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請問馬市長,中山橋呢?
http://blog.yam.com/chensumi/archives/1905529.html
這是2002年12月,中山橋宣布拆除後,我在當時的個人新聞台寫下的紀念文,依照馬市長承諾,一年之後,中山橋將擇地重建。現在是2006年7月,經過3年8個月,中山橋的「分屍遺骸」還躺在圓山路邊,可是又聽說市政府打算繼續拆掉孔廟圍牆,唉!!台北不可以變成一個寡情失憶的城市啊!馬市長,我們的中山橋呢?
【明治•中山•三更之回家】
不管這座橋叫做明治橋、還是中山橋,終究是要拆了。
說是拆,卻像支解,據說,每一小段距離就得打個孔,將橋身切割成兩百個區塊,擺在再春游泳池原址,明年再擇地復建。
我與這座橋是有些情感的,雖然不像老台北人、或是昔日的在台日人那般深情,可是恬恬淡淡的,居然也成牽掛。
過去在淡水讀書,連接校本部與麗水街城區部的校車,總是路過,但沒什麼注意。再幾年,租屋在承德路,工作在忠孝東路尾端,擁擠的公車總是挨著那座橋堵在附近,那時還沒有捷運,整個城市裡的移動都靠公車,車廂內缺氧嚴重,也鮮少有心思看這座橋。
後來住在內湖,來往台北車站總是搭287,捷運通車之後,也總是搭「紅2」經由圓山站接駁,這才發現,橋與橋交錯的空間裡,安靜著一座身段典雅的橋。
開始懂得翻書找中山北路歷史的時候,才知道這座橋在更早之前,有那麼美麗的故事。
文獻資料記載:「原名明治橋,光復後更名為中山橋,位於圓山里與劍潭里交會處,橫跨基隆河,1913年僅為鐵架吊橋,1930後,因為交通流量大增,以及方便神社參拜進行改建,改建後橋長120公尺,寬17公尺,鋼筋混凝土製,橋墩採一大二小,三孔拱型設計,橋上的磨光欄杆,是用日本德川產的花崗石砌成,兩側四盞「鳥居」內裝青銅質橋燈,昔時橋下有小船接駁至大稻埕……」
老一輩台灣人口裡說的「日本時代」,那時明治橋的背景必定有澄藍的天空,許多戀人談情的橋身,許多新嫁娘留影的地方,那橋下蜿蜒的基隆河有他自己行進的水路,怎麼也料不到後代子孫硬是將他截彎取直擾亂了水脈,到頭來還要拆了這座橋,只因橋墩干擾了防汛大計,而究竟礙著了什麼,拆了之後果真不淹水嗎?誰也說不準,拆了再說。
不就是一座橋嘛,改朝換代就要改姓換名,明治、中山之後,好險沒有繼續脫胎換骨成登輝橋、大洲橋、水扁橋、或是英九橋。
2002年12月20日,如我這般百思不解為何這個城市老是要跟舊景物告別的人,執意背著相機想要留點什麼,才知道徒步空手的路人,怎麼也無法穿越新橋面上的快速道路親近那座叫做明治也好、稱做中山也罷的橋,只能遠遠望著,工程車已經開上橋身,一旁搭著紅色布棚垂著金色布條的地方,是一早舉行過「開工典禮」的地方,我爬上顛簸的欄杆,路過疾駛的車輛讓橋身不斷的晃動,這才強烈的忿忿不平,這算哪門子的「開工典禮」,比較像一場活體解剖之前的血腥慶典。
順著綠色的工程圍籬走回美術館,擦身而過另一個拿著相機的人,我不忍心告訴他,這條小路過去,其實沒辦法到那座橋的,但總也是憑弔,遠遠望著就算是流淚也不算叨擾。廣場上正在微雨中趕搭舞台,感覺上,跟歲末倒數計時的演唱會沒有兩樣,據說是為著這座即將支解的橋辦一個音樂會,但雨中的紅色塑膠椅,比較像路邊酒席等待鋼管熱舞女郎登台的模樣。
這是2002年12月,中山橋宣布拆除後,我在當時的個人新聞台寫下的紀念文,依照馬市長承諾,一年之後,中山橋將擇地重建。現在是2006年7月,經過3年8個月,中山橋的「分屍遺骸」還躺在圓山路邊,可是又聽說市政府打算繼續拆掉孔廟圍牆,唉!!台北不可以變成一個寡情失憶的城市啊!馬市長,我們的中山橋呢?
【明治•中山•三更之回家】
不管這座橋叫做明治橋、還是中山橋,終究是要拆了。
說是拆,卻像支解,據說,每一小段距離就得打個孔,將橋身切割成兩百個區塊,擺在再春游泳池原址,明年再擇地復建。
我與這座橋是有些情感的,雖然不像老台北人、或是昔日的在台日人那般深情,可是恬恬淡淡的,居然也成牽掛。
過去在淡水讀書,連接校本部與麗水街城區部的校車,總是路過,但沒什麼注意。再幾年,租屋在承德路,工作在忠孝東路尾端,擁擠的公車總是挨著那座橋堵在附近,那時還沒有捷運,整個城市裡的移動都靠公車,車廂內缺氧嚴重,也鮮少有心思看這座橋。
後來住在內湖,來往台北車站總是搭287,捷運通車之後,也總是搭「紅2」經由圓山站接駁,這才發現,橋與橋交錯的空間裡,安靜著一座身段典雅的橋。
開始懂得翻書找中山北路歷史的時候,才知道這座橋在更早之前,有那麼美麗的故事。
文獻資料記載:「原名明治橋,光復後更名為中山橋,位於圓山里與劍潭里交會處,橫跨基隆河,1913年僅為鐵架吊橋,1930後,因為交通流量大增,以及方便神社參拜進行改建,改建後橋長120公尺,寬17公尺,鋼筋混凝土製,橋墩採一大二小,三孔拱型設計,橋上的磨光欄杆,是用日本德川產的花崗石砌成,兩側四盞「鳥居」內裝青銅質橋燈,昔時橋下有小船接駁至大稻埕……」
老一輩台灣人口裡說的「日本時代」,那時明治橋的背景必定有澄藍的天空,許多戀人談情的橋身,許多新嫁娘留影的地方,那橋下蜿蜒的基隆河有他自己行進的水路,怎麼也料不到後代子孫硬是將他截彎取直擾亂了水脈,到頭來還要拆了這座橋,只因橋墩干擾了防汛大計,而究竟礙著了什麼,拆了之後果真不淹水嗎?誰也說不準,拆了再說。
不就是一座橋嘛,改朝換代就要改姓換名,明治、中山之後,好險沒有繼續脫胎換骨成登輝橋、大洲橋、水扁橋、或是英九橋。
2002年12月20日,如我這般百思不解為何這個城市老是要跟舊景物告別的人,執意背著相機想要留點什麼,才知道徒步空手的路人,怎麼也無法穿越新橋面上的快速道路親近那座叫做明治也好、稱做中山也罷的橋,只能遠遠望著,工程車已經開上橋身,一旁搭著紅色布棚垂著金色布條的地方,是一早舉行過「開工典禮」的地方,我爬上顛簸的欄杆,路過疾駛的車輛讓橋身不斷的晃動,這才強烈的忿忿不平,這算哪門子的「開工典禮」,比較像一場活體解剖之前的血腥慶典。
順著綠色的工程圍籬走回美術館,擦身而過另一個拿著相機的人,我不忍心告訴他,這條小路過去,其實沒辦法到那座橋的,但總也是憑弔,遠遠望著就算是流淚也不算叨擾。廣場上正在微雨中趕搭舞台,感覺上,跟歲末倒數計時的演唱會沒有兩樣,據說是為著這座即將支解的橋辦一個音樂會,但雨中的紅色塑膠椅,比較像路邊酒席等待鋼管熱舞女郎登台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