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素質
求真求實英媒體熱新聞冷處理
江靜玲╱倫敦九日特稿 2005-07-10 02:20
--------------------------------------------------
過去七十二小時,對英國媒體而言是莫大的挑戰。倫敦在七日上午發生連環爆炸恐怖攻擊前夕,英國媒體的焦點先是二○一二奧運,接著重點部署莫不放在六日起於蘇格蘭召開的八國高峰會,因此七日恐怖攻擊爆發,不僅考驗各個媒體的緊急調度和採訪職業能力,更深入探視了英國媒體的集體道德和良心。
七日上午首椿爆炸發生不到一小時,英國廣電新聞已陸續展開報導。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的BBC電視一台和二十四小時新聞台,以及英國獨立電視台和天空新聞台均推出現場新聞,以期讓大眾了解,倫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然而,至少有二個小時以上,訊息是不明的,消息是不完整的。可是,不論是英國的公共電視如BBC,或者商業的獨立電視台螢幕前,觀眾都看不到揣測或不負責的危險言論,聽不到誇張的傷亡數字報導。新聞傳遞出來的,是直接與現場目擊者影音訪問,以及幾個爆炸現場,包括雙層巴士炸毀的畫面。
不論是坐在棚內的主播或者站立在第一線場的記者,每個人的表現都專業節制,沒有煽情的畫面、提問和對答,不論是記者、主播、受訪者──包括目擊和受到驚嚇、才剛逃離災難現場的人,大家講求的只有一個事情:試著清楚確切的把所見所聞陳述出來。
直到七日中午十二點,英國首相布萊爾證實倫敦遭到恐怖攻擊前,雖然英國媒體都急著想要證實這個事實。但除了詢問負責倫敦市安全的大倫敦區警察總長伊恩布萊爾和內政大臣克拉克這個問題外,在此之前,沒有任何英國媒體把這麼一個嚴肅的問題扔給其他受訪者,更沒有任何「可能」的言詞出現。
江靜玲╱倫敦九日特稿 2005-07-10 02:20
--------------------------------------------------
過去七十二小時,對英國媒體而言是莫大的挑戰。倫敦在七日上午發生連環爆炸恐怖攻擊前夕,英國媒體的焦點先是二○一二奧運,接著重點部署莫不放在六日起於蘇格蘭召開的八國高峰會,因此七日恐怖攻擊爆發,不僅考驗各個媒體的緊急調度和採訪職業能力,更深入探視了英國媒體的集體道德和良心。
七日上午首椿爆炸發生不到一小時,英國廣電新聞已陸續展開報導。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的BBC電視一台和二十四小時新聞台,以及英國獨立電視台和天空新聞台均推出現場新聞,以期讓大眾了解,倫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然而,至少有二個小時以上,訊息是不明的,消息是不完整的。可是,不論是英國的公共電視如BBC,或者商業的獨立電視台螢幕前,觀眾都看不到揣測或不負責的危險言論,聽不到誇張的傷亡數字報導。新聞傳遞出來的,是直接與現場目擊者影音訪問,以及幾個爆炸現場,包括雙層巴士炸毀的畫面。
不論是坐在棚內的主播或者站立在第一線場的記者,每個人的表現都專業節制,沒有煽情的畫面、提問和對答,不論是記者、主播、受訪者──包括目擊和受到驚嚇、才剛逃離災難現場的人,大家講求的只有一個事情:試著清楚確切的把所見所聞陳述出來。
直到七日中午十二點,英國首相布萊爾證實倫敦遭到恐怖攻擊前,雖然英國媒體都急著想要證實這個事實。但除了詢問負責倫敦市安全的大倫敦區警察總長伊恩布萊爾和內政大臣克拉克這個問題外,在此之前,沒有任何英國媒體把這麼一個嚴肅的問題扔給其他受訪者,更沒有任何「可能」的言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