佛的面前示威說:「等你老人家走了之後,我要滅佛教就很簡單了。」佛問為什麼?波旬說:「你在世時,我無論變成誰都逃不過你的佛眼,等你走了,終於沒有人認得我了,那麼我會叫魔子魔孫穿上迦裟,從事與佛法不相應的事,不久之後你的佛教就會從地球上消失無蹤。」波旬說的沒錯,第八世紀以後,佛教就從印度絕跡了。

        台灣呢?那就五花八門了,現在我們看到許多披著僧衣的僧侶,做的說的都是外道行為,他們不再以修行為樂,而是紛紛建立道場,拓展自己的勢力,與一般世俗行業無異,所以台灣佛教不走向世俗化、不頹敗,沒有人相信。

御書房神秘聖殿
  • 人就是人  畢竟肉骨凡胎  修行只能讓你明心見性  無法超凡入聖的
    你認同他的理念就追隨他的法門修行  不必賦予太多神話

    聖嚴法師身後事的安排固然令人尊敬  但馬英九參與骨植這件事卻有不妥 

    馬英九不是佛門中人  更不是聖嚴法師追隨的弟子  更不是法鼓山成員
    出現在骨植典禮中總讓葬禮沾染了政治俗氣    相信不是出自聖嚴法師本意
    政治人物應該謹守份際  有所為有所不為  還給宗教一個清淨的空間
  • 肥的像豬
    肥的像豬
    每個人對宗教的看法不一,豬認為:宗教等同教育。
    主要是教導我們如何在生命中提升精神層次,不要隨波逐流。
    有沒有神通並非宗教的主旨。
    要顯神通應該去找靈媒、乩童。




    認同+1
    =================================================
    認同他的理念就追隨他的法門修行    不必賦予太多神話 
  • 天下眾生,無有分別。
    凡人猜度,自尋煩惱。

    ....ㄎㄎ
  • musette的話:
    ....
    馬英九不是佛門中人    更不是聖嚴法師追隨的弟子    更不是法鼓山成員
    出現在骨植典禮中總讓葬禮沾染了政治俗氣        相信不是出自聖嚴法師本意
    政治人物應該謹守份際    有所為有所不為    還給宗教一個清淨的空間.....
    ==============================
    +1
  • 即使修行嚴謹如聖嚴法師  仍舊為疾病所苦  難免一死
    靈性修為改變不了生物體的衰變  又說是因果業報  讓大家歡喜接受

    醫學上判定生與死  完全依據生物數據值  絕不是只看容貌外觀
    宗教家死與不死  與一般生物體無異  所受的病痛折磨也分毫不減於你我
    只是透過自身修為    可以心靈平靜的接受生老病死的各種歷程  如此而已

    我想聖嚴法師之所以偉大  在於體現平凡人的修行  平凡人的佛法
    他沒有太多虛無縹渺的言詞  沒有莫測高深的姿態  只教你近乎本心的接近佛法
    他的修行(成就)都是一步一腳印的辛苦累積  不去神話他  才是一種真正的尊敬
  • musette的話:
    即使修行嚴謹如聖嚴法師    仍舊為疾病所苦    難免一死
    靈性修為改變不了生物體的衰變    又說是因果業報    讓大家歡喜接受
    ************************************************************

    認同    !!

    肉體本就是一具臭皮囊
    生生世世輪迴  只為追尋生命本質
    苛究別人不如內省自己生命的價值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