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哎呀呀
首先,謝謝你的回應.
再一次表明不同立場是應該的,討論本是該有不同的意見.
我確實設了一些比較制式的討論方式[如一開始的:反顏色化/反標籤化]以及後面因應討論內容的[虛浮化],因此建議討論者能針對主題言之有物,而不是跳進來扯一句莫名奇妙的東西.
坦白說,如果不限定,就我的觀察,我想最後將淪為一場無謂的口水戰.(例上星期的光碟事件,羅倫左油等我都有在觀察.) 我發現大部分的網友確實只在意自己的情緒發洩,而不會花時間拼湊事物的真相.簡言之,網友對於八卦類的話題反應最熱烈,反應的方式多為[上網寫文字作為情緒發洩的管道].
這也是我這次選擇了[政治]議題而非八卦議題的其中一個因素. 藉由題目的設定,我希望多少篩選掉那些[只會發洩情緒]的發言者.
畢竟情緒性的東西網路上都是.甚至已經氾濫了,不是嗎?
政治議題比八卦話題嚴謹許多,參與者本身的表達能力也因這題目而設限.而這個題目不太麻煩,不需要涉入太多的政治,不需要有太深的政治理解度,我想一般的高中生甚至國中生就有能力參與這樣的討論.
只是,討論的基本規範裡,你必須是尊重別人的.
至少,所謂的[討論],是包含自我主張的,你的論點,論點的基礎(如資料來源),你贊成的部分和你反對的部分等等,你的表達應儘量明確,即便你說我贊成,我反對,那都是一種明確的表達.
如果你只是丟一堆術語,而沒人懂,你該至少解釋一下,而不是沒憑沒據的說"我知道他不是,你們都錯了",那也請證明一下為什麼別人都錯了.
台灣大部分的網友,確實不習慣這樣的辯證,看得出來大部分人侷限於"我丟一句話,我管你怎麼想". 我只能說,那不叫討論,那叫獨白.
目前為止,這個討論還很單面,這我並不意外.
畢竟要讓一群習慣於情緒性獨白的人,在自己的言論中加強一些邏輯性,還需要時間.
同時,台灣人談到政治,通常的思維模式就是[哪個顏色的你? 不同顏色的? 滾一邊!]
為反對而反對的比比皆是,看多了也沒什麼.
只是我很清楚我不需要這樣的東西,我本來就沒有要什麼共識,我要的是比較嚴謹的討論,即便是大力的批評或是反對著什麼,都沒關係,只要你真的有東西.
你說教訓未免太沉重,我只是單純的想建議對方,[再盡力一點,請至少把自己的邏輯表達得更清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