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華人影界代表性,一「馬」當先</strong><br />
<br />
聯合報╱記者蘇詠智/綜合報導<br />
2012.11.27 02:33 am<br />
<br />
<br />
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與大陸金雞獎,並稱華人電影界三大最高榮譽,但因金馬歷史最久,也最兼容並蓄,兩岸三地影人、影片都可公平競賽,因而地位與代表性還是排第一。<br />
<br />
<strong>金馬獎是民國五十一年(一九六二年)由新聞局開始舉辦</strong>,首屆由香港電影「星星月亮太陽」勇奪最佳影片、女主角等多項大獎,「楊貴妃」、「千嬌百媚」在技術項目出風頭,「手槍」拿走最佳男主角,<strong>十三項獎中台灣電影只拿下兩項,從一開始就未獨厚台灣影片,宗旨延續至今。</strong><br />
<br />
金馬獎在九○年代中期開放大陸影片加入角逐,成為首座提供華人地區所有影片和工作者同台競技的平台,崇高地位由此而來,後繼者難以取代。<br />
<br />
大陸金雞獎在金馬獎創立後二十年的一九八一年創設,由專家組織評選產生得獎者,注重片子的藝術成就。<br />
<br />
金雞和百花一個是專家評選,一個是影迷投票,前者因此較有專業地位。雙獎早年都只有大陸影片可以參加,百花獎九四年起連續三年增設「最佳合拍片」,港陸合拍電影第一次可以參賽。○五年開始合併為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與百花成為單、雙數年輪流舉辦的電影獎,今年則輪到百花獎,也開始開放港台影人報名,但有機會獲獎或入圍的人數還不多,多以大陸影片影人為主。<br />
<br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晚誕生,一九八二年開始第一屆。因為香港本身的特殊情勢,兩岸三地影人最早在香港電影金像獎都可能入圍,不過影片還是以港片佔絕大多數,偶爾有些到大陸拍攝的合作影片,純台灣或大陸影片基本上無法參加,不過此獎名稱上就擺明是「香港」電影金像獎,大都肯定港片。<br />
<br />
<br />
全文網址: 華人影界代表性 一「馬」當先 | 金馬獎存廢爭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a href="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526061.shtml" target="_blank">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7526061.shtml</a><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