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女人願意嫁的男孩
教出女人願意嫁的男孩
--康健雜誌
文╱黃惠如
為人父母者注意了,有個女人的未來就要靠你們,你們要負責教出一個樂於分擔、樂於分享的好丈夫來。
在小說《男人與男孩》中,男主角哈利從事人人稱羨的媒體工作,還有美麗的妻子、兒子,加上意氣風發的四輪傳動新車。但和同事的一夜情,卻搞砸這位男士的鼎盛期。他妻子知道哈利出軌後,回父親家去,哈利去求她回家,妻子對他大吼:
「你以為家庭生活是件容易的事嗎?」她突然生氣起來,「你以為聽你哀嚎不再是青少年,每隔5分鐘叫派特(他們的孩子)不要再看『星際大戰』,還有照料房子是容易的事嗎?而且你毫不幫忙,你就像地球上的每個男人,以為只要去上那個瑣碎的班,責任就完成了。」如果男人真的以為,他只要去上那個瑣碎的班,來供應金錢,就盡了做丈夫、父親的責任,就不能怪女人愈來愈不想嫁人。
根據主計處的資料,近十年來女性單身戶數增幅幾乎為男性的一倍。由於求學、就業因素,女性民國80年底至90年底,單身戶數增幅高達159.4%,幾乎為男性81.3%的一倍。就算嫁了,女人也更勇於離開品質不佳的婚姻。去年我國離婚率創新高,每千人人口中有2.9對離婚,居全球第五。
女人的確有權對這樣的婚姻品質抱怨。從最表面的家務分擔來看,台灣女人做家事、照顧小孩、老人的時間,比男性多了五倍(主計處資料顯示,女性每週16.22小時,男性才3.27小時)。
明明家事是家中每一個人的事,如果丈夫偶爾洗碗,「就要當做撿到的,」家庭、工作兩頭忙的上班族陳宜玲抱怨。
更糟糕的是,科技的發達並沒有讓男人節省工作時間來陪伴家人、分擔家務,「男人只不過從牌桌移到網路、DVD,」一位女性高階主管觀察。偏偏男人覺得自己很命苦。過去他父親只要準時把薪水交給老婆,就盡了責任,現在社會還期待他們當「新好男人」。
李宗盛有一首描寫男人壓力的流行歌曲「最近比較煩」。音樂錄影帶裡,青、壯、中年三代的男歌手垂頭喪氣地窩在酒吧抱怨,「每天工作排得滿滿、太太又嫌自己回家太晚。小孩功課不好、女兒太胖、兒子不肯吃飯。」事實上,男人抱怨的這些苦,一直都是職業婦女長期所挑的擔子。更令女人難以忍受、也在子女記憶中留有遺憾的,是「父職蒸發」。一項發表在《人口統計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在孩子步入成年期的過程中,如果父親和孩子在情感上很親密,對家庭的參與度比較高的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會比較優異,也比較不會成為少年犯。但男人幾乎沒有擔任過照顧者的經驗,遇到孩子如小獸般的需索無度,馬上就慌了手腳,相對於如同「育兒專家」的妻子,顯得很無能,於是他退回讓自己最有成就感的職場。更遑論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樂於分享。能坦承自己的感受,即使是傷心,也會告訴她;當她敘述自己的生活點滴或新點子時,會用心傾聽。
現代女性也期望那個長不大的男人樂於分擔。例如會參與家務分配,也讓孩子參與;唸書給孩子聽、指導孩子做功課。問題出在哪裡?難道我們將可愛的男孩養成糟糕的丈夫嗎?美國心理學家、婚姻諮商師蕊爾認為:「我們不應責怪個人,因為丈夫的角色已經改變,我們沒有教出、也未曾教出親密的夥伴,而教出強悍、競爭心強的選手來。」
--康健雜誌
文╱黃惠如
為人父母者注意了,有個女人的未來就要靠你們,你們要負責教出一個樂於分擔、樂於分享的好丈夫來。
在小說《男人與男孩》中,男主角哈利從事人人稱羨的媒體工作,還有美麗的妻子、兒子,加上意氣風發的四輪傳動新車。但和同事的一夜情,卻搞砸這位男士的鼎盛期。他妻子知道哈利出軌後,回父親家去,哈利去求她回家,妻子對他大吼:
「你以為家庭生活是件容易的事嗎?」她突然生氣起來,「你以為聽你哀嚎不再是青少年,每隔5分鐘叫派特(他們的孩子)不要再看『星際大戰』,還有照料房子是容易的事嗎?而且你毫不幫忙,你就像地球上的每個男人,以為只要去上那個瑣碎的班,責任就完成了。」如果男人真的以為,他只要去上那個瑣碎的班,來供應金錢,就盡了做丈夫、父親的責任,就不能怪女人愈來愈不想嫁人。
根據主計處的資料,近十年來女性單身戶數增幅幾乎為男性的一倍。由於求學、就業因素,女性民國80年底至90年底,單身戶數增幅高達159.4%,幾乎為男性81.3%的一倍。就算嫁了,女人也更勇於離開品質不佳的婚姻。去年我國離婚率創新高,每千人人口中有2.9對離婚,居全球第五。
女人的確有權對這樣的婚姻品質抱怨。從最表面的家務分擔來看,台灣女人做家事、照顧小孩、老人的時間,比男性多了五倍(主計處資料顯示,女性每週16.22小時,男性才3.27小時)。
明明家事是家中每一個人的事,如果丈夫偶爾洗碗,「就要當做撿到的,」家庭、工作兩頭忙的上班族陳宜玲抱怨。
更糟糕的是,科技的發達並沒有讓男人節省工作時間來陪伴家人、分擔家務,「男人只不過從牌桌移到網路、DVD,」一位女性高階主管觀察。偏偏男人覺得自己很命苦。過去他父親只要準時把薪水交給老婆,就盡了責任,現在社會還期待他們當「新好男人」。
李宗盛有一首描寫男人壓力的流行歌曲「最近比較煩」。音樂錄影帶裡,青、壯、中年三代的男歌手垂頭喪氣地窩在酒吧抱怨,「每天工作排得滿滿、太太又嫌自己回家太晚。小孩功課不好、女兒太胖、兒子不肯吃飯。」事實上,男人抱怨的這些苦,一直都是職業婦女長期所挑的擔子。更令女人難以忍受、也在子女記憶中留有遺憾的,是「父職蒸發」。一項發表在《人口統計學》期刊的研究發現,在孩子步入成年期的過程中,如果父親和孩子在情感上很親密,對家庭的參與度比較高的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會比較優異,也比較不會成為少年犯。但男人幾乎沒有擔任過照顧者的經驗,遇到孩子如小獸般的需索無度,馬上就慌了手腳,相對於如同「育兒專家」的妻子,顯得很無能,於是他退回讓自己最有成就感的職場。更遑論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樂於分享。能坦承自己的感受,即使是傷心,也會告訴她;當她敘述自己的生活點滴或新點子時,會用心傾聽。
現代女性也期望那個長不大的男人樂於分擔。例如會參與家務分配,也讓孩子參與;唸書給孩子聽、指導孩子做功課。問題出在哪裡?難道我們將可愛的男孩養成糟糕的丈夫嗎?美國心理學家、婚姻諮商師蕊爾認為:「我們不應責怪個人,因為丈夫的角色已經改變,我們沒有教出、也未曾教出親密的夥伴,而教出強悍、競爭心強的選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