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1/8是立冬~~要補冬哦!!

秋去冬來,冬季開始以立冬為準,民間習俗以此時進補,意指一年辛勞,歷經寒暑,體力衰弱,進補以恢復元氣。此時水稻收割已結束,「稻成熟,入冬田頭空」。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立冬單從字面上可解釋為:“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冬季的來臨,萬物開始潛藏蟄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宜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在台灣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為了是能夠抵禦嚴寒的侵襲。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呢?《黃帝內經•四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這段經文精闢地論述了調養和飲食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上要力求其靜,保持心神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的得以潛藏。 

在起居調養方面,在寒冷的冬季,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食用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雞、魚,多飲豆漿,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此外,還要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以免不適體質,反而出現口臭心煩失眠或身體不適的情形。

 
  • 一定要補的....
  • Tsaijui的話:
    一定要補的....
    ===============

    順便補眠~~~  -____-
  • 哦...謝謝提醒∼^^
    明天下班要來去黃昏市場一趟了
  • 蘇菲娜的話:
    哦...謝謝提醒∼^^
    明天下班要來去黃昏市場一趟了
    ------------------------------------
    我都羊肉爐或薑母鴨直接買回家吃
  • 要怎麼補呀??

    喝四神湯算嗎?因為我不敢吃羊肉爐、薑母鴨之類的東西....
  • 好快唷
    立冬了

  • 要吃湯圓嗎?

    是什麼時候要吃呀?12月?

  • 薑母鴨~~
    想到就流口水^^
  • 要吃湯圓嗎?

    是什麼時候要吃呀?12月?
    ==============================
    湯圓是"冬至"要吃的
    今年冬至是...(翻日曆ing)
    12/22  星期六
  • nanako愛白麝香的話:
    要怎麼補呀??

    喝四神湯算嗎?因為我不敢吃羊肉爐、薑母鴨之類的東西....
    =======================

    也算.
  • 請問除了"羊肉爐"跟"薑母鴨"四神湯之外    還有啥可以選擇?

    雞湯算嗎@@??
    (因為住外面,我不會用薑母鴨勒=    ="羊肉我也不敢吃...)
  • 雞湯也算啦!!

    不過好像要有一些中藥材,補身哦!! 
    大賣埸內有一碗一人份很多口味(用微波的).不妨去看看吧!!!
    以前流傳下來說立冬需補冬.還是補一下吧~~
  • 真的有用嗎?
  • 上班真無聊的話:
    雞湯也算啦!!

    不過好像要有一些中藥材,補身哦!!   
    大賣埸內有一碗一人份很多口味(用微波的).不妨去看看吧!!!
    以前流傳下來說立冬需補冬.還是補一下吧~~
    =======================
    雞湯也算阿!!太好了~~這樣我就可以自己煮了!
    不過要放什麼中藥材阿???去中藥店裡要怎麼買呢?
    ^^"不好意思咧~~這個我不懂...
  • 麻油雞∼可以嗎?
    在下個麵線∼
    流口水了啦
  • 魚降:
    可以加四物或粉光都不錯,不然藥燉排骨也不錯...很多人賣呀!!

  • 不知不覺冬天已經開始了 
    好快  !!!!!
  • 立冬到/  呷補  適量卡健康

    〔記者唐聲揚、邱紹雯╱綜合報導〕近來天氣涼颼颼,明天又是立冬,很多民眾忙著準備進補,但怎樣補才對呢?中醫師和營養師提醒民眾,冬令進補要視身體狀況而定,補得不夠,對身體沒幫助,補過頭,又會造成不適,補出麻煩,反而划不來。


    補虛益損  看體質找方子


    衛生署基隆醫院中醫師童鼎倫說,冬令進補主要目的在驅寒、活絡筋骨、補虛益損,但每個人體質不同,找對方子,才能補得恰到好處。


    例如很多人一想到進補,就想到薑母鴨、麻油雞、十全大補湯,事實上,這些對身體屬於燥熱性質的人,根本不適合,熱性食物吃太多,容易造成牙齦出血等上火症狀,體質正常者多吃倒是無妨,如果平常很少生病,甚至可以不必補。


    原本身體有一些不適症狀者,也不適合進補,像是急性發炎、腸胃功能不好者,必須先把這些問題調理好再進補,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腎臟病、胰臟病的人也要避免,否則容易產生副作用或加重病情。


    老人家進補尤其要注意,應多吃溫補藥膳,萬一還不是很冷,食材、中藥材用量必須調整,例如麻油雞,除了雞肉,可以用豬的腰內肉,肉質較嫩,好咬又入口,胡麻油、米酒用量也要比一般少,免得刺激老人腸胃,至於藥性過於燥熱的藥燉排骨,藥材可以加入微寒性的麥冬,予以中和。


    營養觀點  進補適量就好


    站在營養觀點,營養師張雅萍也提出一些進補原則,像是食用薑母鴨等熱性食物時,可多喝甘蔗汁、綠豆湯、冬瓜茶,用來降火氣,進補常用的羊肉、排骨、麻油、酒,熱量相當高,除了適量食用,還可以用去皮雞肉替代,降低熱量攝取。


    再者,主食部分可以多吃高纖的山藥或低熱量的冬粉,增加飽足感,副食多一點蔬菜,儘量達到營養均衡。由於冬天進補民眾多,補錯方式可能出問題,有興趣的民眾可利用看診時向中醫師洽詢。

    ==================================================

    站在營養師觀點而言
    真的是適量進補即可
    有些人根本不須進補
    因為現在的人普遍營養過剩

    若想知道自己的體質是什麼
    適合什麼中藥材
    不妨諮詢一下中醫師
    以免愈補愈糟
    反而失去冬令進補的美意囉

    另外
    我打算明天不特別替自己做冬令進補吔
  • 補眠比較實用>"<


  • 哇  好想吃湯圓和麻油雞喔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