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來給你看了^^
智齒 該不該拔除?
馬正誠╱台北市牙醫師公會醫事委員會主委
一般而言,由青年人長大為成年人,年紀自18歲起就有萌發智齒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延至30∼35歲方會長出。智齒生長的方向,除正常向上萌發外,還有許多不同的方式長出於口內,如:橫著水平方向、斜向生長、倒逆方向、逆向水平、外側傾斜、內側傾斜……等。
若遇著橫著水平方向生長者,智齒的牙冠都朝向近心(前端),而絕大部位都埋伏在齒槽骨內或牙肉內,故常被人稱做為「埋伏齒」。這些埋伏齒可能一輩子不被患者發現,但往往由於它的自然趨勢向前發展,而壓迫並頂向第二大臼齒之根部,迫使第二大臼齒引發許多症狀,如牙根吸收、蛀牙、牙齒疼痛、牙周病及牙周病導致的鬆動。
最需注意的是,這些埋伏齒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導致第二大臼齒產生異位,使其偏倒至外側或內側而脫離了正常咬合牙列,最終形成此側正常咬合被破壞,因此影響深遠,尤其年輕朋友不可不慎防。
斜向生長的智齒大都卡在第二大臼齒牙冠下方,這種情況常被患者忽略。智齒雖已萌發,但位置及生長方向都不正常,經常引起該處之牙周病或兩大臼齒之蛀牙,這些問題也需儘早根治,免得禍及健康之第二大臼齒。
其次,倒逆方向的智齒,如:倒栽蔥之倒立多半會引發該處齒槽骨之吸收或發脹現象,也如同逆向水平生長智齒一般,都應儘早拔除,尤其上述兩種智齒埋伏在齒槽骨內太久,牙冠部位的牙膜囊是否會發生病變,尚未得知。
所以,年輕人有足夠之上下齒列空間,可容許智齒正常生長發育者,當然智齒不需任意拔除,並非先拔為快!但由於人類文明進步,顎骨及齒列之發育已逐漸小巧精緻,故80%智齒多半生長異位,一旦智齒在生長過程中發生困難或有症候產生時,都應及早診治、拔除,以杜絕後患。
反觀,若智齒在正常齒列中無任何發炎或症候時,就應努力保存它,因為有時當第一大臼齒被拔除時,可考慮以智齒做自體植體之功效,甚至也可被當做假牙牙橋的支台齒。
同時,拔除智齒時,多半牽涉到手術之層面,危險性總是大於一般的拔牙。
既然是拔牙手術,也須考量長久時間之消耗及患者本身之體能、抵抗力,並考慮患者是否具有其他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者、其他惡性疾病會耗損體能者、血液系統疾病(血癌)及免疫性疾病者……等。
拔除智齒,手術時需格外小心,有時下顎智齒距離翼竇下顎腔較近,當急性發炎之智齒被拔除時,可能將細菌異物推進此空腔,輾轉感染胸腔中膈,導致極度危險。
牙醫師在拔除智齒手術時,尤應注意手術無菌性,以免病毒有可能感染顏面神經造成麻痺。同時,深層之拔除手術儘量保守,以免傷害到下顎神經,並在拔除手術後傷口之縫合務必緊密,以免有食物及髒東西掉入,引起次發性的感染,造成發炎及疼痛。
因此,拔除智齒的手術是一種高度牙科技術及專門之學術領域,故患者應慎選專業醫師為之。
(作者亦為台北市正誠牙醫院長、紐約大學保存學及根管治療專家)
【2003/03/1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