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大埔農輕生 親友:政策殺人! 吳揆:大埔農婦因憂鬱亡

苗栗大埔徵地風波現在鬧出了人命,一名73歲的農婦朱馮敏,自從政府向他們徵收土地,就常常憂心到睡不著覺,
尤其,看到怪手摧毀農田,老農婦更是情緒崩潰, 3日清晨5點多,朱馮敏被發現喝農藥自殺,家人控訴這是政策殺人。

一想到朱馮敏阿嬤自殺結束生命,家人哭紅了眼眶,含貽弄孫的情景現在也只能留在照片中追憶,
什麼原因讓朱馮敏想不開,熟識的人都聽她抱怨過土地被徵收讓她多麼煩心。

親朋好友的安慰並沒有發揮效用,清晨5點多,家人發現阿嬤喝農藥自殺了,阿嬤的兒子走到自家農田,
說帶記者看看害死老母親的原兇,就是眼前這一片荒蕪、通往田裡的路,被鐵皮和護欄阻隔,
也使得阿嬤失去種菜的生活重心,不只一生打拚掙來的一甲田沒了,阿嬤的家也面臨拆遷,
政府雖然承諾解決,怪手卻天天不停開挖。

苗栗縣政府用粗暴的方式徵收農地,大埔農民朱馮敏用生命抗議,這代價未免太過沈痛!

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4/11/2afeg.html


苗栗大埔農民朱馮敏的死,家屬歸咎是政策殺人,不過,行政院長吳敦義卻說,朱馮敏也可能是因為憂鬱症等病痛而輕生,
這讓綠營立委看不下去,要吳敦義道歉,因為不是每個憂鬱症患者都會自殺,
綠營認為,不當徵地才是壓垮朱馮敏的最後一根稻草。

跪在朱馮敏靈前,苗栗在地立委康世儒相當自責,康世儒撂下重話,替阿嬤覺得不值,
不過,朱馮敏的死,行政院長吳敦義卻有不同解讀。

朱馮敏為何鬱鬱寡歡走上黃泉,吳敦義不能理解,因為吳揆腦子裡想的還是,不久前不是才押著苗栗縣長劉政鴻道歉嗎?

土地被徵放無法安身立命,朱馮敏阿嬤用性命抗議,希望政府能正視徵地問題的嚴重性。

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4/11/2ag6v.html


昨天的這條新聞
除了三立跟民視沒有其他電視媒體報導
連奇摩也找不到,要搜尋才看的到
政府想讓民眾以為以地易地就落幕了嗎?

  • madworld                                                                                                          :

    白痴

    ===================================================
    沒錯~
  • 根本沒人說自己很有智慧愛心什麼的
    那完全是你的想法

    淦麻別人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叫冠冕堂皇的好聽話?
    你的就不算?
    那還真是雙從標準呢

    你如果認為扭曲別人的文章意思你會比較開心那就去吧
    但是別人都已經遭遇這麼慘了
    就不要說一些自以為是事實的風涼話了
    你想承認任耴不是事實的事實也是你的自由
    甚至要活在自己的幻想也可以
    但是請不要在對人家落井下石了

    你的想法都好邪惡
    這麼單純簡單的一件事可以被你說成這樣
    你這樣所謂的表裡如一又如何了?

    沒有人把別人自己聖人化
    是你自己
    也沒人說過他愛錢不愛錢什麼的
    或是視錢如糞土
    也許這也是你自己的幻想好吧

    從到到尾錢錢錢的都是你自己
    把別人想的跟你一樣有比較開心嗎?
  • 我覺得水鐺鐺米米說的話我有點不太認同
    如果你今天對這片土地上有感情
    你對你得家鄉有感情
    你就會理解為什麼大浦這件事情
    說真的,是現在的人愛錢
    但你不能說這些人士因為政府給的錢不夠多
    不夠讓他們去規劃後來得生活
    所以他們在抗爭
    很多老人家為什麼不願意跟著孩子搬到大都市去生活
    很簡單,那是因為他們習慣了自己家鄉的生活
    今天政府去強剝奪去強爭地
    那是剝奪了他對於家鄉的一個情感,他再這片土地上好幾十年的努力
    如果你對於家鄉被剝奪都毫無任何的感覺
    我相信,如果人家給你一筆錢,你是最快會離開台灣的那一群人之中
    因為你沒有所謂的對土地上的感情

    台灣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以在開發了
    台灣的土地上已經被我們開發到整個已經耗盡了
    所以為什麼每次只要天災,台灣的災情比往年會越來越嚴重
    我門在不斷的追求經濟的效益
    都已經忘記我門的土地上可不可以再承受這一切
    不要盲目的追求金錢經濟
    而是更要去發現台灣現有的價值跟特點
    我門是要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環境可以生活

    很多事情我們因為沒有遇到相同的情形
    所以請不要私自用你的想法來去定奪別人的情形
    而是要以同理心,如果發生在你身上
    你會怎麼想才對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