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

天邊一朵雲        3/18號全台47家戲院上映!

3/17高雄首映會。

緊接著還會有校園巡迴。

每天晚場導演與演員會在戲院與觀眾面對面。

最新消息是,EMI(還是BMG?)唱片公司要發行一張電影裡歌曲的精選,
會和片商談聯合宣傳



還會上一些電視節目,ex:康熙來了....


我不是工作人員,只是影迷。
如果有人喜歡蔡明亮的電影請多多上來留言吧...
我會將最新的進度報告給大家知道!



請大家支持蔡明亮最新作品《天邊一朵雲》




  • 我…不算他的影迷

    但,蠻支持他的!
     
    總覺得他的影片有一定的深度與能讓人省思的成份在

    總之,我會去看天邊一朵雲

    也希望大家支持他囉!
  • 我喜歡陳湘琪
  • 我去看了
    整場電影雖然充滿了情慾
    不過還滿好笑的
    電影院裡笑聲連連
    本來是有點看不懂
    可是我看的那場
    恰好有蔡導出現
    經過蔡導簡單的解釋
    是有一點懂了
    我覺得還滿好看的
  • 之前看天橋不見了
    感覺很寫實
    但是看不太懂(畢竟看慣商業片)
    請問一下天邊一朵雲是不是天橋不見了的下一部
    因為感覺有連貫耶

    像李康森去應徵a片男主角
    然後陳湘琪在尋找李康森
    還有天橋不見了片尾是天空中有一朵雲
  • 還沒去看耶~

    到底是屬於好看還是不好看阿~?
  • 捷報!《天邊一朵雲》3/18晚場起票房已超過100萬!

    請記住這個電話:

    紘(乃古)霖電影公司:(02)2920-8422

    如果您的機關學校團體有20人以上要購買團體票,
    請打這支電話,將有折扣及派票服務;
    如果您的機關學校團體有200人以上看過這部電影,
    請打這支電話,導演與演員將安排時間到貴單位進行演講座談。
  • 蔡明亮  下一步才搞情色

    【記者唐在揚/專題報導】

    導演蔡明亮的新作「天邊一朵雲」昨晚在全台上映。自此片在柏林影展贏得銀熊獎後,外界討論的焦點都在電影裡的情色尺度,而相關宣傳也是圍繞在情色上,但不少人在看過電影後,卻發現片中的情色只是一層薄薄的包裝,內裡其實有著截然不同的故事。蔡明亮笑道,他從沒說「天邊一朵雲」是情色電影,他要說的是愛情,是身體,而這也是他拍片以來一直探討的訴求。 

    蔡明亮的情感一直豐富而敏感,他曾覺得愛情是生命的全部,也因此曾受傷甚深,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覺得愛情是一次又一次的巡迴,如今愛情已不能傷他,但他開始緊張「我還能享受愛情嗎  」也因此「天邊一朵雲」裡的愛情,比他過去作品裡的愛情都困難。 

    蔡明亮說,他覺得人世間的伴侶,能相逢已很難,況且是擦出愛的火花,所以面對再艱難的處境,都要好好珍惜。蔡明亮笑道,他拍「你那邊幾點」時,就很擔心片中的男女主角李康生與陳湘琪不易再碰面,待拍到「天橋不見了」時,更覺得萬一他們不再相逢怎麼辦  於是有了「天邊一朵雲」,只是兩人雖然重逢、相愛,但卻愛得那麼辛苦。 

    對於蔡明亮而言,談到愛情就不能不說身體,畢竟前者是形於內而後者則是形於外,可說是一體兩面。蔡明亮回憶,他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青少年哪吒」是一個年輕的身體,但有著身體是屬於父母、屬於國家、或屬於自己的疑惑。而「愛情萬歲」則透過楊貴媚的角色,敘述著孤獨的軀殼。到了苗天與李康生主演的「河流」則是身體生病了。至於「天邊一朵雲」則是踐踏自己的身體,片中AV演員的價值全變了,要談愛情是那麼的痛苦,因為身體成了一個容器,如終不滿足,當然也就不快樂。 

    蔡明亮表示,他清楚自己的作品在世人眼中一直有著兩極反應,很多人會說「看不懂」,他願意與不同層面的觀眾溝通說明,幫助大家看懂,這也是他這麼些年來,只要有電影上映,他就騎著機車不停地參加座談會的原因。相對的,他不會因為觀眾不喜歡或看不懂,而改變自己的拍片風格。「我一直堅持自己的拍片原則,這是對觀眾、更是對自己的誠實,我不會變的。」 

    至於下一部電影,蔡明亮笑道他要拍「真的」情慾片,以不同的角度來探討愛情與身體,「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天邊一朵雲」由李康生、陳湘琪、陸弈靜、與日本AV女星夜櫻李子主演。全片敘述李康生多年前曾在天橋上與陳湘琪有過短暫交錯,產生一種若有似無的情愫。多年後李康生成了A片演員,而陳湘琪則是故宮的解說員,感覺上分屬兩個不同世界,卻因另一次的偶然相遇,而擦出了火花,但兩人「敢愛」嗎  片中李康生與飾演過氣AV女星的陸弈靜都有近乎全裸的演出,付出很大,而陳湘琪為李康生口交的畫面,則更是焦點裡的焦點,有著令人驚駭的犧牲。另外全片有五段極具深意的歌舞演出,巧妙的安排扮演著畫龍點睛的功效。 

    【2005/03/19  聯合晚報】
  • 天邊一朵雲  從身體與性探索心靈

    /聞天祥

    為什麼「天邊一朵雲」?除了片尾的同名老歌,蔡明亮在柏林影展時說道:身體就像雲!天空永遠存在,雲卻來來去去。或許,情感也如此吧!

    李康生和陳湘琪在這部電影飾演一對重逢的舊識,過去未發展的戀情再度萌芽,然而湘琪並不知道小康已經成為A片演員。在一個缺水的時節裡,當眾人紛紛以廉價的西瓜汁解渴時,蔡明亮卻將西瓜變成了最色情的符號。

    電影一開始,陳湘琪跟一個穿護士服抱著西瓜的女生擦身而過,接下來我們看到西瓜成了飾演護士的AV女優(夜櫻李子飾)離奇的性器象徵,在李康生的撫弄下「高潮疊起」,而當交叉剪接呈現陳湘琪在客廳雙腿夾著小沙發看電視,尋常自在的家居動作,竟也讓人不由得感到情色的聯想。不僅如此,從吸吮吞嚥蟹腳的飲食動作,甚至一盤淋上勾芡蝦仁的炸米粉,都充滿了性的曖昧。

    高度象徵性的電影語言,讓這部對話極少的電影達到一種自給自足的境界。看似寫實的場景、道具、動作,透過對比、並置、聯想、引伸,開啟了豐厚的意涵。電影表面上可以拆解成3個層次:小康跟湘琪的情感生活,小康跟AV女優的拍片工作,第3就是另有隱喻或寄託角色心理的歌舞場面,這個部分則令人聯想到蔡明亮的「洞」。

    「身體」是蔡明亮這次探索心理的工具,或者說手段。身體可以讓人覺得美,也可能醜陋;同樣的,它既是尊貴的,卻也可以被販賣。缺水的環境如同飢渴的內心,而鮮紅欲滴的西瓜汁則成了另種變相的取代,水佔了身體最多的比重,身體需要水,就像需要感情,然而想被填滿的慾望,則藉由喝水與性交來表現。

    片中的每個角色,幾乎都有變成爬蟲類、陽具、甚至死屍的扭曲時刻,而且彼此都失去語言(溝通)的能力。演員的豁出去,可以看到他們與導演之間的信任。諷刺的是,我們看到用身體賺錢的小康,反而跟有真實情感的湘琪幾乎沒有實際的性接觸。直到最後急轉直下、湘琪發現小康工作性質的時候,蔡明亮以怪異的創意,極其難堪、殘酷的方式,直探性交與愛情的界線。

    這個結局讓我感到非常難過,無關是否真槍實彈,而是那種百感交集,卻沒有救贖與出路的痛楚。我也許被不少好電影感動,卻很少如此被震撼。

    因為在柏林得獎、更因為片中對身體的呈現方式,讓「天邊一朵雲」成為好久以來媒體與大眾難得關注的國片。其實熟悉蔡明亮風格的人,會發現「天邊一朵雲」還是百分之百的蔡明亮作品。只不過當它激發出「色情」與「藝術」的爭議,而且許多聲音都指向這兩者應該截然兩分時,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從嘴邊到路邊都充斥色情文化的台灣,對藝術的想像力和包容度,竟是如此狹隘。這個事實,恐怕比本片的尺度更讓人擔憂!


    【2005/03/19中時電子報  】
  • joyce1130
    joyce1130
    老十說,我覺得台灣拍的國片,不是看不懂,要不就是悶到爆∼∼∼∼純屬個人想法..
  • 電影筆記0319─肉身大患

    /藍祖蔚

    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多年前,一位口直心快的女記者義正詞嚴地問她的主管說:「為什麼影視新聞要這麼強調女星的胴體?是不是在剝削女性?掠奪女性?是不是因為主管都男性,所以就恣意踐踏女性?」

    她得到的回答是:「美麗的事物,人人都愛。男人愛看,女人也愛看。」

    這個答案她當然不滿意,她清楚知道她所服務的媒體,以及其他媒體,對於肯露敢露的女明星,從來不曾吝惜版面,不管主管是男性或女性,差異都不大。因為媒體高層都相信媒體是商品,台灣人最迷戀肉體欲望,只要有肉,商品就好賣,電影如此、電視如此、報紙雜誌如此、連迎神賽會也不例外。

    台灣人的美學修養早就被訓練成唯大是尚,波霸被視為被捧成奇觀在傳播,曲線成了最美麗的線條,人們無法想像為什麼伸展台上的頂尖模特兒,最怕胸前累贅壞了身形,直線的美麗讓每一件新衣裳,都可以那麼服貼地展現主人的氣質。社會風氣如此,再加上記者要表現才生存,一旦有胴體才有版面,有版面才能享受記者風光,記者爭相在版面上獵狩胴體的舉動,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我的意思是,台灣的媒體已經嗜肉成癖,如今即使不甚美麗的胴體,只要肯脫敢露,只要臉蛋不太抱歉,只要身材還算凹凸有致,也一樣能攻佔媒體的版面。這位記者剛辦了房貸,不想再浪費唇舌在這些問了也是白問,不會有標準答案的爭議上,她跟著衝鋒陷陣,不時要求她的採訪對象一旦有「養眼」的照片,一定要優先提供給她。

    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我們要供養自己的臭皮囊,所以要掙錢求溫飽,溫飽之後,就口刁嘴饞,競相追逐糾纏著美食,另外還有情色欲望,還有病痛……有人豐滿喜、清瘦憂;有人豐滿憂、清瘦喜……愛恨悲嗔,一切都在身體的魔障中陷溺沈淪。

    蔡明亮在《天邊一朵雲》的柏林特刊上面寫著幾句話:

    美麗的、醜陋的、光滑的、垂老的、尊貴的、低賤的、不可侵犯的、可以販賣的…

    如果身體是一個容器,什麼東西可以填滿他?

    水?食物?愛情?金錢?性?一切的欲望?

    四處流竄的身體,為什麼流浪?為什麼停不下來?可以為誰稍留片刻?

    一個身體多麼渴望進入或被進入另外一個身體,像兩朵雲相遇化成雨,滋潤大地。

    這幾句話有的是宣傳詞,有的是直指人心的問句,蔡明亮的電影提出了問題,也試著做了回答,看完《天邊一朵雲》的觀眾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會因此去思考肉體的苦痛,去面對身體的欲望,他的電影就算成功了。

    片商告訴我,《天邊一朵雲》前兩天的全省票房應該可以衝到七百萬。七百萬或一千萬的票房其實只是數字,只是空泛的數字,人們會開始去討論電影的主題,進而附議或批判,對很多創作者而言,才是最有意義的事。就像你寫過的文章,無人聞問,你做的廣播,聽過就忘了,你拍的電影,沒有共鳴,沒有迴響,這些才是藝術家最畏懼的夢魘。


    http://140.138.147.33/twlai/archives/000222.html#more
  • 電影筆記0318─肉體浮雲

    /藍祖蔚


    蔡明亮導演在送我的《天邊一朵雲》宣傳手冊上語重心長寫著:「不過就是會腐杇的肉體啊!」

    一句話就讓所有的爭議,宛若天上浮雲飄過! 


    《天邊一朵雲》是蔡明亮繼《青少年哪吒》和《天橋不見了》之後最淺顯易懂,最接近大眾的一部電影。

    《天邊一朵雲》是李康生從影以來的最高里程碑,第一次,我們可以從掙扎的肉體裡清楚看到他的靈魂。

    《天邊一朵雲》同時也是蔡明亮最能夠具體實踐後現代精神的電影。

    說《天邊一朵雲》淺顯易懂又充滿後現代精神,關鍵在於電影中的西瓜、礦泉水和A片。

    先說西瓜和A片。

    全球電影工業除了好萊塢、印度和法國之外,幾乎都面臨不景氣的衝擊,但是A片工業從來不曾衰退,因為那是人類最根本的欲望,飲食溫飽之後,就要求男女色欲的滿足。
    問題在於:就算蔡明亮真的有本事找把李康生、陸宜靜和陳湘琪都找來演A片了,就算他們真的真槍實彈玩真的,就能夠吸引觀眾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聰明的蔡明亮透過不朽的A片工業做了一次台灣現況的最佳影射。

    亞熱帶人愛吃西瓜,主要是因為西瓜能清熱生津,解渴除煩,然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說:「西瓜……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洒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然而只要西瓜能夠解渴,解一時之悶,世人才不會計較其後遺症的。

    蔡明亮的西瓜至少有四個層次。

    首先就是人體象徵。電影一開場,我們就看到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中有兩位女生行走,一位是陳湘琪,一位是穿著護士服的日本女優,手上就捧著一顆西瓜。

    古往今來那麼多A片,招數早已用老,蔡明亮真要下海拍A片,花招不新,噱頭不多,那還真的不如不拍了,而且拿水果結合性欲,早在伊丹十三的「蒲公英」裡就已經玩得淋漓盡致了,不能超越,就會遺人笑柄,然而阿亮超車超得好,既俐落又面向寬廣。

    西瓜既成為A片女優的下體放大圖,也成為觀眾賠著李康生一起意淫的道具,從舔到摳,從刺到穿,再把瓜肉塗抹在女優身上,一方面是舔食情欲的具體表徵,卻也因為瓜渣的黏沾碎髒,讓A片的情色格局陡減三分,然而,李康生的拚命餵填女優瓜肉,一方面又成了男性性器官填塞女體的象徵。

    其次,西瓜在夏天缺水的台灣,既能解渴,也能止饑,西瓜的妙用何其大,這也是陳湘琪始終愛喝西瓜汁的原因所在,陳湘琪同時就在瓜肉咀嚼、借瓜代孕和舔食瓜壁的三層動作上,具現了她尋求欲念飽滿的生理和心理層次。

    第三,李康生見瓜色變,悄悄倒掉西瓜汁的諧趣幽默,則是A片拍多了,搞西瓜搞到怕的自然反應,蔡明亮的黑色幽默,到此具像無疑。

    最後,瓜肉豔紅、瓜壁青綠,更替本片奠定了色彩基調,與後繼的歌舞場面相應和,堪稱匠心獨具了。



    (接下篇)
  • (承上篇)

    本片的A片狂想曲內容讓很多人對電影抱有不切實際的夢想,殊不知,蔡明亮只是藉著荒謬的片場實錄,來影射批判台灣的生活亂象。

    電影中,A片的拍片實況佔了相當比例,李康生的主要表演幾乎都是要集中在下半身的擺動上,不把昏倒的女優當人,把男優操到小弟弟罷工不舉,攝影師只顧盯著器官猛拍,助理又要澆水,又要抬腳……所有A片的不人道不理性場景,其實放大到台灣社會中,恰恰與一個海島國家卻面臨缺水危機,人民用礦泉水洗腳兼沖廁所、堂堂國會議員卻在殿堂演起祈雨鬧劇的無厘頭新聞形成最鮮明、最貼切的對比。

    蔡明亮過去電影中的水的意像總是四濺又氾濫,代表邪惡與災禍,到了《天邊一朵雲》卻成了總是讓人啞然失笑的引爆工具,蔡明亮不但藉此顛覆了自己過去的習性,更是不多著力就已經將後現代的各種荒謬條件濃縮在電影中。

    劉紀蕙女士曾在「喧譁繁衍大哉問─後現代主義簡介」的文章中提到「『後現代』常常代表新潮、搞怪,難懂,無厘頭。」蔡明亮在《天邊一朵雲》中的搞怪手法當然以歌舞場面為最,表面上,所有的歌舞場面,都嚴格遵守著歌舞電影的傳統,成為男女主角心情苦悶的心裡投射的人間幻像,歌舞既是逃避,更是夢土的實踐,然而隨處可見的性器官道具與性暗示,更具體說明了百般無聊的人生,只能在性的發洩與陷溺上求滿足;百無一用的凡夫俗子,只能回歸肉身尋找最簡單最便捷的歡愉與慰藉。

    拍A片的人藉著出賣肉體維生,租A片的人藉著租借肉體,得到自己肉體的狂喜與遺忘。望著一雙雙被欲望燒紅了雙眼的靈魂,一雙雙摸著電視螢幕去探尋欲望深淵的手掌,其實正訴說著蔡明亮電影裡永遠不變的主題:寂寞!

    然而,蔡明亮最後最殘酷又最高潮的創意完成,主要還是得感謝李康生和陳湘琪的合作無間。

    陳湘琪最後才發現李康生是A片男優,最後更靠著窗欞直視著李康生和女優做愛,更情不自禁地配音相和;無從解釋的李康生只能狠命地操弄肉體,但是眼神卻不捨得離開陳湘琪,女優的肉身摩蹭著他的器官,然而陳湘琪的臉蛋卻是他心意之所繫,那種荒謬不堪的情境,只能以天地不仁形容,那種的情人煎熬,最後卻在天殘地缺的隔窗爆發中,終於能夠完成一次身心合一的性發洩……\n
    你在毛髮明顯可見,聲響清晰若聞的畫面中,卻是怎麼也難忘李康生絕望又掙扎的那張臉,以及陳湘琪緊閉的眼帘中,悄悄滑落的淚水,因為那是扭曲的人生,扭曲的愛情,那是無助又寂寞的靈魂最終的呻吟!

    「看A片怎麼會落淚?」蔡明亮曾以這麼一句話來抗辯他的電影不是A片,其實「做愛後,動物感傷」不只是一部法國電影的片名,更是一句傷心情人的告白,李康生和陳湘琪在做愛後看到的、想到的,就是他們高不成低不就,最最進退兩難,最最平庸無助的人生困境啊!


    http://140.138.147.33/twlai/archives/000221.html#more
  • 電影筆記0317─局部放大

    /藍祖蔚


    凡事局部放大,看到局部就以為是全部,其實是人性通病,只是我們不自覺而已。 


    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在經典電影《春光乍現》,透過「Blow-up」的「放大」技巧,讓我們發現了一張不經意拍攝的照片中暗含的樹叢下的底層謀殺案。

    我們都相信放大可以看得更清楚。然而,凡事只看一端就無限放大的結果,卻可能導致偏執,看到的未必是真相,而是經過扭曲而更加模糊的現象。俗稱:瞎子摸象。

    蔡明亮導演的《天邊一朵雲》透過色情工業的攝製情況來暗喻台灣人的現況,影片中最犀利的戲就是色情電影的攝影師,不管昏厥的女優是不是健康出了問題?是不是體力不勝負荷?他們只關心片子能不能繼續拍下去,所有的鏡頭就叮著器官的交合動作做細部的跟盯放大。

    是的,看A片的人,關心的不就是器官嗎?誰還在意人的靈魂或心靈呢?只關心充血的局部,其實正是人心之常。

    《天邊一朵雲》在柏林獲獎,媒體只關心口交的那場戲是真的?還是假的?彷彿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就是那場戲?即使影片都已經到了高雄做首映,釘著觀眾做的訪問還是在你覺得口交的戲怎麼樣?

    是的,習慣局部放大,習慣從局部放大來看人生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態度,同樣也就是我們倚賴信靠的媒體生態。

    梁家輝主演的《情人》,大家只關心脫了褲子演戲的他到底有沒有和女主角珍.瑪奇來真的?誰關心原著作者莒哈絲到底想要表現什麼?

    楊惠姍主演的《玉卿嫂》有一場腳鉤著愛人慶生脖子做愛的床戲,導演張毅要求楊惠姍擺出這個體態,是要以動作反射出她想要全面掌控愛人的心聲。電影是在戒嚴令還沒取消前的台灣出現的,衝撞了保守的電檢體制,片商先以電檢過不去為由主動剪掉影片(事實上,那時候的台灣電影的確是不能那麼狂猛的床戲鏡頭出現的),此舉引爆導演和演員的抗爭,就在觀眾已經被新聞炒做出興趣的當頭,片商再私下散發床戲劇照,餵養饑渴想要看見床戲畫面的觀眾。

    人類是最有好奇心的動物,生活中遇不到,看不到的事物總是會吸引大家注意,懂得利用好奇心,就可以譁眾取寵,就可以創造利潤,這也是為什麼香港女明星夏文汐當年在《唐朝豪放中》不過就是全裸躺在萬梓良身上,所有人都只看得到背部,可是大家都可以去想像看不到的那一部份的風情,於是她在一夕之間就紅遍港台兩地;同樣地,歌藝平平的女歌手珍娜.傑克遜,不過是撕開上衣的露乳動作,頓時就轟動國際。

    外國人做事做得過火,還懂得道歉,珍娜.傑克遜面對輿論聲討,不能裝聾做啞,畢竟那不是媒體偷拍的結果,而是她自己的表演設計。香港媒體入侵台灣後,穿幫照成為當紅顯學,女人若隱若現的胸部風情,被記者用來附會一篇篇的激突傳奇;拍不到車震照片,就連摳鼻屎也不放過,好像只要有穿幫照片的局部放大與單向解釋,就足以編成一個故事,渾然不知看圖說話,純粹捕風捉影,只會把單純的事件更加複雜化。 

    簡化的人生,單向的推理,成了局部放大後的人生真理。然而,簡化是進化?還是退化呢?


    http://140.138.147.33/twlai/archives/000220.html#more
  • 電影筆記0304─阿亮這人

    /藍祖蔚

    認識阿亮匆匆已經二十年了,他是台灣最會得獎的電影導演,也是最愛哭的導演,因為他的感情豐沛,感性洋溢,處處可見血性男兒的真性情…… 


    電影圈的朋友通常稱呼他做「阿亮」,要用一個詞來形容蔡明亮導演這個人和他的電影,其實「寂寞」是唯一的選擇。

    首先,寂寞來自他的身份。

    以台灣人的標準而言,他是馬來西亞古晉出生的僑生,卻在台灣受高等教育,在台灣拍片,替台灣增光,卻長期被少部分電影圈人排擠,指他不是台灣人,不配拿輔導金……為此,他掉過無數次眼淚,但是,每一回再出發,國際影展的賽會上都標識著台灣電影、台灣導演……\n
    其次,寂寞來自他的成長。

    阿亮的父親是賣麵又種田,生活擔子極大的小老百姓,十歲前,阿亮是由同樣也賣麵的外祖父撫養,疏離的父子關係,堅決反對他唸戲劇的望子成龍壓力,後來直接反應在他的電影中。青春期的他留過級,也做過水泥工,還當過訃聞廣告的業務員;來台灣求學後承受的則是『獨居』的身心壓力,經濟吃緊的他,既得窩居在小房間裡等待著聯考,還得到電影圖書館打工才有機會免錢看到國際影展上映演的名片……\n
    再者,寂寞來自他從影生涯的跌跌撞撞。

    第一次認識阿亮在1985年,那一年,台灣電影《小逃犯》在亞太影展上大放異彩,但是阿亮卻在得獎名單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小逃犯》的劇本首稿出自他的手筆,得獎的卻不是他?氣極的他打電話給媒體傾吐委屈,小蝦米如何挑戰大鯨魚?許多電影前輩不替他打抱不平,反而要求他多忍耐,總會有出頭的一天,還記得他的苦勞終於獲得導演肯定,願意見他把事件原委說清楚的那一天,阿亮強忍著浮上眼眶的淚水說了一句很不甘心也很無奈的話:「我知道台灣媒體還是能做一些事的……」

    第二次看到阿亮落淚,則是在東京。1992年,他的《青少年哪吒》參加了東京影展競賽,那一年,張國榮是評審。影展期間,張國榮完全不避嫌,特別安排了一次餐敘請蔡明亮和徐立功吃飯,飯局中,聲名如日中天的張國榮當然替阿亮打了不少氣,可是也不忘叮嚀第一次拍戲的阿亮要把電影拍得更熱鬧,更緊湊一些,未來才會一片大好,阿亮點頭如搗蒜,但我明白感受到他心裡另有感受,走出餐會後,我只能拍拍他的肩說:「面對評審,謙卑是唯一的選擇!」

    頒獎典禮上,阿亮如願上台得了銅櫻花獎,下了台後,第一次站上國際影展盛會領取大獎的他,看到台灣記者自然備感榮耀,聊到拍片的辛酸,才聊兩句,他就哭了出來,而且哭到不可收拾,大會人員臉都變了,怒目瞪著我,以為我對阿亮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幾乎就要揮拳感人,但是阿亮就是抱著我哭,等到心情和緩後,等到拍片前後的委屈心情都疏解了之後,才轉身接受大會安排去面對其他日本媒體。



    (接下篇)
  • (承上篇)

    那一天開始,阿亮成為台灣影壇中最會得獎,然而也最不吝惜眼淚的導演,他在《愛情萬歲》最後要楊貴媚痛哭十分鐘的場面,不只是藝術創意,更是他基本性情的寫照。

    說他愛哭,一點不誇張,他受過的委屈,其實,台灣也沒有幾位導演比得上。

    1996年我在中影任職,阿亮的《河流》就由我擔任製片,《河流》是他繼《愛情萬歲》之後的作品,但是從第一場製片會議開始,我就明顯感受到大家對這部電影「近視」與「漠視」,關鍵在於為什麼又是同志主題?為什麼全片預算要這麼貴?為什麼都沒有其他新演員來參與演出?

    除了內憂,還有外患。《河流》角逐國片輔導金的時候,竟然被刷了下來,原因之一是該片由中影投資,有人堅持中影很有錢,而且在前一年已經得到好些部輔導金了,不應該再來搶食輔導金,因而遭到惡性抵制;原之二是阿亮的劇本很簡略,有些評審看不出意境何在,所以即使他名氣再響亮,即使是台灣除了侯孝賢之外的另一位金獅獎得獎大導演,依舊慘遭滑鐵盧。

    有一回我代表中影到新聞局開會,更被一群人指著鼻子罵說都是中影支持蔡明亮這樣的導演,拍出不好看的同志電影,搞壞了國片市場;這一群人後來更就蔡明亮的僑生身份,質疑他沒有身份証,就沒有資格領取國片輔導金,還逼著他要把輔導金給吐出來。

    《河流》在1997年的柏林影展得到第二名的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那一年的金熊獎是大導演米洛許.福曼的泛泛之作《情色風暴》,讓好多人大搖其頭,還好法國文化部副部長直接就跟阿亮說:「你的《河流》救了柏林影展。」但是,該片父子亂倫的內容太勁爆,不但讓苗天在回到台灣時備受影星同業抨擊,甚至連前  衛的紐約影展一度都不敢邀約該片參展,直到一九九九年才在林肯中心舉辦了「蔡明亮回顧展」,讓《河流》得能在紐約公映。」 


    (接下篇)
  • (承上篇)


    1998年,阿亮完成了前衛色彩濃烈的寓言電影《洞》,但也爆發了他和台灣影人的矛盾衝突,他和《洞》的製片人都認為當年的金馬獎評審受到片商掌控,有人連著當了幾年評審,對阿亮的作品既不屑又有敵意,勉強參賽,必定會遭排擠,所以在報名之後又宣布退出,一時輿論大譁,當年的評審吳乙峰和和平路也跟進退出評審行列,另外一群電影工作者則組織了「創作聯盟」來對抗。

    多年後回想98年的「混亂」情勢,阿亮語重心長地說:「我是個搞創作的人,從來不想,也不會涉入鬥爭,我只是反應自己受到打壓的不公平現象,沒有想過搞對抗,在混亂中浮沈了好一陣子,發覺想要躲起來寫劇本都不行,實在沒有辦法應付,我想我一向很敏感,在一兩個場合的言行是有些失控,雖然說那就是我,不是那樣敏感,就不像我了,畢竟耗損太多,我只要求一個純粹的創作空間,吵架很煩,不可能去創作的。」

    還好,有了98年的燎原風雷,讓他回到故鄉沈澱了好些時光,一方面生活,一方面找創作題材,也找到了愛情的滋潤,2001年他再度回台灣拍攝《你那邊幾點》,又接二連三拍出了《天橋不見了》和《天邊一朵雲》,阿亮的腳步更形沈穩,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對於人世的傾軋和鬥爭,有了更開闊的視野,也懂得以更圓熟的態度來處理。

    2004年一個秋天的清晨六點,我接到阿亮的電話,他才剛拍片收工,但是心情紛亂如麻,完全不能閉眼休息,他一定要找到對的人傾訴心聲。那時候,他的製片團隊發生類似「叛變」的財務危機,讓他憂心如焚,傾訴和聆聽就是他自我治療的唯一良方,他心知肚明該怎麼去面對危機,習慣孤軍作戰的他渴盼的無非就是朋友的溫暖。

    2005年阿亮再以《天邊一朵雲》柏林影展凱旋,我卻又意外再接到阿亮的傾訴電話,他不擔心電檢、不擔心電影行銷,他在意的是有些朋友因為工作上的事對他產生了誤會,這次我沒聽到他的抱怨,反而是以極開朗的心情去面對橫逆和俗世紛擾,隔著話筒,我依稀彷彿又看到了1996年他迫不及待要分享他在新加坡遇上的愛情故事的那幅自得神情。

    阿亮很少談自己的感情世界,他的電影裡不但關心男人間的情欲,父親和母親的性向也都是他從不避諱的主題,他的名言是:「每一個人的性傾向都是正常的,沒有不正常的,不需要用男男、女女、男女或女男的排列組合,來標示正常或不正常,同性之間的接吻或發生關係不一定就代表他們是同志,寂寞的時候人心人性的各種狀況都有可能,我的電影只是給一個比較大的空間是思考人的寂寞,讓大家去思考去接受。」

    阿亮是最會探索寂寞的導演,王家衛擅長的是繽紛中的寂寞,阿亮則是荒蕪的寂寞,繽紛中的蒼涼很討喜,荒蕪中的獨行則是註定清冷,相對之下,演出阿亮的電影,對台灣的老中青三代演員而言都是極度艱難的挑戰,不但要去衝撞肉體的極限,還要去挖掘靈魂的私密;不但要拋捨傳統形象,更要以鮮血淋漓的掏心掏肺來自我剖析。



    (接下篇)
  • (承上篇)

    《河流》裡的李康生不但真的要下到奇臭無比的淡水河去「受難」,因為哪吒上身,導致頸子歪了一變的劇情,更是李康生拍戲的親身體驗,那種苦,只有李康生和蔡明亮才懂;從《河流》到《不散》都只是驚鴻一瞥客串的陳昭榮,都只不過是一場三溫暖或廁所的曖昧戀情戲,卻有了在「欲」與「恨」中徘徊,在「摸索」與「嘗試」中掙扎的驚人爆發力。

    阿亮的電影從不迴避情欲,但是他不以華美溫潤包裝情欲,他反而習慣揭發情欲聳動暗潮,小康和陳湘琪在演出《河流》床戲的時候,敬業賣力的兩個人,不過半天工夫卻都拍到暈眩嘔吐;小康和苗天在《河流》的那場三溫戲裡,觀眾在陰暗的柔光下,聽到了急促的欲望呼吸,看到了蠕動的肉體,卻不一定能真正觸摸到演員在阿亮的壓力下面對的靈魂煎熬。

    常有人質疑,蔡明亮的電影總是用固定班底,他的回答是:「我的每位演員都有長時間的交往,苗天在拍電視時即忘年之交,我更和陳湘琪不時打打電話交心,我的片子走到那裡,小康就走到那裡,我的戲不是只靠一個理念,一個劇本就拍的,每個人都要對我提供自己的生活經驗,然後再還原為真實的部份,因為他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一旦上戲,一旦面對攝影機就會意識到自己在表演,我的電影要接近真實而自然,所以我只有熟悉他們的底層世界,才更能激發出他們的潛力和彈性,進入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

    其實,阿亮在前衛叛逆性格外外,還有顆念舊的心,他和演員之間親如家人,他對成長時光的眷念,更不時回饋生命養份,他說過:「每次外出遠行,我一定會在行囊中放著李香蘭的唱片,有時候還有葛蘭,有時候還有崔萍,小時候我跟著外公和爸爸看了許多電影,也聽過無數的老唱片,那個年代的歌手最大的特色就是都用心在唱,我除了聽到旋律,也聽到她們的心和靈魂。」從《洞》開始,蔡明亮透過「南屏晚鐘」和「留戀」等一首接一首的老歌,揭開了他魂夢相依的創作靈藥,那顆老靈魂的坦誠自白,震攝住了許多新生的耳朵。

    1997年,阿亮的《河流》雖然在國際備受好評,在台灣卻到處被罵,官員直接跟他說根本看不懂他的電影,曾經讓他氣憤填膺,為什麼法國文化副部長可以把阿亮的電影創作看成寶,台灣官員卻這麼對待創作者?當時他的感慨是:「新聞局主管官員經常在換人,對很多官員而言,電影只是小業務,一定要出現有心思考電影定位,不求升官,只想救電影的官員,或許電影產業可以重新來談過。他覺得政府若能把台灣電影當成「精緻手工業」來扶植,或許會有更多傳世的作品誕生,文化藝術是台灣電影最值得珍惜的部份;電影的衰敗其實是商業機制的衰敗,反而是文化電影香火持續不墜。」



    (接下篇)
  • (承上篇)

    2005年,阿亮的《天邊一朵雲》再度在柏林得獎,新聞局的慶功宴上,法國在台協會的高級代表全到了,上任才半年多的台灣新聞局長林佳龍卻已經確定要辭官去選台中市長了。法國代表會出席頒獎典禮是因為《天邊一朵雲》有法國資金,而且法國人還要簽署雙邊合作協議,未來法國的電影人才也有可能來台灣替台灣電影效力,這些都是阿亮透過個人的才華與努力所達到的成績,然而台灣媒體只關心電影裡的口交情節,只爭著要電影中的情欲劇照……

    這些紛爭,阿亮無心理睬,他只能憑一己之力繼續喚回台灣觀眾看電影的熱情,過去三年來,沒有一位台灣導演像阿亮那樣傻勁大發地走遍全台校園,一場又一場地出席電影映後座談會去和影迷交心,一切只因為「我發現台灣社會很多的資源都不見了,拍好電影無非是要有人,也要有錢,如今我找到了錢,人呢,散了,台北愛電影的人很多,大家雖然日子都過得很苦,卻又很樂意主動來幫我,只可惜我的創作需要慢火燉熬,不能快快拍很多片,帶動產業,但是做一點算一點嘍……」

    陽春三月的台北街頭,春雨綿綿,抬頭四望,天邊只有烏雲,但是阿亮全力在衝刺,等待著雲破月來。


    http://140.138.147.33/twlai/archives/cat_filmmakers.html

  • ●「洞」中窺「雲」----明亮來了
     
    ※演講------我的電影美學與內涵
    主講人:蔡明亮與李康生演講
    播放《天邊一朵雲》片段
    地點:台大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地下一樓)
    時間:2005年3月25日(五)    六點半到九點
     
    ※影展------不見不散
    3/22(二):《不散》六點至九點    聞天祥賞析
    3/23(三):《河流》六點至九點    李      昂賞析
    3/24(四):《你那邊幾點》六點至九點    李幼新賞析
     
    ※展覽------撥開不散的朵朵雲窺見明亮
    展出蔡明亮從影至今的完整影展資料、劇本、劇照、海報、
    海內外報導、影展冊子、獎盃獎座、手稿、專書、DVD等。
    地點:台大出版中心(台大圖書館地下室廣場)
    時間:3月22日(二)~3/25(五)
    主辦單位:婦女研究室、台大圖書館、台大中文系、台大台文所、台大出版中心
     
     
    訊息來源  破報3/18~3/27
     
     
  • 謝謝轉貼好文章!!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