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事件的話:
那我再來請問雪莉魚 焦糖甜心 記憶我的資料及各位網友
當你週遭出現這樣的人
你會怎麼做
警方能怎麼做
這種事能預防嗎
=============================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種問題永遠都無法"完全防範"
因為人類的心理變化是十分複雜的
我們永遠無法預測今天看起來安然無恙的人,明天會做出甚麼驚人的舉動
加上我們的法律是講求人權的,因此在一個人尚未對其他人做出具體傷害之前,公權力實在很難去束縛那個人
即便我們已查知此人擁有心理上的某些缺陷
我目前就讀的學校曾經發生過震驚全國的案件(點到為止),而當時媒體除了強調感情糾紛,還一直將重點放在"兇手是資優生"這一點上,這使得全台灣許多就讀"資優班"的"資優生"都被蒙上一層陰影
好像"資優"就等於智能上的超人而心理上的低能,我和一些朋友因此被周遭師長、同學用有色眼光看待許久
即便我們"原本"都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好學生,即便我當時根本無法預料到今天的自己未來會進入報上所報導的那所學校
今天的這個"南韓裔美國男生"也是如此被媒體放大,他只是個案,如果今天他是阿拉伯裔、拉丁美洲裔、或是黑人、歐洲人呢?我相信媒體的報導鐵定不一樣!
另外,再談談最根本的問題--能否事先防範這種悲劇發生?
答案絕對是否定的,當年發生在我們學校的凶案起因就是感情糾葛,然而就像許多悲劇發生一樣,所有"事後回憶"的人都會說"其實他們早就XXXXXX....."
通通都是馬後砲!!!!!!
在我眼中這是最不負責任的說法,難道有感情糾紛的人就一定會殺人嗎?難道有憂鬱傾向、曾經服藥的人就一定會殺人嗎?難道所有的資優生都是情感缺憾帶原者,他們都會殺人嗎?難道所有的南韓人到了美國都喜歡殺人嗎?
上述答案絕對是否定的,絕對不是甚麼若且為若的關係,更不是甚麼充分必要條件
因此,即使我們知道這個人是憂鬱症患者、他有感情糾紛,或是大家早覺得他有暴力傾向,但在他從來沒"具體"傷害過他人的情況下,我相信在48小時以前,所有認識趙承熙的人對他的評價絕對只限於"獨行俠、暴力狂、怪胎、憂鬱傾向"等負面名詞,而他的室友絕對也會像對記者說的一樣,考完試後大家會一起去喝啤酒,玩真心話大冒險。
只要今天趙同學沒有攜帶強大火力,對學生教授瘋狂掃射,他絕對也只是世人眼中的天下千萬怪咖之一!沒甚麼稀奇!
因此今天教育單位能夠做的,應該是深刻檢討教育內容與制度的問題,所謂的"愛的教育"會不會只流於形式化?而沒有根深蒂固到學生的內心裡?所謂的尊重他人會不會已淪為老師對於"優等生"的特權,而成為"弱勢生"被欺凌的利器?所謂的種族平等與博愛會不會只存在於典型的小說電影中,而在真實生活中蕩然無存?
教育單位無法幫學生們選擇他們的家庭型態,也無法改善他們的家庭氣氛,但絕對可以為他們選擇一個氣氛優良的學習環境。
或許在一些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出現偏差時,學校可以強制他們接受社工人員的協助,但這畢竟只是治標,不見得所有心理狀況不佳、行為出現偏差的學生都會遵循社工人員的指示,也不是所有的社工人員都是耶穌基督或孔老夫子,擁有聖人般的力量與耐心來教導他們。因此教育機構能做的只有"推廣"。人心不是可以等量換算的數學公式,真正的預防絕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