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1983年高倉健主演的「南極物語」

15隻  "哈士奇"犬  的  生存、奮鬥  史  .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故事發生  在1958年2月,日本派遣到南極<  昭和基地  >的越冬觀測隊,與15隻負責拖雪撬的  <哈士奇>犬  所發生的故事。

當年因為氣候劇變以及人為因素等問題,這支日本觀測隊在撤退的時候,竟然將這15隻  <哈士奇>犬  留置在昭和基地旁邊,甚至沒有將綁縛在他們身上的頸圈解開。觀測隊當年回到日本之後,受到社會大眾的強烈譴責,憤怒的抗議信件如雪片般湧入,造成日本民情激憤,指責政府與科學研究單位,為了節省成本,竟然把這些忠實聰明的  <哈士奇>犬  遺棄了!在項圈沒有解開的情況下,無疑的會讓這15隻  <哈士奇>犬  痛苦死在嚴寒的基地之外。 

1959年1月,越冬觀測隊再度出發,當眾人回到基地之時,竟然看到僅存的2隻  <哈士奇>犬  ─  <太郎>(&#12479;&#12525;)與<次郎>(&#12472;&#12525;)興奮跑向久違的觀測隊員。這件事情振奮了當時的日本社會,這一年9月,日本愛護動物協會在<東京鐵塔>下面,為這15隻勇敢的  <哈士奇>犬  豎立<紀念銅像>,由於這幾隻  <哈士奇>犬  幾乎都出生在日本北海道的民家,北海道<稚內港>的公園裡面,也有一個  <哈士奇>犬  <紀念像>,永久供民眾憑弔。當年為了將  <哈士奇>犬  遺棄在昭和基地內這件事情,一位觀測隊員自責不已而辭掉大學高薪職位,遍訪這些當年協助飼養犬隻的民家,一家一家的進行「謝罪之旅」,整個事件後續的發展,也是因為這位隊員個人低調的謝罪之旅,而讓大眾了解到事件幕後,有一些殘酷與無奈存在。 

在事件發生之後,<高倉健>飾演的犬隻照料員<菊池>,在一段又一段的謝罪之旅中,逐漸體會到生命必須要加以尊重的最高原則,後悔當時自己一度起意要將犬隻全部「人道毀滅」的想法。他罕見的在電影中流下眼淚,撼動觀眾的心,這部電影也被譽為影史難得一見的「國民電影」,所有兒童幾乎都有機會觀賞,從小學習與動物之間的相互尊重之道。日本文部省除了資助拍攝之外,電影上映之後且大力鼓勵推薦本片,視為日本兒童必讀的尊重生命課程。

  • 當年<太郎>和<次郎>能夠存活下來的理由,至今還是科學界的一個謎,因為普通  <哈士奇>犬  耐寒力,即使是在北海道惡地,也只有3個月的存活時間,更遑論惡劣天候之下漫漫永夜的南極大陸?在電影中,<&#34101;原惟繕>  導演用想像加上實際考證,為觀眾說出這15隻  <  哈士奇>犬  ,是如何在這<1年>的時間中,與惡劣環境搏鬥?電影中有許多死亡和物競天擇的殘忍畫面,卻也顯示出生命本質的脆弱以及奮鬥的可貴。更重要的,是片中<高倉健>在結尾所說的一段話:「生命都有各自為自己生存奮鬥的權利,人類不能妄加干涉」。 

    生還的<太郎>與<次郎>,後來繼續參與南極觀測研究活動,一般推測,<太郎>與<次郎>是誕生在南極昭和基地之內,而非如其他  <  哈士奇>犬  一般是由日本一般家庭寄養成長,所以才能夠奇蹟式的生還。當年觀測隊抵達基地的時候,<太郎>與<次郎>依舊留在基地旁邊守候,並且絲毫沒有吃掉基地內的存糧,觀測人員推斷,這兩隻從小相依為命的苦命兄弟檔,在被人類遺棄期間,應該是以獵捕企鵝和海豹維生,不得已時甚至可能以海豹糞便為食物來源。後來,弟弟<次郎>在1960年7月的一次觀測隊活動中不幸去世,牠的遺體被製成標本,與著名的傳奇名犬「忠犬八公」一起保存在東京<上野>的<國立科學博物館>內,供人憑弔。而哥哥<太郎>比較幸運,年老之後跟隨觀測隊回到日本本土,在<北海道大學>中安享晚年,1970年以高齡<15歲>與世長辭,遺體也被製為標本,收藏在<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博物館>裡面。 
    ==================================================
    各位是否也曾看過<南極物語>這部<感人落淚>的電影呢  ?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