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六) 臺灣黑金政治的起源與實質

在這一過程中﹐國民黨掌握了主要的政治資源﹐但是選舉是以票數來論勝負﹐而宗族、地域等為基礎的地方派繫則擁有從基層民眾獲票之社會關繫的資源﹐這就形成了前者控製、同時也依賴后者的關繫。20  不過必鬚深究的是﹐這種關繫究竟何為主何為從?事實上我們看到﹐國民黨采取這一模式完全是一種權宜之計﹐牠在現實層面是盡可能地壓縮地方派繫的空間。一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嚴格禁止任何地方派繫超出本地範圍之外尋求發展﹐其力量一直被限製在縣鄉鎮一級。21  另外﹐對于這些所謂地方派繫的凝聚力也不能估計太高。在本來就缺乏小共同體本位意識的東亞社會中﹐牠們其實除了各種人際關繫網絡外並無任何實質性的政治資源﹐而這種關繫網絡是從大陸移入的國民黨政權一時還無法替代的﹐所以才會允許牠們存在。但是這種力量並非無懈可擊﹐國民黨在一時還不能直接出馬的情況下﹐經常采勸分而治之”、甚至主動扶植新派別的辦法來控製牠們。同時﹐地方派繫由于不具有政治製度的設計權﹐所以隻要國民黨一改變遊戲規則﹐如變更選舉方式﹐重劃選區等﹐都會給地方派繫造成重大衝擊。22  這也說明這些所謂的地方派繫其實也很難說是完全意義上的“派”。因應此一特征﹐臺灣在基層政府的架構上﹐也是由上級政府握有絕對的控製權﹐例如“鄉鎮的活動﹐幾乎事事都需要取得許可﹐諸如鄉鎮計劃、年度預算以及人事任免等﹐在在均鬚呈報縣府核準。”因此毫不奇怪﹐許多鄉鎮都是財源枯竭﹐甚至連發工資都困難。23  這一資源分配格局使得基層對國民黨政權有更大依賴性。

基于此可以認為﹐隻要國民黨的統治穩固﹐牠遲早會試圖拔掉這些不完全聽話的地方派繫的。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就是蔣經國從七十年代起推行的“本土化”政策。蔣經國自此時掌握實權后﹐倡言拔擢所謂“青年才勘﹐而這些被臺灣民眾俗稱為“吹臺青”﹙會吹牛的臺灣青年﹚的青年才俊主要是由國民黨所逐漸培養起來的本省籍青年黨工。在1972年國民黨一次提名12名黨工幹部競選縣市長﹐結果全部都獲得成功﹐取代了舊有的地方派繫。這使得國民黨大受鼓舞。24  不料在此后的幾年中﹐國民黨這一替代政策進行得卻不順利。到八十年代后﹐黨外勢力日益活躍﹐最后以蔣經國在執政的最后階段開放黨禁、推行民主化轉型而告終。為什么會這樣?許多臺灣學者都把這個問題歸結為地方派繫強力反彈的結果。但是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更應充分考慮國際因素的影響。.....續(七)臺灣黑金政治的起源與實質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