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宗教 / 黑白無常會出來逛大街?

黑白無常會出來逛大街?


  黑白無常不是鬼也不是死神,事實上,黑白無常只是一個代名詞或比喻。

  我認為,黑無常象徵要帶走我們喜愛的東西,白無常要帶走我們不想要或討厭的東西。黑白是一體的,不能分離,因為無常是一種現象,一種自然法則,沒有意識沒有感情,不會分辨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壞人會死,好人大限一到身體也得分解,人生所謂的好壞悲喜,都是人類自己的意識創造出來的。

  我想,老祖宗當初會發明黑白無常,只是要告訴大家,無常是個很可怕的東西,並不是說無常是厲鬼或是死神。頭戴高帽口伸長舌頭的形象,是後來的人為了教化世俗才創造出來的,偏偏大家都忘了黑白無常背後的意義,只記得那個用來比喻的恐怖形象。

  無常之所以分黑白,是象徵我們擁有的東西,不管是我們討厭或喜歡的,時限一到,全部都要分解消失。黑白只是用來象徵陰陽喜惡,如要進一步細分,還可以分出紅無常--專門帶走人們的戀情和愛人,綠無常--帶走健康和鈔票,以及藍無常--帶走和平理性‥‥。

  有多少執著眷戀,就有多少種無常。

  有一次我和幾位老人家聊天,一位老伯伯說,他小時候在大陸老家時,有人在半夜看見黑白無常吐著長舌頭出來逛大街,最後轉進他隔壁的一戶人家,帶走他鄰居的靈魂,第二天他鄰居的父親就過世了。

  本來,無常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人都怕死,因此,無常變成是可怕的。

  有時想想,不禁覺得好笑,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看不透世間萬物皆無常,就永遠只會在潛意識裡刻印著傳說中無常的恐怖形象,然後道聽塗說,編出一些駭人的情節來嚇自己嚇別人。

  無常是沒有形象的,只是一種抽象的慨念,意思是,萬事萬物,不管眼睛看得到看不到,時限一到部會被分解而消失。
  • 現在你眼前一隻活蹦亂跳的狗,明天可能被車撞死,屍體慢慢分解掉了之後,這隻狗不見了,牠的活蹦亂跳也不見了;或者,你今天早上看到的一叢又香又漂亮的七里香,下午一場無情的大雨之後,就會散落一地、凋蔽無蹤了。

      這就是無常,它沒有面目和表情,但是無所不在。

      現今的人都不了解「黑白無常」是什麼意思,以為「黑白無常」是一個穿著黑色、另一個穿著白色的死神,看到他們就代表某人死期已到。人們從而感到害怕,害怕鬼的形象,活在痛苦當中。

      其實,大家都怕錯了方向。因為,只要是鬼都可以趕走,終究會消失,但無常卻趕不走,每分每秒無所不在的跟著我們,在我們的腦袋裡,在我們的細胞裡。

      世間本無鬼,真的有鬼也是我們心中的鬼,它的名字叫貪念。不想讓喜歡的東西消失、離開,因此我們心中充滿恐懼、害怕,執著於喜歡的東西,於是活在痛苦中。

      佛法中說「怨憎會」,你愈是怨憎或嫌棄的人事物,就愈避不開,總是聚合在一起折磨你;佛法中也說「愛別離」,你愈是喜歡的事物,就愈容易離你而去。事實上,並不是這些你討厭或喜歡的東西故意要和你作對,更不是諸神佛故意要捉弄你,這一切感覺,都是你創造出來的。

      乍聽之下,無常是不好的。針對現今卡奴的問題,對卡奴來說,最大的痛苦來源就是要還卡債,依無常的定義,卡債終有一天也會消失,於是痛苦不見了,即可回到快樂的日子。如此推斷,無常也不失為是件好事吧?

      佛法的智慧,只想很簡單的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幻覺而已。

      就像某人罵你,引起你生氣的情緒,這時記得要保持覺知狀態,將整個動作去拆解,用智慧去開解。首先,對方是個心臟正在跳動的大活人,而我也因為眼睛、耳朵、大腦整個身體運作正常,才能由接收到對方罵我的話,傳遞到大腦處理後,產生了忿怒的訊息,傳遞至心臟,心跳增加,血管收縮,於是神經開始緊繃。

      如上所述,從有人罵你到激怒你的歷程,其中需要通過無數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系統的運作,只要一個環節不正常,就無法產生忿怒的情緒。這就是無常。
  • 無常真的不是壞事,問題在於我們習慣把常常看得見的東西,當做是永恆不變、不會消失的絕對實相。

      例如,很多情侶剛開始熱戀時,不敢相信老天爺真的給自己這麼好的情人,因為這愛情太甜美,他心裡開始害怕這一切只是夢,所以,他開始每天粘著情人,第一天睡起來看,情人還在;第二天,也還在;第三天,真的還在。就這樣,他的腦子習慣了有這個情人的存在,於是下指含告訴自己可以不用那麼緊張了,情人是永遠存在的,不會跑的。

      漸漸的,他忘了無常這回事,直到情人出車禍或發生意外,啪地一聲死去了,他才想起來世間有所謂無常。然而此時,他的心早已深深地烙印著情人永生不滅的程式,一時間叫他如何去接受這個事實?於是,他怪無常太無情,太殘忍。

      同樣的無常,在很多冤家和仇人間,卻又讓人覺得根本不存在。

      例如,結婚幾十年的夫妻,互相愈來愈看不順眼,除了吵架打架,彼此的恨意也節節上升,到最後甚至買保險,互咒對方趕快被車撞上或者坐火車出軌死掉,自己就可以領保險金再找第二春。

      怪的是,詛咒再詛咒,對方卻總是好好的,這時,人們又開始咒罵無常太偷懶,太沒用。

      人就是這樣,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就希望無常不要來。如果是自己討厭的,又每天巴望著無常快來,一天多來幾次更好。

      有時,無常不來,人們還會自己製造無常,電視曾經報導好幾起太太買凶殺夫,殺了好幾次先生都被救回來的新聞,當然也不乏先生設計要殺害太太的,從這角度來看,到底是無常可怕?還是人心可怕?

      說不定,這些要殺太太或先生的人,當初剛和對方陷入熱戀時,一樣是愛的死去活來,一刻也不能分離,每天在心中默禱無常不要來。結婚不過幾年,愛人竟已變仇人,愛之欲其生,恨之便欲其死?

      其實,無常無所不在,無時不在,那些從親密愛人反目成仇的情侶夫妻,就算彼此都還活著,生命沒有出意外,但兩人之間的情愛,早已經煙消雲散,這豈不也是一種無常?

      無常從不缺席,只是人們沒有想到罷了。
  • 昨天買的新車,今天漆被刮傷了,你好心疼;今天新買的液晶電視,可能幾個月後就會壞了,只是現在的你想不到那麼多;每天來討債的凶神惡煞突然有一天都不來了,因為,他們被警察掃到了,整個集團瓦解了;前天去夜市吃的一攤非常好吃的大腸麵線,今天想帶朋友去吃卻找不到了;連續幾天你投資的股市和基金都漲了,你卻捨不得獲利了結,結果今天突然跌停,全部被套牢;昨天,你的女朋友說好愛你,你心裡跩得二五八萬,結果幾天後她挽著別的男人宣布了婚訊‥‥。

      無常每分每秒都在,推動著這個世界往前進,讓地球旋轉。萬事萬物每一瞬間都在流轉幻變,你我的心也是一樣,上一念想到悲苦,這一念想著要去哪裡度假。從佛法的角度來看,這世間沒有什麼東西是真的,一切都是幻象,都是空。

      這裡的幻象和空,並不是指一切都是泡沫,也不是說一切都不存在。

      沒錯,你現在看到的,摸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存在著的,但這些是佛法裡說的「假有」。也就是說,這些「有」和「存在」,都是在特定時空下,因為很多條件或因緣聚合而暫時存在的,並非絕對永恆的存在。

      既然不是絕對永恆的存在,那麼,這些暫時存在的假有,總有消失不見的時候,可能是下一秒,可能是幾天後,也可能是一年後,當然也可能是幾百年後。

      因此,佛希望我們每分每秒都保持覺知狀態,知道自己也在無常中,也在不停地流轉幻變;肉體一直在分解又聚合,你眼前的人事物也是如此。保持著這個覺知,不管迎面而來的是你討厭的或喜歡的,你都要用心去經歷體驗,因為,這些都不是永恆存在的。

      尤其是面對你的家人或孩子,更要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因為,時間不停地流逝,眼前的瞬間一旦流失掉,再也無法回頭。
  • 如果你懂得保持覺知,覺知因緣聚合分解的現象,覺知無常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你就不會對家人感到不耐煩或發牢騷,因為,等你將來想回頭來贖罪或說道歉時,對方有可能早就被無常分解掉了。

      總之,佛想告訴我們的,就是要看清無常之下假有的真面目,然後接受假有的緣滅成空。

      該來的,就讓他來,我們不妨專心、用心的去體會經歷這些假有;等時限一到,該走的就讓他走,不要執著也不要貪戀,心中像明鏡一樣,映照人生萬象,來來去去,都不會在心中留下痕跡,這就是佛性,當你安住在這個狀態,你就是佛了。

      有些人很偏激,無法接受萬法皆空的事實,心想反正都是空,他也不想活了,或者放棄自己,惡事做盡,絕望失意。

      其實,佛法並非叫人去活在空的絕望,佛倒是比較鼓勵人們勇敢豁達地把人生好好經歷一番,就當這是一場夢,一場遊戲。我們買了票,擁有了這個肉身,可以來到這世間玩一遭,不管你嚐到的是酸是苦是甜,這都是人生的滋味,如果你只要吃甜,那就不用來人世間了。

      依我的觀點,無常是讓這世間保持生命活力的關鍵。

      肉體使用久了,就讓他敗壞消失吧!仍然留戀這個遊樂場的,不妨再換個肉身來玩,天地山川也一直在流轉嬗變,萬物生死不息,世間才永保新鮮。無常有何不好,如果真要為無常設計一個形象,應該像迪士尼裡的米老鼠之類的才對。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無常是個自然律和力量,沒有形象和喜怒哀樂,也不是穿黑衣白衣戴尖帽口吐長舌的妖怪。下次,如果你還聽到有人說他看見黑白無常在逛大街,不妨一笑置之,不要真的相信就是。
  • 這位師姐  你真的很用心
    但這幾編文章應該是你有感而發吧~
    你的文章中的觀點大部份我都很能認同也能理解
    但如果你能在以不同的宗教的觀點去想
    (必竟任何一種宗教都有它的道理存在)
    我相信會更好的
    也期待能在看到你的文章喔!!
    感恩~~~
  • ㄟ~~~~原來是轉貼的喔~~~
  • TO  nmomtf
    謝謝妳的補充說明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