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內湖房價

很喜歡內湖的環境
剛剛去看大湖旁邊一棟預售屋
他一坪要價35萬
預計兩年後完工
姑且不論預售屋好不好
那邊的房價到底多少合理呢\
東湖  德安商圈
又是多少呢
  • 我去看的那個在大湖
    就在漢堡王後面巷子
    離大湖應該有一段距離
    不知道那裡淹過沒有
    六段那邊雖然在我公司樓下
    但是覺得生活機能  還好  因為天天上班都覺得很吵雜
    倒是公視那附近
    Lil您真的是有好眼光
    那邊真的很優  是購屋首選
    不過就是差在他是大坪數居多
    價格也逼近四十萬一坪
    貴阿...
  • 現在東湖應該不太會淹了吧  不過也沒什麼新建案就是了
    都只有那種小小的一兩棟那種 
    價格方面捷運沿線應該要30萬/一坪以上吧
    公視附近的我也覺得不錯  像xx大衛營之類的
    民權隧道一帶的我覺得還好
    像三總那邊都蓋很多大坪數的但好像空屋不少??
    而且沒有捷運


  • 616ing

    我就住在漢堡王後面那邊巷子裡
    不知道你說的後面是多後面
    要是漢堡王附近的話
    不用擔心淹水的問題
  • TO  Sahne
    哇  那邊生活機能很好耶
    那你一定是好野人嚕
    呵呵
    我今天就是去看大湖高更
    他開價一坪三十五萬
    不知道你們那邊成屋要價多少?

  • 還有人可以說說的嗎
    感恩嚕^^
  • 616ing:
    我朋友買的是「閱讀歐洲」
    預售屋就訂下來 50坪當初賣二千萬〔記得有含車位吧〕
    現在行情價好像打了七折
  • 有有有
    閱讀歐洲我有看過
    那附近的房子感覺都很不錯
    打個剎
    現在房價不是正到高點?
    雖然我知道預售屋一定比成屋貴一點
    但七折喔 
    不過我想日後應該那附近的房子
    應該都還有一點的漲價空間吧
    不曉得還有沒有人去看蔡詩萍代言的XX世紀(不曉得有沒有記錯)
    那邊蓋的超豪華的
  • 616ing:
    哈哈 被你發現啦
    其實我蠻久沒問他關於內湖房價的事啦
    可能最近房價回昇了吧
    先前他對這件事一直很「鬱卒」哩
    他只有小貸三百萬〔只為了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房貸減免〕其他都是付現咧 害我都不好意思再問下去
  • Beri:
    對我而言
    住的起那附近的人
    基本上經濟都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了
    (兩千萬ㄟ  還付現一千七百萬)

    我是很想在那附近找小坪數或套房啦
    因為我一個人住不了那麼大
    不過那邊似乎都是四十坪以上的

    那邊以後等內湖捷運通了
    價錢應該會再上去一點
    所以別擔心嚕 
    嘿嘿
  • 台北市東湖地區
    區域推案大本營  房市熱度不退

    回顧內湖區過去一年多來快速且大量的推案熱潮,及整體房市的提昇,第一個突破過去約二十五萬以下單價行情的個案,是位在市區與西湖交界、江南街上的「皇翔維也納」;第一個衝上每坪三十萬的個案,是在團管區附近的「長虹涵碧」。至於第一個達四十萬單價的個案,則是德安百貨斜對面的「昇陽之道」。

    上述幾個具特殊意義的個案,其實都不在我們接下來要介紹,位在內湖公館山以南,也就是四期重劃及東湖地區。不過如果說,內湖近期的房市熱,四期重劃及東湖是起始點,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像是內湖區知名的熱銷換屋案「台北光點」,不但開啟了近年內湖的換屋推案熱,而且它就位在四期重劃區內。

    內湖房市熱  原點在四期

    之後,除了四期重劃區推案不斷外,東湖地區也開始加入戰局,「椰賀」就是在當時東湖地區的高價指標案。之後陸陸續續,四期及東湖不僅小區域房市高燒不退,價格也是直線上探。

    目前內湖市區的兩大指標案「昇陽之道」和「榮耀世紀」,是去年底才陸續進場;上述兩案固然接連開出區域新高價,但之前市區推案,其實普遍是走中低價位路線。由此可知,內湖房市火紅的原點,是四期重劃區及東湖。

    根據本刊市調資料,九三年度內湖推出的三十六個預售住宅案中,就有十四個位在四期重劃區週邊,七個位於東湖地區。如用案量來看,則預售住宅案總量體約兩百七十億,而四期這十三個個案,總銷合計達九十五點五億,東湖七個個案,總計也有八十九點四億。

    從個案數來看,去年位於東湖及四期重劃區之預售案,即佔內湖總預售案數的百分之五十八強;如從案量比較,則比例甚至逼近七成。再對照四期及東湖在整個內湖區的面積比重,上述的論點得到充分印證。

    東湖、四期重劃區及中山高以南倉儲量販區附近,近期各自的房市發展如何,請看以下的深入介紹分析。
  • ◎中山高以南區域(倉儲量販區)

    從都計的角度看,本區算是內湖科技園區發展藍圖的一部份。一般人印象中最深刻的,應該是位於民權大橋下的倉儲量販區;不過在這個倉儲區隔壁,也就是舊宗路以東,其實是內科園區的一部份,區內曾推出不少廠辦產品。

    住宅推案方面,則是出現在基隆河畔、舊宗路及行善路之間的住宅用地內。由於在區位上已接近南港地區,且生活機能方面並不十分便利,因此本區中古屋價位並不高;大致上與東湖較偏遠的安康;康樂街一帶差不多。

    目前本區內仍有零星之新推案,但案量都不大,因此能見度不高;它們分別是三四房之「潭美」,首購型產品之「達永WISH」,以及僅六戶的「南京花園」。然而三案開價都超過三字頭,嚴格來說算是有些偏高。

    ◎四期重劃區

    所謂的四期重劃區,大約是從成功路二段、民權東路六段交叉口,一直到康寧路三段、民權東路六段,兩個圓環之間街廓的條狀地帶;其中,又以三總國醫中心週邊,為最主要的個案集中地。

    這個以民權東路六段為根據地的重劃區塊,可說一直是內湖相當重要的推案區;近幾年來,本區不乏大型指標案問世。目前本區較著名的推案,有聯邦的「大衛朵夫」,華固推出的「香草山莊」等。除了大湖地區、市區及西湖接近山坡的區域外,本區也有透天推案,因此產品相當多元。

    不過表現如此精采的四期重劃區,其實也並非真的如此完美。民權隧道兩邊出口附近,就是另類的『禁建區』;通常太靠近隧道口的個案,銷售狀況都不太理想。另外,本區雖有國醫中心,不過區域內生活機能不佳,距離較熱鬧的商圈,都有段距離。這正是本區發展最大的罩門。

    而就是因為生活機能的問題,本區新屋市場客源,幾乎沒有本地客,而是以來自民生社區者最多。另外本區中古屋行情,和市區或西湖地區相比,也稍有差距;就連十年內新大樓產品,也沒有三字頭的行情。
  • ◎東湖地區

    顧名思義,所謂的東湖,當然是位在內湖的東側。其實整個東湖,大約又可分康寧路三段,東湖國中、小及康寧醫院、護校週邊等三個小區塊。

    在這三個小區塊中,康寧路三段沿路是整個東湖最熱鬧商業氣息最濃厚的區域,南湖國小前哈拉影城一帶,是全東湖唯一規劃為商業用地者。由於商業活動頻繁,生活機能佳,因此本區無論新屋或中古屋,行情都是全東湖最好。

    內湖捷運線對本區段幫助也相當大;目前本區指標案,由知名富邦建設投資興建、位於捷運葫州站旁之「大衛營」,是全東湖第一個平均開價達四十萬的個案,較佳戶別單價甚至達到每坪四十二萬,號稱全內湖第一高價個案。

    東湖國中小一帶,是整個東湖地區最容易淹水的地方。本區地勢相對較低,且鄰近汐止,因此過去飽受水患之苦。而基隆河的防治工程,使本區脫離淹水的困境。去年初開始拜捷運之賜,本區新推案房價也節節高升,不過中古屋部分行情則仍是全內湖的低檔。

    而康寧護校附近範圍,其實是全台北市第一個由民間自辦重劃且成功的案例:低密度開發為導向,和政府主導的四期重劃區可謂互相輝映。本區環境相當幽靜,不過在生活機能上,仍需仰賴明湖國中小週邊較熱鬧的商圈。去年內湖難得一見的首購型產品「凱艷」,就位在本區內。

    推案量激增  選擇多元化

    從近幾年內湖區的預售推案情況來看,約在民國八十六至八十九年間,曾有一段推案熱潮。這四年間,平均年推案量超過四十個,推案總額也高達三百三十多億。而去年度案量雖不足三百億,但以九十到九二年間推案量低迷的狀況來看,內湖區可說已再現房市熱。

    然以我們觀察,上一波推案熱潮之所以退燒,就是因為供給過多所造成。以今年來看,截至四月中為止,內湖地區推案已達八個,量體也超過六十億;不過可喜的是,新推個案不再集中於四期重劃區或東湖;去年度較沉寂的西湖地區,就出現不少新案。

    對有意在內湖購屋,且有地緣關係的消費者來說,目前整個內湖的房價,幾乎都超過三字頭;或許接受度上有所疑慮,不過除了換屋產品外,也開始出現更多的首購二、三房,選擇性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捷運在九七年完工通車後,極可能出現下一波的價格補漲。然必須注意的是,真正具有增值潛力的,還是捷運『站』週邊;離捷運站較遠的區域,未來價格將難持續潘升。
  • 其實可以找一些中古屋
    中古屋價位應該在22~27中間
    像德安附近也有一些小套房
    如昇陽大地,這個社區還滿多小套房的
    而且管理的也不錯
    可以去看看喔
  • TO  ValmontJ
    真的嗎(眼睛為之一亮中)
    德安附近還有?
    我個人是很欣賞昇陽的建案
    因為他的東西很實在
    還有售後服務(房屋健診)

    因為之前一直看預售屋
    所以沒留意到中古屋市場
    又昇陽大地是多久的建案呢
    會找時間去看看
    謝嚕

    買房子真的需要一股衝動...
  • 昇陽大地:
    1993年十二月
    位置:台北市內湖區金龍路222巷2號
    使用區分:住宅區
    基地面積:9130.00 
    建築面積:1671.36 
    總樓地板面積:  25858.54    (7822坪)
    層數:地上12層/地下2層/伍棟
    高度:39.70m
    總戶數:329戶
    完工日期:82年12月
    建築設計:姚仁喜建築師
    ==================================================
    基本上,每坪落在27-30萬左右。
  • 為什麼我明明看到有朋友回應我的話題
    可是點進來看卻沒有增加呢
    真是叫人困擾阿
  • 616ing:

        你看的是大湖山莊街的房子嗎?
        那裡有淹過
        不過再上去的別墅區好像就沒淹道
        我之前有看過漢堡王後面那一棟紅色的,好像是"湖中天",那時兩年屋,全新裝潢,屋主開32/坪,我開28/坪...後來雖然屋主要賣,可是......沒交易成.不過聽說那裡現在只要25/坪
          前兩年內湖淹水時,房價有掉過,這兩年沒再淹,捷運又快完成,大概會在漲一些吧
  • TO  CAT:
    我看的好像是比較上面一點的
    正確地址在大湖街131巷裡
    他現在開價一坪三十五萬
    我是打算殺到二八.三十萬
    價格太硬就不要了

    去年一整年內湖就起漲了
    二十幾一路飆到三四十

    不過根據我收到的新聞稿顯示
    他漲的空間很大
    因為他好像有符合WHO的某些認證吧
    (還沒仔細看)健康社區嗎?

    我覺得那裡真的很適合小朋友長大
    所以繼續鎖定內湖區嚕
    呵呵
    對了  那後來你買哪裡了呢

  • 日前內湖區獲得世界衛生組織  (WHO)安全社區認
    證,是全台灣都會區內唯一獲得此認證的社區,無異更
    讓內湖區的居住條件加上國際級的保證。
  • WHO安全社區暨健康城市  台北市內湖區獲證
     
      2005/8/28  上午  07:44:51 
      【主編劉璇記者程子芸/攝影高國清台北報導】
    WHO安全社區暨健康城市  台北市內湖區獲證
    太極門掌門人受邀擔任顧問  好事大家一起來
    台灣的社區安全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包括了阿里山,東勢,豐濱以及內湖四個社區,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安全社區的認證,這也是繼韓國和香港之後,亞洲第三個通過認證的國家。2005年8月27日上午「台北市內湖安全社區暨健康城市促進會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於內湖區公所舉行,中央警察大學李宗勳教授、國防醫學院公衛研究所白璐教授及內湖區公所吳坤宏區長與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親自蒞臨。翁福來理事長特別邀請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擔任內湖安全社區促進會的顧問,當天特別正式頒贈顧問證書。
    翁福來理事長除報告整個內湖社區被WHO認證的過程外,也特別表示內湖安全社區促進會的顧問團團長,也就是自由時報吳阿明董事長特別帶大家到太極門去拜訪,那時當場即邀請洪博士擔任促進會顧問,希望一同參與這麼好的一個活動與運動,這次可說是內湖區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
    洪博士在致詞時表示:「現在是全世界人人必須要關心的就是『健康與安全』,所以有了健康的身體及健康的家庭、健康的社會、健康的百姓、健康的政府,就有了健康的國家,有了健康的國家,每一個國家都能夠安全,世界就一定和平。我們也希望我們自己能夠健康,那麼要如何健康呢,就是我們的身體以及我們的心理的一個和諧,就會健康,人與人要彼此的尊重,那我們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才會有健康。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那我們整個地球的大氣場才會穩定。今天我們走上了國際舞台,而且是經過WHO的認證,成為全球第87個健康城市與安全社區,所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全部」,希望好事大家一起做,有理有節謙受益,客氣好言結善緣,我相信世界一定會更明亮、更安全、更美好。」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所下的定義不只是人身體沒有毛病而已,還要包括我們整個身體的、心理的、以及社會的、整體的健康狀態,所以需要的是整個群體的健康,那麼個人的健康才有保障。洪博士特別提到今年六月到歐洲與新的教宗本篤十六世分享:「沒有愛,就沒有和平,和平需要愛,愛需要平衡,所以平衡非常重要。」所以一個安全與健康的社區一定要兼顧到平衡的問題。
    此次內湖區公所吳坤宏區長也表示社會中社區的發展都是由關鍵的少數來帶領,只要這樣的少數能夠結合起來,有共同的目標,在我們有為的領導之下,我們可以開創跟以往不同的事業,那我們的安全社區的工作不是那種機器式的一場兩場的造勢大會,而是要走專業的路,而且要長久的時間,他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世界「安全與健康」已是現代人最重視的課題,今日內湖安全社區只是一個開始,世界衛生組織WHO還將持續在全球推動下去,未來相信全世界還有更多社區將一一成為安全社區與健康城市。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