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前憶亡妻 15年晨昏報到

更新日期:2007/08/19  06:40  記者:記者林宜慈╱彰化縣報導 
退休多年的彰化縣北斗地政事務所主任蔡慶明,很後悔沒把握夫妻共處時光,十五年來,每天晨昏都到亡妻墳墓弔念,出遠門旅遊必先到墓前「報告」以示懺悔,深情令人動容。

蔡慶明說,他常想起蘇東坡寫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情人節前夕,他奉勸年輕人珍惜自己的另一半,「百年修得共枕眠」,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

彰化縣二林望族出身的蔡慶明,民國四十年與相差一歲的潘翠玉結婚,曾任和美、田中及北斗地政所主任,潘翠玉曾任二林鎮農會會務股長。

蔡慶明說,民國五十五年他到台中嶺東商專夜間部進修,每天清晨五時,太太就備妥早餐,他直到深夜十一時回家,妻子無怨言還幫他準備熱水,不曾惡言相向,有時應酬喝酒晚歸,隔天上午就會留紙條勸他「早點回家,不要喝酒」。

他回憶說,太太努力工作,用心侍奉公婆,一肩扛下子女教育責任,長子蔡詩士從中央大機械碩士畢業,目前任職漢翔公司,女兒蔡稜稜與蔡麗稜都是牙醫;友人常請教他如何教出優秀子女?他總說:「都是妻子教的!」

十五年前,潘翠玉肝癌去世;蔡慶明感慨說,「牽手真的走了」,腦海回想的都是妻子的好。

他說,年輕時大男人主義作祟,不會噓寒問暖,出門也不與太太道別,「她不在了,我也沒人可以說再見」,「現在要出遠門,我去告訴她,還來得及嗎?」

十五年來,蔡慶明每天上午六時許,走路半小時到妻子墳前「懺悔」;他說,陪伴問候老婆,剛好父母的墳墓也在旁邊,一次整理三個人的墓園;傍晚再騎腳踏車去一趟,陪太太閒話家常,彌補以前相處的不足。

這段時間,他不曾交女友,有許多人要幫蔡慶明介紹第二春,都遭他婉拒,子女要接他去同住,但他寧願獨住老家,他說「我就是要留在這兒陪太太!」如果友人相約出遊,他遲到了,好友二林調解委員會主席陳明輝說,大家知道他又去與太太「惜別」了。

他三名子女說,父母感情很好,曾勸爸爸不必天天去看母親,但父親執意要去。

-----------------------------------------------
很感人     

常常在板上看到   
說跟另一半久了就沒感覺了   
看到這篇文章 
覺得    平淡就很幸福了
  • 是很感人沒錯
    但是珍惜活著的人更好
  • 至少他還懂得珍惜
    挺感人的
  • blanche22
    blanche22
    他是後悔沒把握妻子在世時相處的時間
    等到妻子走了.  才來後悔
    所以人要習福.  多陪陪你身邊的人
  • 別等到失去才知道要珍惜

    看了好感人...



  • 也許會被攻擊

    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感人

    我覺得是自作自受


    最討厭

    失去才知道要珍惜的人

    絕對要把握當下  你所能做的事
  • 人老心不老的話:

    也許會被攻擊
    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感人
    我覺得是自作自受
    最討厭
    失去才知道要珍惜的人
    絕對要把握當下    你所能做的事
    ..........
    我還真有點想攻擊哩  哈!

    畢竟誰能保證當下再怎麼盡力

    事後會不會有覺得疏忽的地方
    相信此篇主人再妻子生前也一定感情很好
  • 雖然他在太太生前沒好好珍惜她

    但他現在的心意  他溫柔的太太一定可以感受到的

    一個女人  在離開後能令自己曾經付出一切去愛的人

    這樣深深懷念 

    是不是能算是另一種的安慰呢
  • 我的謬思勒?的話:
    是很感人沒錯
    但是珍惜活著的人更好
    --------------------
    +1
  • 海謎
    海謎
    一點都不感人!
    這妻子是肝癌死的...誰叫這男人害她那麼累!!!
    老實說,這位妻子等於是被老公間接害死吧!
  • 很愚蠢的感覺~~~~~~
  • 痾?原來男主角是幫兇唷..
    那的確是沒啥好感人的
  • 失去才知道要珍惜的人
    +1

    我無意攻擊~
    事實上~我很喜歡看這類的溫馨小品
    但讀完之後~我發現~又是"大男人主義"作祟之後的懺悔
    就覺得@#$%....

  • 我也覺得一點都不感人
    他自作自受的!!

    當初人好好的活在世上時
    他不珍惜
    現在人走了,還是因為照顧他家的一切而累出病來
    他每天去報到
    應該的!!!
  • 人老心不老的話:

    最討厭

    失去才知道要珍惜的人

    絕對要把握當下    你所能做的事
    ------

    我同意你
    什麼都有  就是沒有後悔藥

    只要相處時常懷善意,失去的話也不用覺得可惜
  • 轉貼一個故事

    題目:我們老的太快,卻聰明的太遲

    我的學長去年喪妻。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實在叫人難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來不總是如此?
    學長說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鮮花給他,但是他覺得太浪費,總推說等到下次再買,結果卻是在她死後,用鮮花佈置她的靈堂。這不是太蠢愚了嗎?!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就會如何如何」我們對自己說
    「等到我買房子以後!」
    「等我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
    「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
    「等到我死了以後」
    人人都很願意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犧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錢,去購買後世的安逸。

    在台灣只要往有山的道路上走一走,就隨處都可看到「農舍」變「精舍」,山坡地變靈塔,無非也是為了等到死後,能圖個保障,不必再受苦。

    許多人認為必須等到某時或某事完成之後再採取行動。明天我就開始運動;明天我就會對他好一點;下星期我們就找時間出去走走;退休後,我們就要好好享受一下。

    然而,生活總是一直變動,環境總是不可預知,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總是層出不窮。

    身為一個醫生,我所見過的死人,比一般人要來得多。這些人早上醒來時,原本預期過的是另一個平凡無奇的日子,沒想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事;交通意外、腦溢血、心臟病發作等等。剎那間生命的巨輪傾覆離軌,突然闖進一片黑暗之中。

    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生命呢?我們毋需等到生活完美無瑕,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穩,想做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起。一個人永遠也無法預料未來,所以不要延緩想過的生活,不要吝於表達心中的話,因為生命只在一瞬間。

    如果你的妻子想要紅玫瑰,現在就買來送她,不要等到下次。真誠、坦率的告訴她:「我愛妳」、「妳太好了!」這樣的愛語永不嫌多。如果說不出口,就寫張紙條壓在餐桌上:「你真棒!」或是「我的生命因你而豐富。」不要吝於表達,好好把握。

    記住,給活人送一朵玫瑰,強過給死人送貴重的花圈。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許多人經常在生命即將結束時,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事沒有做,有許多話來不及說,這實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別讓自己徒留「為時已晚」的空餘恨。逝者不可追,來者猶未卜,最珍貴、最需要即時掌握的「當下」,往往在這兩者蹉跎間,轉眼錯失。

    人生短暫飄忽,包得有一首小詩這樣寫:高天與原地,悠悠人生路;行行向何方,轉眼即長暮。

    正是道盡了人生如寄,轉眼即逝的惶恐。有許多事,在你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有許多人,在你還來不及用心之前已成舊人。遺憾的事一再發生,但過後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沒有用的,「那時候」已經過去,你追念的人也已走過了你的生命。

    一句瑞典格言說:「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人生並未售來回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將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時間才享受」,我們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可以鬆口氣」,或是「麻煩都過去了」。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暫易逝的,享受它們、品嚐它們,善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別把時間浪費在等待所有難題的「完滿結局」上。

    找回迷失的生命

    死亡也許是免費的─但是,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勸你一句話:把握當下,莫等待。
  • 千里孤墳  無處話淒涼.........

    不思量  自難忘.....
  • ☆∼Stephy∼☆的話:
    別等到失去才知道要珍惜

    看了好感人...
    *******************
    +1
    我同意~因為這也正是我現在的寫照`其實很多事後悔都來不及`等到失去再想到通常都不會再重來了...所以要好好把握現在珍惜現在所有的一切...
  • 這種人真的很少...

    雖然感人

    提醒我們要珍惜身邊人

    但日子一久又會忘記這話...

  • 他已經很不錯啦

    我看過好幾個太太一過世就旋即另娶

    完全把亡妻完全抛諸腦后的無情男子

    那些人的字典�根本沒有緬懷二字


  • 油頭宅男**正港勇
    油頭宅男**正港勇
    很愚蠢的感覺~~~~~~

    ====================

    +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