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職場新浪潮

面對職場新浪潮

妳以為唸了好學校就能出人頭地,不料求職還是處處碰壁;妳以為一份工作可以維持一輩子,結果現在被迫考慮換頭路;妳以為被資遣的人不會是妳,最後在茶水間打聽出路在哪裡.......。快速變動的社會,帶來異動激烈的職場環境,唯有能分析趨勢,面對浪潮,才能站在不敗的頂峰。

浪潮之一:永續經營的企業越來越少

現任非凡電視節目主持人夏韻芬,回顧1898年「中時晚報」剛創刊,考進了報社當記者,「我以為認真工作,賺應得的薪水,這就會是我一輩子的生活。」結果她個人二度進出報社,最後在其他領域找到自己發揮的舞台。至於「中時晚報」,則在去年10月底,吹起了熄燈號。當年許多夏韻芬的同事,就這麼活生生成了失業族。這讓她不禁感嘆:「這是一個快速變動的社會。」

事實上,根據統計,一般企業的存活率大約是10年;隨著企業的併購風氣越來越盛,許多被併購的公司行號隨之自動消失的機會大增。最明顯的是金融業,許多銀行合併為金控公司的結果,原本以為捧到鐵飯碗的行員也因整併而失去工作。在「104人力銀行」的調查指出,因「公司前景堪憂」而想離職的人,就佔了轉職理由的31%。

因為大家都擔心飯碗不保,也讓在職進修、兼職、換工作成為常態。加上勞退新制實施後,轉職更是司空見慣,每個人都在提升競爭力,為變動的明天作準備。既然變動已成常態,我們該怎麼時候決定一個工作該不該做、該不該換?

「104人力銀行」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指出,無論是評估現有的工作,或者其他的新職位,永遠有幾個不變的標準該遵守:

1.比對工作的內涵、產業的內容,與自己的所學所能是否有所吻合。經過比對之後,越多契合者表示越容易成功;反之,無論是再好的頭銜、薪水、產業,那都不見得適合自己。盲目的換工作,絕對無法解決問題。

2.每個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知識、技能的要求;但是要做的好,其實要看求職者本人的態度與個性。假使這四個條件都能同時成立,才有可能做的久。若在主客觀條件下,沒辦法找到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也不必氣餒,「因為沒有一個工作會為妳量身訂做。」

3.只有當自己履歷表以往的功勞,可以代表未來貢獻的保證時,才能累積所謂的經驗。也許有的人見多識廣,若不能派上用場,還是一樣沒輒。

邱文仁建議,在評估一項工作究竟是否適合自己的時候,永遠都要冷靜,用這三項標準分析檢查,「不要隨便為了高薪而心動,因為你不見得有那個本事。」
  • 浪潮之二:兼職即將是常態

    提高薪水的方法有哪些?相較於跟老闆談判、用跳槽給自己加薪,夏韻芬推薦「兼差」:「因為這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法。」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隨便兼差,外快又該怎麼賺到心安理得,的確是一種該學習的藝術。

    夏韻芬的兼差歷史悠久,但其實是被環境給逼出來的:「1992年的時候,一年之內結婚、懷孕,開支大增,要增加收入只好兼差。」慢慢地,她發現兼差但給她的快樂不只有金錢上的收入,也有成就感,「因為我就是不喜歡辛辛苦苦寫的新聞報導,隔天被人拿去墊便當。」

    要從事兼差生意,夏韻芬給讀者們的建議有幾點:

    1.考量金錢、體力,與正職之間的關連,依照自己的興趣來兼差:「不妨可以看做是轉業的跳板,把握學習的機會,藉此增加第二專長。」

    2.兼差要低調、保守,與同事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一個老闆喜歡自己的員工在外頭兼差,所以不要炫耀。」夏韻芬當年寫稿都用筆名,下班以後才開工,「若被老闆知道,誠實以對;若公司不允許,也要二選一。」

    3.要弄清楚酬勞給付方式,必要時簽約保證自己權益,免得做白工。此外若兼差內容牽涉到危險性,要有意外險的理賠,確保工安。

    4.若希望兼差工作源源不絕,一定要注意口碑與人脈的經營,要尊重工作倫理,不洩漏商業機密。但不要看分類廣告找兼差,裡頭陷阱多,最好靠熟人介紹。
    此外,她不建議社會新鮮人兼差,「剛出社會的人應該要全心經營自己的正職,累積經驗,最好是上班三、五年後來才兼差。」

    浪潮之三:停下來看清楚自己要什麼

    在工作生涯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厭倦感。有的人會換工作,有的人乾脆換跑道,有些人會去進修唸書。但是在「天下雜誌」上班的藍麗娟卻是辭職不幹了,跑去紐西蘭酒莊住了三個月,返台後又花了五個月整理這段經歷,前後徹底跟職場脫離了一年兩個月。

    這樣寶貴的光陰,為什麼不留職停薪去進修呢?「現在學經歷貶值,台灣一年就有10萬人在唸研一,國外唸書又有一定的成本。」她解釋身邊的確有朋友花上兩年出國攻讀EMBA,返台就業後發現每個月不過多了幾千元薪水,完全划不來:「現在已經不是那種『有付出,人家就一定要給妳回報』的時代了。」她也在紐西蘭採訪到台灣的移民,變賣家產進入當地大學就讀文憑,只為了想當釀酒師。不料畢業後因為沒有相關經驗,始終沒有酒莊肯僱用。

    相反地,藍麗娟把職場生涯的進修,定義為「去不同的地方,學習探索不同的價值觀」。而促成她從工作落跑的原因,是她敬愛的美術老師逝世:「本來我每個禮拜都去看他的,就那麼一次我工作太忙沒去,老師就走了。」她想到自己從小放棄的繪畫夢,想到老師生前跟她多次提到的「托斯卡尼艷陽下」,一股恐慌湧上心頭:「妳怎能知道有明天?」於是在雜誌上教讀者如何成為快樂上班族的藍麗娟,決定離開工作,當自己的主人。

    選擇去紐西蘭的酒莊過生活,是她長久以來的夢想,同時也可以讓她跟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完全分開,「學會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發現自己可以從小事獲得雀躍的歡樂。」在整個旅程中,她重新認識自己,「我一直以為自己很能幹,在紐西蘭發現其實面對陌生的事情會恐慌。」慢慢地,最後當她自己又能在異鄉獨當一面時,自信的感覺又回來了。

    假使妳對職場生涯也有所不滿,藍麗娟建議先停下來,想想看問題在哪,不要誤以為更多的薪水,更好的頭銜就能解決問題:「不要害怕去找出問題的答案。」
  • 謝謝分享!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