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是自然產較痛還是剖腹產

第一胎自然產  但這一胎 胎位不正<br /> <br /> 想請問剖腹很痛嗎<br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Mill 之話: <br /> <br /> 自然是短痛~~生完二三天就不會再痛<br /> 剖腹是長痛~~傷口要7-10天才會收口,而且不能哺乳,日後再生就一定要剖不能自然生<img alt="" src="http://forum.fashionguide.com.tw/fckeditor/editor/images/fg/fgicon_33.gif" /></blockquote><br /> 掌握4招心法 剖腹生產也能成功餵母奶<br /> <a href="http://tw.news.yahoo.com/掌握4招心法-剖腹生產也能成功餵母奶-051858559.html">http://tw.news.yahoo.com/掌握4招心法-剖腹生產也能成功餵母奶-051858559.html</a><br /> <br /> 沒說不能哺乳吧!!
  • 剖腹產...是術後傷口會痛...可以自費買止痛的!<br />
  •  自然產是痛之前<br /> 可是剖腹產 都聽說會痛很久<br /> 因為畢竟是開刀<br /> 蛋是頗負產 感覺好神奇耶<br /> 睡一叫起來 小孩就在你身邊了 喝~
  • 我是自然產目前月子中<br /> <br /> 自然產是前面陣痛產後復原很快<br /> <br /> 剖腹產是術後傷口痛要一個禮拜<br /> <br /> 我第二天就可以大步大步亂走<br /> <br /> 自己料理自己<br /> <br /> 看剖腹的媽媽還要坐輪椅好像很痛<br /> <br /> 胎位不正聽說可以跟寶寶商量耶<br /> <br /> 請寶寶配合轉一下位置<br /> <br /> 有些朋友說有效<br /> <br /> <br /> <br />
  •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既然醫生判定說胎位不正,<br /> <br /> 那就剖腹呀!!<br /> <br /> 雖然剖腹有好有壞,<br /> <br /> 但是為ㄌ胎兒就算痛也要忍耐呀!<br /> <br /> 除非ㄋ的胎位突然轉正ㄌ!!<br /> <br /> 不然當然是自然產對胎兒來說才是最好ㄉ!!</span><br type="_moz" />
  • 應該是自然產比較痛吧,<br /> 聽說剖腹產是等麻藥退了之後傷口就會開始痛了..
  • 自然產好<br /> 雖然當下真的很痛<br /> 但是三天後就可以下床了<br /> <br /> 剖腹就要比較長的時間恢復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可愛咪 之話: <br /> <br /> 第一胎自然產  但這一胎 胎位不正<br /> <br /> 想請問剖腹很痛嗎<br /> </blockquote><br /> <br /> 我生完兩個月了 剖腹<br /> 我沒有覺得很痛阿......?   (下面是我後來打的心得)<br /> <br /> ---------------------------------------------------------------------------------<br /> <br /> 終於來到了3/16這天 (剖腹產都需要提前一天入院)<br /> <br /> 早上先去做最後一次超音波確認鼻屎狀況 下午就報到入院了<br /> <br /> 前一天還跑去吃港式飲茶吃到飽~~哈哈 <br /> <br /> 隔沒多久~護士小姐就來幫我剃毛(不痛) 阮腸(不痛)<br /> 然後樂觀的我們就睡睡睡到隔早6點~護士小姐進來幫我打2包點滴<br /> <br /> 不過護士是新手加上我血管本來就太細~所以第一針抽血時,覺得以打針抽血的經驗來說滿痛的~但我沒說~繼續看電視~<br /> <br /> 結果這時護士小姐就說:痾...媽媽你血管本來就很脆弱吼?<br /> <br /> 我:還好拉~是細~<br /> <br /> 護士:喔~......因為你的血管破了欸....<br /> <br /> 我:= ="....阿~那就重打吧 (OS:難怪我覺得怎麼比往常還痛)<br /> <br /> 然後第二針下去時~是很順利有打成功~不過也噴了一堆血在枕頭上~XD<br /> <br /> 老公剛好買完咖啡進來看到~還嚇到問怎麼回事<br /> <br /> 後來不太會打針的護士臨走前還說:媽媽你不太怕打針吼~?<br /> <br /> 我:還好拉~常常被打失敗習慣了~(OS:你技術差我也沒辦法阿~"~..)<br /> <br /> (我是預約3/17號早上9~11點剖腹 老公可陪產)<br /> 廢話太多了~直接在這裡打關於剖腹的流程中我的感覺<br /> <br /> 背脊打麻醉?----不痛~~就像被靜電電一下的感覺<br /> <br /> 插導尿管?-----沒知覺 後面拔尿管也沒感覺<br /> <br /> 喘不過氣~口水無法吞嚥?-----沒有感覺<br /> <br /> 肚子被壓的很不舒服?----沒有~也只被推一下而已<br /> <br /> 肚子被淘空?---沒感覺<br /> <br /> 其實很快~沒多久鼻屎就出來了~不過我完全~~沒感覺= =<br /> <br /> 什麼感動到哭拉~還是小孩出來有種母愛阿~~通通都沒有<br /> <br /> 有看到剖腹血腥畫面的老公說:其實出來的那剎間有一點點感動~不過不到想哭的地步 (我們兩個真的非常不感性 SORRY~)<br /> <br /> 1.再來說說人家流傳的"術後痛"的感覺<br /> 我不是打按壓也不是背後插管的那種術後止痛 實際上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打~只知道我早上9點的麻醉 晚上7點多就退的差不多了<br /> <br /> 3/17:不能下床~所以我只有撐左右翻身 跟平躺 還有腳自己撐ㄑ型 痛感都還好 有感覺子宮收縮 但不痛 而且完全沒有吐的感覺 頭暈而已 像喝酒有點茫的FU<br /> <br /> 3/18:早上拆尿管 不痛~ 第一次下床~傷口有種又酸又辣的撕裂感 呼吸的過來~不過沒辦法講話 的確會全身發抖 不過還好拉~沒有像小S說的傷口被綠油精噴到那麼誇張 多下床繞幾次床尾後 我就自己走去廁所上廁所了 <br /> 下午排氣進食 子宮收縮的痛像MC那樣 隱隱抽痛而已<br /> <br /> 3/19:可以走到育嬰室看鼻屎 站久或坐久會酸酸的 不過躺下休息就會好~子宮收縮沒感覺了 順利排便 開始有漲奶(不痛= = 只是奶酸酸的) 有使用手動吸乳器<br /> <br /> 3/20: 活動自如 肚子有時候會一點點酸酸的 子宮收縮無知覺 打點滴的針因為血管發炎所以換手打點滴 奶不會痛<br /> <br /> 3/21: 拆傷口的夾子 不痛~只是拆一個會酸一下~ 然後就回家囉^Q^~
  •  都一樣痛<br /> <br /> 只是剖腹產痛比較多天<br type="_moz" />
  • 對了 如果讓我選的話 我還是剖腹吧!<br /> <br /> 因為假性陣痛我就快受不了了   萬一真的陣痛我會死吧= =<br /> <br /> PS.會剖腹是因為心臟問題~
  • 剖腹產的麻醉藥過了之後很痛<br /> 尤其是移動時很痛<br /> 自然產只有生的時候痛<br />
  • 應該都很痛吧<br /> 自然產痛前面 剖腹產痛後面<br /> 所以生小孩都痛<br /> 任君選擇要怎樣痛
  • 自然產~陣痛很痛,但也有人痛一下很快就生了,<br /> 剖腹~產後傷口痛,差別在先痛或後痛!
  •  不管自然產還是剖腹產..都要痛的..<br /> 差別只是一個生的時候痛..一個生完之後痛..<br /> <br type="_moz" />
  • 看完以後真的覺得好痛喔@@<br /> 我都不敢生小孩了ㄚ<br /> 這比恐怖片還恐怖<br /> 真佩服個位母親<br />
  • 一定要二選一嗎? 兩個都很痛耶!! 但我會選擇剖腹生,因為我不想下面被剪開又縫回去~>.<~
  • 我兩胎都自然產,產後兩小時就可以趴趴走了!<br /> 雖然陣痛時很痛,但可以打無痛!<br /> 胎位不正做運動可以翻過來,<br /> 我懷老二時,到了35週才說胎位不正,<br /> 做了一週運動,她就正了~
  • 我覺得剖腹比自然產痛耶<br /> 我三胎都是自然產不過有打無痛啦<br /> 真的痛是生完後縫傷口的痛<br /> 剖腹產是真的只要動一下都痛<br /> 版媽建議做狗爬式運動調回來
  • 是自然產較痛還是剖腹產?<br /> 自然產-生產時很痛, 但恢復快, 很快就可下床走路,但陰道可能會叫鬆弛<br /> 剖腹產-生產時打麻藥,因為有傷口,住院時間較長
  • 我媽生我和我哥都是自然產<br /> 但是,生我生了7小時,感覺超痛的<br /> 高中時候的教官,她說打無痛分娩,生小孩就不會痛了<br /> 但她不知從哪聽說來~這樣跟小孩感情就沒那麼親密,就沒打了<br /> 我之前上跟生小孩有關的課<br /> 老師說,自然產和餵母乳的小孩,跟媽媽感情會比較好~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