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城市文化
==轉貼==
《城市文化——在紫籐廬和Starbucks之間》(作者 龍應台)
台灣的內向性
一位居龍頭地位的電子企業家告訴我,1968年,他曾經陪同他美國企業總裁來台灣考察,思索是否要把他們第一個亞洲分廠設在台北。考察結果卻是把分廠設到新加坡去。原因?當時的台北顯得很閉塞,對國際的情況生疏,普遍的英語能力也差。換言之,國際化的程度太低。
2002年,孤星出版社出版了專門介紹台灣的英文版旅遊書。作者用功不深,對台北市的新發展似乎沒什麼概念,但是整體印象是有的。台北,他寫著,是亞洲最難接近的城市之一。意思是說,台北顯得閉塞,與國際不太接軌,英語能力也差,以至於國際的旅遊者很難在這個城市裡優遊自在。
35年過去了,台灣還是一個閉塞、國際化不足的地方?
是的。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台灣的內向性。中正機場裡外國旅客非常少;英文街道標示一團混亂;報紙的國際新聞5分鐘就可以讀完;有線電視的新聞報道更像是一種「全國」集體懲罰:小孩吞下釘子的報道時間十倍於埃塞俄比亞百萬人餓死的消息;南投的一隻狗吃檳榔的鏡頭比阿根廷的總統大選更重要;八國領袖舉行高峰會議,示威者的裸體大大地刊出,但是示威者究竟為了什麼理念而示威?不置一詞。
一天24小時,這個「國家」的人民被強灌影像,政客的嘴臉、口沫、權力鬥爭的舉手投足,鉅細靡遺地注入,就像記憶芯片植入動物內一樣。國際間所重視的問題——戰爭、生態、貧窮、飢餓、新思潮的出現、舊秩序的突變、大危機的潛伏等等,在這裡,彷彿都不存在。
不對呀,你辯駁,台北是很國際化的。Starbucks(星巴克)咖啡館的密度居世界第一,24小時便利商店佔據每一個街角。最流行的嘻哈音樂和服飾到處可見,好萊塢的電影最早上市。生活的韻律也與國際同步:2月14日買花過情人節,10月底戴上面具參加「萬聖節」變裝遊行,11月有人吃火雞過感恩節,12月市府廣場上萬人空巷載歌載舞慶祝聖誕節;年底,連「總統府」都出動了,放煙火、開香檳、倒計時,親吻你身邊的人。
民選的新當局甚至要求「政府公文」要有英文版,公務員要考英文,全民學英語,而最後的目標則是:把英語變成正式的「官方」語言。
誰說台灣閉塞?
變得跟誰一樣?
究竟什麼叫「國際化」呢?
如果說,「現代化」指的是,在傳統的文化土壤上引進新的耕法——民主制度、科學精神、工業技術等等,從而發展出一種新的共處哲學與生活模式。如果說,「全球化」指的是,隨著科技與經濟的跨越國界,深層的文化體系,始料所未及地,也衝破了國家與民族的傳統界限。原來沿著那條線而形成的千年傳統——種種律法、信仰、道德、價值,面對「全球化」,不得不重新尋找定義。
「現代化」
《城市文化——在紫籐廬和Starbucks之間》(作者 龍應台)
台灣的內向性
一位居龍頭地位的電子企業家告訴我,1968年,他曾經陪同他美國企業總裁來台灣考察,思索是否要把他們第一個亞洲分廠設在台北。考察結果卻是把分廠設到新加坡去。原因?當時的台北顯得很閉塞,對國際的情況生疏,普遍的英語能力也差。換言之,國際化的程度太低。
2002年,孤星出版社出版了專門介紹台灣的英文版旅遊書。作者用功不深,對台北市的新發展似乎沒什麼概念,但是整體印象是有的。台北,他寫著,是亞洲最難接近的城市之一。意思是說,台北顯得閉塞,與國際不太接軌,英語能力也差,以至於國際的旅遊者很難在這個城市裡優遊自在。
35年過去了,台灣還是一個閉塞、國際化不足的地方?
是的。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台灣的內向性。中正機場裡外國旅客非常少;英文街道標示一團混亂;報紙的國際新聞5分鐘就可以讀完;有線電視的新聞報道更像是一種「全國」集體懲罰:小孩吞下釘子的報道時間十倍於埃塞俄比亞百萬人餓死的消息;南投的一隻狗吃檳榔的鏡頭比阿根廷的總統大選更重要;八國領袖舉行高峰會議,示威者的裸體大大地刊出,但是示威者究竟為了什麼理念而示威?不置一詞。
一天24小時,這個「國家」的人民被強灌影像,政客的嘴臉、口沫、權力鬥爭的舉手投足,鉅細靡遺地注入,就像記憶芯片植入動物內一樣。國際間所重視的問題——戰爭、生態、貧窮、飢餓、新思潮的出現、舊秩序的突變、大危機的潛伏等等,在這裡,彷彿都不存在。
不對呀,你辯駁,台北是很國際化的。Starbucks(星巴克)咖啡館的密度居世界第一,24小時便利商店佔據每一個街角。最流行的嘻哈音樂和服飾到處可見,好萊塢的電影最早上市。生活的韻律也與國際同步:2月14日買花過情人節,10月底戴上面具參加「萬聖節」變裝遊行,11月有人吃火雞過感恩節,12月市府廣場上萬人空巷載歌載舞慶祝聖誕節;年底,連「總統府」都出動了,放煙火、開香檳、倒計時,親吻你身邊的人。
民選的新當局甚至要求「政府公文」要有英文版,公務員要考英文,全民學英語,而最後的目標則是:把英語變成正式的「官方」語言。
誰說台灣閉塞?
變得跟誰一樣?
究竟什麼叫「國際化」呢?
如果說,「現代化」指的是,在傳統的文化土壤上引進新的耕法——民主制度、科學精神、工業技術等等,從而發展出一種新的共處哲學與生活模式。如果說,「全球化」指的是,隨著科技與經濟的跨越國界,深層的文化體系,始料所未及地,也衝破了國家與民族的傳統界限。原來沿著那條線而形成的千年傳統——種種律法、信仰、道德、價值,面對「全球化」,不得不重新尋找定義。
「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