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咖啡

一些關於感情個人觀點.不尋求別人認同的矛盾感.(純紓發)

姑且可以稱我為輕微精神分裂症患者吧(其實是重度憂鬱症患者)<br /> <br /> 以下會零零散散寫著一些段落.(或根本不知所云)<br /> <br /> 今日.新公司的女同事.在休息時間突然打破尷尬的沉默.<br /> 問我為什麼不結婚?(我近而立之年)原本只需要微笑帶過.<br /> <br /> 但今日心血來潮.我洋洋灑灑的告訴她一些我一路走來個人論點個人經歷.<br /> 從來我就是朋友間.家人間.甚至未曾謀面網友的心靈導師(請原諒我找不到謙虛的形容詞)<br /> <br /> 我說為什麼要為結婚而結婚?而不是想跟他結婚而結婚?<br /> 她說景氣不好.女人會老.總是要有個伴.<br /> <br /> 我沒有認同.並且打斷她後續想說的.我打從心裡認為是屁的話.<br /> 我說你們很奇怪.不管親人朋友家人.你們的立足點都很奇怪.<br /> <br /> 她說她有位移民加拿大的女性友人.她曾經問對方.什麼樣的男人在她心中是好男人?<br /> 對方答:有車有房有錢有高學歷身高175以上.並且要疼她愛她順從他.<br /> 另外對方說外國男人也亂七八糟.自己有女友也是一直找砲友.也沒想像中的大方.blablabla~~<br /> <br /> 我說.好的.那麼一開始她就把自己當成了交易品.我反問她.那她那位女性友人有以上優點嗎?
  • 其實任何成年人都有這個自動保護機制吧<br /> <br /> 就是所謂的面具<br /> <br /> 能毫無防衛的敞開內心只有兒童<br /> <br /> 因為那裏純淨無瑕<br /> <br /> <br /> <br /> <br type="_moz"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visa_nini 之話: <br /> <br /> 其實任何成年人都有這個自動保護機制吧<br /> 就是所謂的面具<br /> 能毫無防衛的敞開內心只有兒童<br /> 因為那裏純淨無瑕<br /> <br /> <br type="_moz" /> </blockquote>對呀~<br /> <br /> <br /> 就像我家阿弟起床後<br /> 第一件事是把褲子脫掉<br /> 光屁股在整間房子裡甩來甩去<br /> <br /> 也沒人明白他這習慣是為什麼<br /> <br /> 但他長大後, 不論如何<br /> 都鐵定不會這麼做~!<br /> <br /> <br /> <br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螺絲丁 之話: <br /> <br /> <br /> 。。。。。。。。。。。。。。。<br /> <br /> 我能理解<br /> 因為我也是這樣!<br /> <br /> 這是潛意識的問題<br /> 它在無形中會很自然的知道在什麼場合﹑什麼話題﹑什麼對象,做直覺性的反射行為<br /> <br /> 我也無法十足的控制它<br /> 應該是說<br /> 它已經融入我的內在<br /> 但我能知道會有的反射行為是什麼﹑應該怎麼做<br /> 因為,這就是我!<br /> <br /> 前提是<br /> 我們並沒有害人之心就好了!<br /> <br /> </blockquote><br /> 不過我驚覺我有邪惡報復之心.某個層面.所以兩個我在拉扯.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BLACKDEVIL 之話: <br /> <br /> 不過我驚覺我有邪惡報復之心.某個層面.所以兩個我在拉扯.</blockquote>我是覺得人性本來就很矛盾<br /> <br /> 其實這也沒什麼<br /> <br /> <br /> 重要的是把持住自己就夠了<br type="_moz" />
  • 小時候的無形記憶, 真的會影響以後的想法及人生態度<br /> 我也是在某個瞬間, 突然發現原來我現在的對感情的想法<br /> 應該是小時候無形間的烙印所影響的<br /> <br /> 然而家裡認為婚姻=煮飯+生小孩<br /> 所以無法認同我的想法: 一定要有"愛"才會有所謂的婚姻<br /> 以至於我現在要拒絕一推"以結婚為前提"的男人<br /> 他們不是不好, 而是只要他們一釋出那種想法<br /> 就讓我覺得, 我對他們而言是不重要的, 只要"長得還可以, 可以接受", 他們誰都好<br /> 就如同我的童年般, 沒人注意, 沒人關心, 只知有這個人在, 有飯吃飽, "反正她自己都打理得好好的"<br /> <br /> 我對感情的想法很單純<br /> 沒錯, 婚姻是終點<br /> 但, 沒相處當朋友怎知話投不投機, 同不同調, 即使同調了, 沒交往過怎知適不適合二人生活<br /> 而"以結婚為前提"的男人, 通常, 相處這部分直接略過了<br /> 好一點的, 就把交往時間訂為半年一年<br /> 更甚者, 直接問未來怎麼打算, 婚期如何訂, 小孩想生幾個<br /> <br /> "抱歉, 這不是我要的感情, 也不是我要的婚姻"<br /> <br /> <br /> <br /> <br />
  • 多重人格 控制欲強  不順心易怒<br /> 要在壓力大的台北生活 真的不容易<br /> <br /> 假面具的背後 是被壓抑的情緒<br /> 不願承認或沒勇氣面對這傷痛<br /> 心牆也隨著愈築愈高  這路程我走過 <br /> 有如剝洋衝蔥般一層層去掉<br /> 才能看到自己的本來的面目<br /> <br /> 建議妳參加一些讀書會<br /> 家族排列 讓我看到家族的關係的狀態<br /> 奇蹟課程 讓我看到意識投射在生活的狀態<br /> 遇到的老師都很好 讓我很有收穫~<br /> <br /> 若"心"不定 生活就如實的呈現給我看 <img src="http://forum.fashionguide.com.tw/fckeditor/editor/images/fg/fgicon_21.gif" alt="" /><br /> <br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螺絲丁 之話: <br /> <br /> <br /> 不一樣!<br /> 這是從小累積的心理病<br /> 會影響到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br /> <br /> </blockquote>不一樣+1<br /> 不是所有的兒童都能毫無防衛的敞開內心,至少我就不是這樣<br /> <br /> <br />
  • 三十而立還是很年輕的啊<br /> 覺得你那位同事管太多<br /> 又不式鄉村裡的七姑八婆<br /> <br /> 另外我同意你的觀點<br /> 不需要為嫁而嫁<br /> 喜歡鄉礙罪重要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螺絲丁 之話: <br /> <br /> <br /> 不一樣!<br /> 這是從小累積的心理病<br /> 會影響到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br /> <br /> </blockquote>這我當然知道<br /> <br /> 但每個人都有很多面相<br /> <br /> 用孩提時的單一能在這社會生存嗎?<br /> <br /> 多重人格只是輕重的程度不一而已<br /> <br /> 我的意思是我們都不會是特例<br /> <br /> 以為只有自己的情況最獨特或最特別,別人都不懂<br /> <br /> 只會封閉自己<br /> <br type="_moz"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lma 之話: <br /> <br /> 螺絲丁 之話: <br /> <br /> <br /> 不一樣!<br /> 這是從小累積的心理病<br /> 會影響到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br /> <br /> </blockquote>不一樣+1<br /> 不是所有的兒童都能毫無防衛的敞開內心,至少我就不是這樣<br /> <br /> <br /> ***************************************<br /> <br /> 難道你5歲時就有防護機制產生?<br type="_moz" />
  • 卣
    婚姻大多只是合法的人肉市場...<br />戀愛不過是和自己理想談戀愛...
  • <p>不知道我理解是否有誤(因為我不是太聰明而且非這方面的專家)<br /> <br /> 因為無法信任人(也許原始個性帶有這樣的點  或原本沒有但幼時經歷導致)<br /> 進而認為人與人相處是<br /> 1.類似以物易物的概念(我拿什麼跟你換什麼  比如漂亮女生拿美貌交換男生對她的好)<br /> 2.條件說(符合條件才對對方好  比如符合某些條件  父親才對孩子好)<br /> 3.補缺(自身缺什麼就會特別嚮往)<br /> (然而上述3點當事人大多不自知或不完全自知)<br /> 隨著時間累積    並沒有發生足以推翻3原則的重大事情(說不定還有人白目的踹了幾腳導致強化了3原則)<br /> 所謂的保護機制不但存在了而且更難以消失<br /> 目前的話<br /> 你有點苦惱保護機制"總是"存在內心深處<br /> 雖然你並不全面的否定它(探究保護機制讓你更加了解自己或包括這個世界)<br /> 但希望它消失或像開關那樣<br /> <br /> <br /> <br /> 類似這樣心理或思考層面的話題<br /> 對我有點艱深<br /> 因為你是從自己的人生述說起<br /> 所以若有讓你不舒服之處<br /> 請見諒<br /> 但我沒有惡意就是</p>
  • 說真的<br /> 你也不用太介意別人怎麼看待感情和婚姻的態度<br />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br /> <br /> 我身邊不乏很有能力的女性朋友<br /> 不結婚的理由大多是:沒過的更好幹嘛要嫁?<br /> <br /> 反正意見不同<br /> 你大可以笑笑過去<br /> 不然心理不舒服的也就只有妳<br /> 不是嗎?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visa_nini 之話: <br /> <br /> lma 之話: <br /> <br /> 螺絲丁 之話: <br /> <br /> <br /> 不一樣!<br /> 這是從小累積的心理病<br /> 會影響到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br /> <br /> </blockquote>不一樣+1<br /> 不是所有的兒童都能毫無防衛的敞開內心,至少我就不是這樣<br /> <br /> <br /> ***************************************<br /> <br /> 難道你5歲時就有防護機制產生?<br /> <br /> --------------------------------<br /> <br /> 這種問題<br /> 大部分都出在天生比較聰明敏銳的孩子身上<br /> 主觀意見也比較強<br /> <br /> 當他開始有認知:<br /> 父母應該要教育我, 要愛護我的時候<br /> 就開始對現狀產生懷疑<br /> <br /> 從嬰兒時期開始, 就有感觸了<br /> <br /> 傻呆呆的孩子會學習父母的模式<br /> 用父母無愛的模式去對待他人<br /> <br /> 有些孩子則是因為"無法理解"而封閉<br /> 再加上家庭有"強迫"的狀況時<br /> 人格就會產生分裂<br /> <br /> 一方, 她明白她的問題沒有得到答案<br /> 另一方, 她認為自己應該或可以做些什麼來轉圜<br /> 以調整父母對她的愛或評價<br /> <br /> 總之是沒有正確的學習榜樣<br /> 甚至被加諸了心靈與肉體上的痛苦<br /> <br /> 如果這痛苦和外在未求不發生事故的反應<br /> 一直沒有達到平衡的話<br /> 病症就產生了<br /> <br /> 很複雜, 很難解釋...我也只是就我理解的部份而已...<br /> <br /> 人都需要依賴, 尤其是孩子<br /> 在孤苦無依又無助的情況下<br /> 就算行為者是本身<br /> 她也會幻想這是一個正在幫助她的人<br /> <br /> 當自覺以後<br /> 就會慢慢正視"這也是我本身的一部份"<br /> <br /> 在擁有受信任的朋友或對象後<br /> 這些情況都會慢慢恢復<br /> <br /> 而且這類人和一般憂鬱症不同<br /> 很多憂鬱症因為"太笨"<br /> 而人格分裂卻是因為"太聰明"<br /> <br /> <br type="_moz"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visa_nini 之話: <br /> <br /> lma 之話: <br /> <br /> 螺絲丁 之話: <br /> <br /> <br /> 不一樣!<br /> 這是從小累積的心理病<br /> 會影響到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br /> <br /> </blockquote>不一樣+1<br /> 不是所有的兒童都能毫無防衛的敞開內心,至少我就不是這樣<br /> <br /> <br /> ***************************************<br /> <br /> 難道你5歲時就有防護機制產生?<br type="_moz" /> =========<br /> 很有可能
  • 跟版主說<br /> <br /> 聰明的孩子被愚笨的父母生下<br /> 不只是你痛苦<br /> 他們也一樣非常痛苦<br /> <br /> 我家阿弟一出生就非常聰明<br /> 但她的媽媽是個笨蛋<br /> 根本應付不了他<br /> <br /> 阿弟會故意做些挑逗的事<br /> 惹他媽媽生氣<br /> 他要看人的反應, 他要學習<br /> 可他媽媽總是打罵他<br /> <br /> 他很幸運, 遇到我在他身邊<br /> 我懂這樣的孩子, 甚至聽得懂他說的話<br /> 他會寫字, 會收東西, 喜歡幫忙打掃<br /> 還不會講話就很有反應<br /> 他聽得懂, 所以我們要用更謹慎的態度對他<br /> <br /> 他媽媽根本應付不了他<br /> <br /> 不是每個聰明孩子都有這樣的好運<br /> 更多的是像你這樣, 無法被理解, 甚至被壓抑<br /> <br /> 而父母真有這麼大的錯嗎?<br /> <br /> 在我看來, 不過是笨<br /> 再加上與自己的孩子沒有緣份<br /> <br /> 在哺育上, 他們盡了責任<br /> 但教育你這樣的聰明小孩<br /> 對他們而言卻是種難題<br /> <br /> 我很小的時候, 就知道我爸媽沒辦法理解我<br /> 給予我所要的東西<br /> <br /> 我也是很早就有記憶, 而且記性很好的女孩<br /> 在國中時, 我對父母充滿了恨<br /> 我畫了很多畫, 寫了很多東西來抒發自己<br /> 無法被理解的情緒<br /> <br /> 我每天睡覺都用一個自己編的故事<br /> 來伴我入眠<br /> <br /> 至今的故事內容, 隨著我年紀的增長<br /> 已經變得像我的人生一般豐富了<br /> <br /> 我不知道這什麼症狀?但我覺得很快樂<br /> 這小小的秘密基地是屬於我自己的<br /> 我從不認為我有病耶~哈哈<br /> <br /> 因為我很早就放棄從我父母身上索求<br /> 所以我在看他們的時候, 並沒有跟其他為人子女的方向不同<br /> <br /> 不論人的背景狀況如何<br /> 我都明白, 記憶正是痛苦的來源<br /> 一樣的狀況, 我弟弟不會回憶, 而我會, 就是我的痛苦<br /> 太聰明敏銳的人, 人生的課題是:學著當傻瓜<br /> <br /> 有些答案, 找到了就放了它<br /> 因為你還是會再找其他問題來煩擾自己的~<br /> <br /> 幸福是屬於笨蛋專屬<br /> <br /> <br type="_moz"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螺絲丁 之話: <br /> <br /> <br /> 另外跟妳說一句<br />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br /> 仁慈比聰明還要困難</span><span style="color: #0000ff"><br /> <br /> </span>不只是對待別人的仁慈<br /> 還有包括對待自己<br /> <br /> 這句話真的很不容易<br /> 我也還在努力中<br /> 這對妳我都是會有幫助的<br />  <br /> </blockquote>非常認同.........像我,有時候對別人的仁慈還比較容易點,往往是對自己無法仁慈<br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visa_nini 之話: <br /> <br /> lma 之話: <br /> <br /> 螺絲丁 之話: <br /> <br /> <br /> 不一樣!<br /> 這是從小累積的心理病<br /> 會影響到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br /> <br /> </blockquote>不一樣+1<br /> 不是所有的兒童都能毫無防衛的敞開內心,至少我就不是這樣<br /> <br /> <br /> ***************************************<br /> <br /> 難道你5歲時就有防護機制產生?<br /> ==================================<br /> <br /> <p>我是還不到5歲的時候,而且這個防護機制是針對父母的</p> <p>另外,我朋友的1個女兒,她3歲不到,就已經類似的防護機制了<br /> 我朋友還問我為什麼我會知道,因為她的眼神和舉動就如同我小時候一樣...</p> <br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雙色涼丸 之話: <br /> <br /> </blockquote> <br /> 這種問題<br /> 大部分都出在天生比較聰明敏銳的孩子身上<br /> 主觀意見也比較強<br /> <br /> 當他開始有認知:<br /> 父母應該要教育我, 要愛護我的時候<br /> 就開始對現狀產生懷疑<br /> <br /> 從嬰兒時期開始, 就有感觸了<br /> <br /> 傻呆呆的孩子會學習父母的模式<br /> 用父母無愛的模式去對待他人<br /> <br /> 有些孩子則是因為"無法理解"而封閉<br /> 再加上家庭有"強迫"的狀況時<br /> 人格就會產生分裂<br /> <br /> <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我自己的原因我目前不清楚<br /> 但我猜想可能是因為我出生後,就不由我父母帶的,我從小是由阿公阿媽帶的</span><br /> <br /> 一方, 她明白她的問題沒有得到答案<br /> 另一方, 她認為自己應該或可以做些什麼來轉圜<br /> 以調整父母對她的愛或評價<br /> <br /> 總之是沒有正確的學習榜樣<br /> 甚至被加諸了心靈與肉體上的痛苦<br /> <br /> 如果這痛苦和外在未求不發生事故的反應<br /> 一直沒有達到平衡的話<br /> 病症就產生了<br /> <br /> 很複雜, 很難解釋...我也只是就我理解的部份而已...<br /> <br /> 人都需要依賴, 尤其是孩子<br /> 在孤苦無依又無助的情況下<br /> 就算行為者是本身<br /> 她也會幻想這是一個正在幫助她的人<br /> <br /> 當自覺以後<br /> 就會慢慢正視"這也是我本身的一部份"<br /> <br /> 在擁有受信任的朋友或對象後<br /> 這些情況都會慢慢恢復<br /> <br /> 而且這類人和一般憂鬱症不同<br /> 很多憂鬱症因為"太笨"<br /> 而人格分裂卻是因為"太聰明"<br /> <br /> <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有時覺得想像力太豐富的人,也可能是造成人格分裂的原因之一</span><br /> <br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Oops購物狂 之話: <br /> <br /> 版上對於 " 心理 " 有看法的高人很多<br /> 這版看下來我一直有個疑問,但怕打斷版主的自敘所以忍著想說算了<br /> 但現在我真的好疑惑有沒有版友可以分享一下<br /> <br /> 就是.......我男友是學心理的(也有執照,只是後來沒走這行)<br /> <br /> 我們對於心理醫師跟心理治療師的認知還有看法,比較是屬於傾聽跟引導的角色<br /> 讓求助者可以挖掘他的內心跟真正找出自己的問題<br /> <br /> 可是我看此版的版主心理醫師,說了很多"觀點"或"斷論"<br /> (我不是說他的醫師有問題我完全沒這個意思)<br /> <br /> 我只是很疑惑,心理醫師 治療師大部分是這樣子的嗎?<br /> <br /> <br /> </blockquote>我覺得版主遇到的心理醫生是看病人來決定他所要扮演的角色<br /> 因為醫生覺得版主是很特別的案例,所以才會直接點出版主的問題在哪<br /> <br />
回應...
 返回 美食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