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女性 不一定比較健康
【中時電子報 】
黃庭郁╱台北報導吃素的女性要注意了,醫界最新研究發現,吃素的女性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比例比「什麼都吃」的女性高。醫師分析數據發現,吃素女性的三酸甘油酯較高、好膽固醇偏低,可能與素食料理偏重油炸、重口味的烹調方式有關;且吃素女性比較節省,有清剩菜的習慣,因而吃下過多油脂影響健康。
嘉義慈濟大林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廖宗志昨天在亞太地區肥胖醫學會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大林醫院分析三六八九位到該院健康檢查民眾,比較其中一千多位素食者與其餘非素食者的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等,心血管疾病與肥胖相關的健康指標。
結果顯示吃素女性出現新陳代謝症候群比例達二十•一%,比起一般女性十六•七%明顯較高;男性素食者正好相反,有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比例為十二%,飲食葷腥不忌的男性高達二十一•九%,顯示吃素對男性似乎比對女性更健康。
代謝症候群指標包括血糖、血壓、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與腰臀比是否正常,假使有多項異常,就要當心可能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心血管疾病。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科臨床副教授、肥胖醫學會理事黃國晉說,分析發現,素食女性主要有三酸甘油酯偏高與好膽固醇偏低的問題,其餘指標如血壓與血糖都正常。三酸甘油酯偏高可能與碳水化合物攝取太多有關,好膽固醇偏低則可能與烹調使用的油品與方式有關。
黃國晉說,女性素食者出現代謝症候群機會較高的原因,推測與國內素食多半用油炸方式烹調,加上素食食材多數是豆類再製品,要有不同口味就要靠重口味調理;太下飯也可能讓素食者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
臨床觀察也發現,女素食者多半較節省怕浪費,飯桌上的菜一定要吃完,是否因這樣養成清剩菜習慣,把盤底最油的菜通通吃下肚子,也是影響健康的可能原因。
怎樣素食才健康?專家指出,素食的營養原則與葷食一致,講求均衡與自然。建議避免油炸烹調與太多的豆類加工食材,改以花生、腰果、核桃等種籽類堅果補充油脂,維持飽足感。蔬果也不是毫無限制,適量就好,以免糖分累積在體內,一下子就轉化成甩不掉的脂肪。
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指出,台灣的素食習慣與國外不同,偏重精緻與加工過的豆類食品,而且特別喜歡油炸烹調,讓素食比較香而能較能引起食慾。但這樣的烹調偏好會讓很多豆類食品失去了原先的蛋白質與油脂,變得不營養。另一方面,假使為強調少油而讓素食者真的只吃一些蔬菜水果,則素食者很快會因食物在胃裡快速消化完畢而容易覺得肚子餓,反而容易在其他食物上過量攝取,都不健康。上述種種因素導致素食者的飲食容易過油或過量,衍生成為易發胖,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結果不令人意外。
趙強指出,還有一群人一直以為吃水果就保證健康,其實水果裡的單糖假使沒有透過運動消耗,累積在體內很快會變成脂肪;有些人喜歡喝果汁,一喝二杯柳丁汁很平常,但這麼多果汁大概要七、八顆柳丁,糖分太多反而可能影響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