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自去年底,便開始積極的規劃
「機車退出人行道」的政策。根據市府的說法:無論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最終都是行人,所以必須首先解決行人的路權。
這個看似正當而有力的說法,背後卻忽略了整體交通政策的規劃。
因此,此一政策的實施,衝擊最大的莫過於是必須使用機車的廣大學生族群及受薪階級。
檢視這個政策背後,究竟隱含著什麼樣的思考邏輯,我們希望能從台北市一連串的將通政策中,抽離出背後的政治經濟分析。同時這也是青年十大議程中,看似層級低但卻也是青年最切身的問題所在。
一、台灣的交通運輸歷史脈絡
一直以來,台灣的交通問題總是為人所詬病,而政府當局,也往往以私人交通工具發展過於迅速,必須抑制私人運具的膨脹,並建立大眾運輸系統作為交通政策的整體考量。事實上,台灣對整體的交通政策,乃是沿襲歐美國家以汽車為主要考量的交通政策,所訂定出來的一套制度。但以台灣高度密集的人口密度而言,自然與歐美國家的情況不同,當然在交通工具的使用上,也有其極大的差異性。但荒謬的是,政府並未針對台灣的特殊情況,制訂出一套適合的交通整體發展計畫,當然也就此埋下交通混亂的因子。
在台灣經濟發展初期,政府當局為了因應日益龐大的貿易所需,建立了南北交通的運輸幹線,其目的在於方便商品的流通,所以設計了以汽車(嚴格而言應該說是以運輸為目的的貨車)為主的高速公路。但隨後,及面對來自核心資本國家,為了加速資本的國際流動,自美國傾銷了許多私人小汽車到台灣,自此,台灣在開放小客車進口之後,其飛快的成長速度,導致道路空間嚴重受壓縮。
在此同時,台灣的道路興建,也從原本的運輸目的,轉變為以小客車的需求為其主要考量,大量的闢建道路,以致於擔負運輸功能的大眾運輸工具(衝擊最大的便是台汽客運),嚴重的萎縮。使得許多原本依靠大眾運輸系統的族群,被迫使用私人交通工具。當然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非機車莫屬了。
二、台北市的交通問題概況
在分析完台灣交通問題的始末之後,接下來我們再來一一分析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許多衍生出來的交通問題。以台北市為例,龐大的汽車與機車族,是主要的交通問題所在。雖然,台北市的初步捷運系統已經大致建構完成,但似乎卻未見整體交通問題的改善。也因此,
為數龐大的機車族,便成了在公車族、捷運族、汽車族的眼中釘。「混亂、落後」在一般市民眼中,成了機車的普遍印象。因此,如果台北市要成為符合所謂的「國際化」的中產階級形象,首要之務,便是將嚴重影響市容的機車,趕出台北市!
在一陣亟呼行人路權的聲音中,機車不但在道路使用空間上,受到來自汽車、公車等各種交通工具的擠壓,同時,卻未見交通部門對機車的停車位做出完整規劃。機車的使用權,被來自於汽車和行人的夾殺之下,幾乎已失去生存的空間。因此,在停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機車族被迫將機車停在人行道及騎樓中。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機車族群成了眾之矢的,被政府形塑出交通問題根源的惡劣形象。
但汽車在道路空間的使用上,並未讓出同為機車所應擁有的道路空間,但卻未見交通部門替機車族爭取機車的路權,因此再要求機車尊重行人的路權時,是否也應以同樣的標準去爭取機車應有的空間呢?
三、機車的「必須性」與「不可取代性」
但是真正的事實又是如何??究竟,機車為提是否是交通主要問題?恐怕是有待釐清的。首先,我們要從機車的「必須性」及「不可取代性」來著手,來分析交通問題。
以台北市為例,即便大眾運輸系統看似便利,捷運、轉接公車,似乎取代了機車的功能。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想大家一定有共同的經驗,無論是上班或上學,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可以是公車,也可以是捷運,當然也可以是開車或搭計程車,但,總還是不及機車的便利性,
不論就通勤費用,通勤時間…機車依然還是最終的選擇。當然還有另一種人,因為經濟因素而無法使用轎車,此時,機車可能是他最迫切需要的交通工具。我們可以從交通工具的使用情況的數據中,發現許多人是無法不以機車為其交通工具的。
此外,以台北市規劃的捷運系統而言,還不論在發展時程的嚴重落後問題,還包括了捷運路網並未符合大眾對運輸的要求,顯而易見的是,捷運系統有其侷限性,只能解決部分的通勤問題。
在整個台北都會區,還是有大部分的地區是沒有捷運運輸系統的。公車也未能充分發揮其運輸的功能,主要問題癥結仍在於道路空間被大量的私人小客車所佔用。因此,並不能就此忽略機車所擔負的運輸功能,就某種程度而言,機車扮演了擔負大眾運輸的主要任務(在此我們所定義的大眾,並非單只「公共性」而言,而是只要能負擔一般大眾都運輸需求,都要算是大眾運輸系統),因此更不能否定機車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