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養生食譜

今天有吃潤餅的進來簽到吧∼∼∼

一年應該只有這一天會吃到潤餅吧
不過奇怪的是為什麼清明節就要吃潤餅呀?

而且我覺得素食的潤餅比葷的潤餅好吃
  • 清明節要吃潤餅?
    我怎麼都不知道@@
  • 嗯~  回台南莫名其妙就吃到了.
    看到這篇才知道原因.
  • 我有吃

    春節過後至今家裡已經準備三次ㄌ
    還真的有點膩...

    膩的是吃不玩的菜
    隔日還要炒來配飯
    就很不喜歡
  • 我超喜歡吃的

    不只一年吃ㄧ次唷!
  • 轉貼
    ----------------------------
    潤餅的故事(上)

    【聯合報╱文╱韓良露】  2007.03.29  03:31  am



    同安薄餅嫂吳招治示範包薄餅,一旁為廈門耆老洪卜仁。
    朱利安╱攝影
    1廈門的薄餅

    阿嬤是台南人,阿嬤的父親是漢學家,從廈門移居台南,所以從小我一直認為阿嬤的祖籍就是廈門,而阿嬤做的潤餅該是廈門潤餅了。

    當我的潤餅追尋之旅踏上了廈門時,才發現阿嬤做的潤餅根本不是廈門的薄餅。

    阿嬤的潤餅,所有的主料,高麗菜絲、胡蘿蔔絲、荷蘭豆絲、冬筍絲,都要分別切、分別炒,皇帝豆、豆芽菜、豆乾絲、肉絲、蝦仁絲、香菇絲也是分別下鍋,一份一份盛好,但廈門的薄餅菜卻把以上的這些材料燴炒在一起燉到爛。包潤餅時,廈門人在薄餅皮上墊虎苔、花生末後,就直接加上去湯汁的薄餅菜,再加扁魚酥、芫荽後就捲起來吃;但阿嬤的潤餅卻要一層一層地,依照次序地高麗菜、胡蘿蔔、荷蘭豆、豆乾、肉絲、蝦仁、冬筍、香菇一層一層疊好,才加上扁魚酥、芫荽、蔥白。

    原來阿嬤的潤餅不是廈門人的薄餅,那阿嬤的潤餅是哪裡的呢?

    在廈門的老店「好清香」酒樓中,我吃著著名的廈門薄餅,並向在場多位廈門耆老請教廈門薄餅的特色,有人說廈門人認為各種菜不燉在一起就不好吃,薄餅菜就是要吃熟爛的口味,有一句俗諺──「隔夜的薄餅更好吃」,但也有人說廈門的薄餅最初也是要各自炒料,各自包捲,但廈門人是城市人,不耐煩太瑣碎的準備功夫及吃食儀式,才逐漸演變成目前的形式,林語堂先生的夫人廖翠鳳女士是廈門鼓浪嶼人,她家吃的薄餅就是燉在一起的方式。

    廈門潤餅(薄餅)的材料中,廈門人特別重視高麗菜,要去菜梗後切成絲,燉起來才爛,不會吃到硬硬的梗,胡蘿蔔一定要多,而廈門有錢人家喜歡用海蝦現剝炒成的蝦仁,再切成絲(林語堂家的薄餅用的就是蝦仁),但也有的人家會用海蠣(蚵);至於像林語堂夫人用的香菇及冬筍,廈門耆老說這是大戶人家的吃法,因為香菇、冬筍都是貴貨。但不管哪些材料,潤餅都是太平盛世、家境小康以上的人家才會吃的食物,若是處於亂世或家境窮苦的人,是沒心情、沒閒錢也沒功夫準備十幾樣食材來吃一餐的,番薯簽配的鹹菜就是一頓了,怎麼可能吃潤餅?

    吃潤餅的時節,大體上是跟著重要的節日,並不限於清明,有的人家在冬至那一天就開始吃潤餅,由於冬天、春天閩南的高麗菜、胡蘿蔔、冬筍、香菇、大蔥的品質較好,因此尾牙、除夕,正月初三閩南人「新亡燒眠床」的祭祖公日和清明掃墓日都可以吃潤餅。基本上吃潤餅是家宴,絕不會三五個人就吃潤餅,是大家庭或大家族團聚時吃的食物,因為潤餅可以自己動手,閩南家庭吃潤餅時又不作興圍坐在桌上吃,而是自包自的,走來走去,隨便找位子坐,站著邊吃邊聊天也可以,有的家族三四十個人團聚,擺滿一大桌潤餅菜也可以賓主盡歡。

    早年吃潤餅在過了清明後就結束了,因為基本的蔬菜都不好吃了。清明是吃潤餅最後的日子,冬至是第一個日子,吃潤餅是年年季節循環的記憶。

    潤餅起源的說法不一,一般說來潤餅的起源是春餅,唐朝時,中原人士就有立春吃春餅的風俗,《四時寶鏡》中提到:「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杜甫也有「春日春盤細生菜」的詩句,但當時的春盤,吃的可能是大蔥、小蒜、韭菜、芸苔、芫荽五種生辛菜,這五種生菜有開五臟去伏氣之效,可以重新調理人體內的陰陽之氣,「五辛」亦有「五新」之意。

    閩南的潤餅,是晉代衣冠南下及多次北人南遷帶入閩地的春餅遺風;但為何在閩南發展出潤餅的吃法,並且成為清明、冬至、除夕等家庭團聚時的習俗食物,則有不同的說法。

    有一說是元代蒙古兵南侵,閩南一帶
  • 有一說是元代蒙古兵南侵,閩南一帶兵荒馬亂,在清明時沒有時間準備祭品,有人就想出了把所有前夜的剩菜用麵皮捲在一起來祭墓。此說亦有起於太平天國作亂時,但年代晚得多了。

    另有一說是起於明代的蔡復一夫人李氏,在隨軍時因不忍夫婿公務繁忙無法準時用餐,而發明出用麵皮把炒在一起的什錦菜捲成圓筒的餅來飽肚,此種吃法被稱為「婆餅」,成為如今「薄餅」的前身。

    2同安的薄餅

    由於蔡復一是同安人,故有薄餅起於同安之說,廈門耆老年近八十歲的洪卜仁先生熱心邀我們去同安吃薄餅,我們去到了同安唯一以薄餅為名的「吳招治薄餅」餐廳,吃到了同安著名的一定要有糯米油飯墊底的薄餅,吳招治的薄餅也是把高麗菜、胡蘿蔔、豆乾、肉、荷蘭豆、春蒜,海蠣燴炒在一起後再燉爛,在薄餅皮上放虎苔(虎苔中還有炸過的米粉來增加脆度),再放花生末(也有人會用輾碎的花生貢糖),之後放糯米油飯、薄餅菜,再放芫荽。

    洪老說同安的潤餅由於有糯米油飯,吃來很容易飽足,因此吃二、三捲就撐了。

    同安潤餅的食材比廈門少,也少了比較昂貴的冬筍、香菇、蝦仁,但因為有油飯,應當是比較農村的吃法,所以不那麼細緻。

    同安亦有農曆三月三吃潤餅的習俗(台灣台南也有此風),是源於元代,因有不少同安縣民曾在三月初三被蒙古兵大屠殺的歷史記憶。因此三月初三成了同安除了清明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祭祀先人的日子。

    3安海的潤餅

    離開同安之後,我來到了晉江縣的安海鎮,過唐山的台灣先民中有不少安海人,因此台灣全省不少龍山寺都是安海龍山寺的分香,安海還有一座宋代建的跨海石橋,是古代最長的橋,全程五里的「安平橋」,也名「五里橋」,此橋聯絡了安海和水頭(水頭屬南安,鄭成功即南安人),在明末清初跟隨鄭成功到台南的人中就有不少南安、安海人,而安海、南安之間有個安平港,台南安平港的命名想必源於此地。

    安海鎮早年是漁村,在明清海禁時因走私而繁榮,此地民風粗礪,我拜訪了一戶民家,主婦王碧霜女士特別做了安海版的潤餅。她做的潤餅也像廈門一樣燴炒在一起(但她不說是薄餅,還是說潤餅),安海潤餅的特色在於要放大量的米粉,也是為了增加潤餅的飽腹(漁村之風),還強調用的海蠣出自附近的蟳浦,而不是東石的,因為蟳浦的蚵肚子比較小,肉比較緊比較甜,不像東石蚵的肚子比較大,因此較粗。此言一說,我聽了就覺得有意思,因為台灣最好的蚵產自東石(會是東石的移民取的名字嗎?),沒想到在此地卻代表次級貨,而蟳浦的蚵的確比較好吃,小小的肚子,結實鮮美,較類似台灣澎湖、金門產的石蚵。
  • 潤餅的故事(下)

    【聯合報╱韓良露】  2007.03.30  02:34  am


    安海用的潤餅皮一點都不薄,比北方的家常餅還厚,王女士說這樣包潤餅比較不怕皮破,吃法更是豪邁,潤餅不是捲的,而是整張餅皮直接攤在手掌上,就往手上放虎苔、花生粉後,堆上各種薄餅菜再放炒過的米粉,加了芫荽後手一握緊變成了個半開口的包子,就可以吃起來。這樣的潤餅,恐怕已經不是潤餅捲了,而是潤餅包。

    安海人吃潤餅的時節以冬至為主,(台灣北部人都是尾牙時吃潤餅,不知是否受此影響?)因為這時節的海蠣最鮮美,安海的虎苔品質也不錯,本來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虎苔叫虎苔,虎苔明明是長在水邊的苔菜,跟海苔相似,這樣的東西跟老虎有什麼關係呢?在安海我才問出了「虎苔」語出「滸苔」(水滸的滸),虎苔是弄錯了的諧音卻以訛傳訛叫慣了,這點不知林太乙女士知不知道?(林太乙記述林家薄餅時都是寫虎苔)。

    陪我去安海的朋友小周,是泉州梨園戲團的人,他說他第一次吃到安海這樣的潤餅時,還以為是做的人在偷工減料,後來才知道竟是安海正宗的吃法。我請教他家的吃法,必須一樣一樣地把菜炒好,再分別疊放上去,這是哪裡的吃法呢?小周說是泉州的潤餅。

    4泉州的潤餅

    古都泉州,在南宋時曾是世界最大的海港,在元代時,和亞、歐、非一百多個國家有海上貿易,泉州的飲食文化在當時就十分全球化。

    廈門大學歷史系王連茂教授,是個泉州通,聽到我的潤餅之旅,就一定要招待我在泉州悅來酒樓吃道地的潤餅宴,整晚十來位賓客只吃潤餅配深滬的魚丸湯。

    王連茂先生向我解說泉州潤餅的特色,他說泉州潤餅一看就很有國際觀又有現代養生觀,例如胡人傳來的胡蘿蔔富維他命A,對眼睛好,虎苔中有鉀、菲律賓傳來的花生富植物蛋白質、阿拉伯人帶來的芫荽可以降低血壓,潤餅這樣的食物,就是古代有世界意識的人創造的fusion  food(融合食物)。

    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館丁毓玲館長,她的博士論文寫的就是蟳浦的蚵女,她提到自己的潤餅文化經驗,說她娘家(泉州)吃潤餅時是要分別炒好,再一樣一樣包的,但婆家卻是廈門式大雜燴的包法,婆家堅持他們的吃法是最正宗的,當時她就明白了潤餅是文化衝突,也是文化演變的象徵。

    究竟誰是正宗的潤餅?每一個地方都堅持自己的版本最正宗最好吃。泉州梨園戲的團長,也是大陸一級演員曾靜萍女士,用一口典雅悅耳的泉州腔閩南話對我講述她外婆做的道地潤餅,竟然和我的阿嬤的做法十分相似,難道我的阿嬤祖籍不見得是廈門,而是泉州?

    曾女士說只可惜她外婆太老了,不能為我做潤餅家宴了,還好梨園戲團中有位老生的岳母是泉州本地人,我打聽出她的做法和我的阿嬤也很相似,決定去拜訪她。

    在楊秀瓊女士的廚房中,我看著她細心地小油煎豆乾絲、小火炒三層肉絲、煎薄薄蛋皮再切成絲,燜炒胡蘿蔔絲、汆燙綠豆芽、油煸虎苔,我彷彿又看到了阿嬤和媽媽準備潤餅的身影。泉州的潤餅讓我重返往日的時光,當天中午當我包捲好潤餅時,我吃到了最美好的滋味。我已經不在乎正不正宗的問題了。每一個家庭、鄉土都有自己的潤餅故事,我們珍惜自己記憶味道的同時,也應當珍惜別人家的潤餅之味。

    我想起阿嬤的潤餅,偶爾也會放上皇帝豆,但這卻是泉州沒有的,後來我在台灣尋訪各地的潤餅之旅時,才發現台南人會放皇帝豆,阿嬤果然還是台南人,事實上,所有的潤餅都一直在演變,也一直在融合中。阿嬤的潤餅是千年春餅流傳至閩南的化身,也是阿嬤對台南鄉土的記憶。
  • 加一

    今天就吃了兩捲
    有親戚就是賣春捲皮的

    春捲還是包菜比較好吃
    還可以依個人的喜好
    調製糖粉與花生粉的比例

    不過  春捲還是配上熱呼呼的菜最好吃
  • 潤餅~  其實是不是就是美式中餐裡面的木須餅的原型呀﹖
  • 我不喜歡吃潤餅....
  • 似乎只有台南人才有清明節吃潤餅的習慣耶...
    我住台南以往每年清明節一定吃潤餅
    可是現在在台中工作    他們從來沒這重習俗
    好像想吃就去夜市買    也不向台南人在家在家自己包來吃!
  • 喵太太..
    喵太太..
    我有吃~~  我愛吃潤餅~~  ^^
  • 我有吃~  不加豆芽菜的潤餅最好吃了

  • 吃ㄌ2捲ㄋ!~
  • miumiuchen的話:
    似乎只有台南人才有清明節吃潤餅的習慣耶...


    -----------------------------------------

    不會啊!我是台中人
    從小到大每年清明節我們家也都一定會自己包潤餅吃呀!
  • 今天要吃潤餅喔?
    不知道有這個習俗
    不過我們晚上因為想不出要吃什麼
    就去城隍廟排隊買了有名的潤餅當晚餐
    那時還覺得奇怪
    怎麼9點多了還有人在排隊買潤餅
  • 簽~~
  • 請問潤餅怎麼做﹖
    我住美國~想自己做來吃吃~
    謝謝﹗
  • 我也有吃喔!
    很好吃
    自己DIY很有趣呢!
  • 嘻嘻~~  我今天吃了二捲~~
    平常就很愛吃潤餅~~
    今天家裡有準備~吃的真開心~
回應...
 返回 養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