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唸純藝術的,我來回應一下好了.
大家都覺得唸純藝術的會工作沒有出路,或是鬱鬱而生,其實這些觀念是很制式及傳統的思維方式.
一般唸純藝術的學生,畢業出來大都還是會爲著理想而打拼,有人會繼續出國進修,研究學術,但是時間久了,會有兩種情形:
1.有人會繼續從事學術,或堅持創作,
2.有的人因為環境或生活型態的關係,會轉換媒材來做另一種的表現及延續,就是大家所說的美學相關行業,稱為設計.(所以我不認為這是一種轉行)
第一種情況:從事學術的大都選擇大專院校系所,或是公私立高中職任教,生活很穩定,又有美的賞析.
至於堅持從事藝術創作者,有著他生活的敏銳觀察和生存條件,試問台北街道旁或全國的公共藝術作品,哪一個不是動輒幾百萬,上則一,二千萬得標的,成本頂多您兩.三百.其它的當然就入了藝術家的口袋,再則什麼都沒有好了,有人除了創作時間之餘,還開畫室教學,收入都比一般上班族要好太多了,時間又有彈性,自由多了,生活也愜意.未來是華人的世紀,所以華人的藝術家將更有機會,與西方藝術一爭長短.
第二種情況:強力的投入職場,分別從事的如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珠寶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廣告企劃......等,都是很務實的行業,上班的當然是領薪水囉,生活穩定,生活創意有空間.自行創業的,將整個社回朝流往前推,我身邊的朋友,月入5.60萬的,可是比比皆是.
我只聽過從事銀行業的.金融業的.或是普遍的上班族,到了中年失業危機,也是比比皆是,我倒還沒聽說,哪位台灣的藝術家,餓死在街頭,或是美學設計從業人員,過的很慘烈.(當然也有工作不認真的或是興趣不在此的人)
不過我還是要說,台灣確實是文化素質不高,教育觀念偏執.才會導致這樣的環境和大家認為就讀純藝術的膚淺觀念.
雖然很多人從國外留洋回來,外語能力好,或是在外商公司上班,或是社會上的中間份子,但是,士大夫的制式思維觀念,他們是一點都沒變,只是拿個文憑或名份回來,別跟我說這就是國際觀,當您跟西方人在一起聊天時,您會發現人家看事情的角度,其實是跟我們差距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