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台灣應該學習更成熟的國際人道援助模式
■石富元(作者石富元╱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自由時報
二十六日清晨發生於印尼小島上的地震,併發的海嘯引起了南亞地區巨大的人命傷亡。隨著時間的過去,愈來愈多的死者被發現,未來死亡的統計可能還會再增加。台灣近年來由於九二一地震的傷痛,所以對於國際救災的參與程度比起過去增加了許多,這一次的海嘯,必然也會引起另一波國際援助的熱潮。近幾年來的幾次國際上大災難,如薩爾瓦多、印度、印尼、伊朗的地震、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戰亂人道援助等,台灣都有積極參與,然而成效是否受到重視,甚至有無成效,恐怕都沒有幾個人答得出來。事過境遷,這些災難已經變成塵封的歷史,但是檢視國際上的相關報告,台灣的作為幾乎都沒有被提到,除了偶爾有些組織因為大筆的捐款或物資而被提到,也足以在國內大加炫耀一番。
我們國際上處境艱難,無法打入正式的國際組織,這是鐵的事實。然而,我們缺乏國際衛生及國際人道援助的專業作法,恐怕才是被摒棄在國際整合援助行動大門之外的主因。過去由於甚少介入國際救災行動,所以對於國際上目前的人道援助作法並不了解,各團體出發點良善且有強烈的使命感這無庸置疑,但是作法上卻可能不但不能對於災民產生實際的幫助,反而造成混亂與困擾,消耗當地原本已經很有限的資源。對於國內的災難,我們如此做,大家習以為常,拿到國際上去作,就會引起側目。
隨便舉一例,打開電視新聞主播一再強調當地屍體腐敗沒有人處理,恐怕會造成瘟疫的流行。每次大災難之後,世界衛生組織幾乎都會強調,屍體的腐敗,雖然造成異味,但是不會產生瘟疫,沒有「屍毒」這種疾病。瘟疫的根源往往是因水源、污水處理、病媒控制條件變差所引起,希望媒體不要再作錯誤的宣傳,要宣導各救援團體先設法改善居民乾淨的飲水、食物及居住環境。各國的媒體,配合程度不一,但是台灣的報導,一向是錯誤的宣傳居多,這只是其中一例,受媒體感召教育而出國的團體,能融入國際救災行動的恐怕不多。
災難有其生命期,災難衝擊之後的「緊急應變期」,是新聞媒體的焦點,所以往往各個救災團體都會前往。這些團體中外皆然,往往準備不足、語言不通,實際效用少而耗用資源多,形成「二次災難」,讓災區更加悲慘。國際社會上目前已經有共同的作法,特別是在衛生醫療方面更需要協同,一些個別突兀的舉動往往會破壞了整體的效率。一般而言,目前的原則,災後的緊急應變期,大部分是由當地人所解決,只有關鍵的技術才需要外援,災後的「復原期」需要大量的資源與人力,應該將較多的資源投入此處。這段時間,可能長達數年,救災的熱潮幾個星期就完全消退,災民的漫長寒冬則遙遙無止境。緊急應變期不要太熱,恢復期不要太冷,這已經是國際救難組織的共識,國內熱心的團體應該作法也要有所調整。
人道救援物資的捐助,其實國際上有共同的作法與規範,這些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上就能查到。一般而言,被列為四種不應該捐的物資,分別是「食物」、「衣服」、「血液」及「不請自來的義工」,因為從歷史經驗中這些都是「二次災難」的元凶。藥品可以捐助,但是建議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規定一套一套捐助,否則會被拒收,因為清點會耗用太多人力。醫療人員只有在當地真正需要,而且文化適當及語言能溝通才會被接受,沒有溝通能力,就沒有醫療品質及保障,這和個人專業知識無關。越來越常見的標準作法,是由大家捐錢給國際組織,而由組織去請熟悉當地語言及文字的醫療人員去提供醫療服務。相反的,公共衛生及疾病防治是健康介入的重點,飲水、環境衛生、病媒控制等,比較沒有文化上的隔閡,也能花極少的錢,真正改善大量災民的健康。
二十六日清晨發生於印尼小島上的地震,併發的海嘯引起了南亞地區巨大的人命傷亡。隨著時間的過去,愈來愈多的死者被發現,未來死亡的統計可能還會再增加。台灣近年來由於九二一地震的傷痛,所以對於國際救災的參與程度比起過去增加了許多,這一次的海嘯,必然也會引起另一波國際援助的熱潮。近幾年來的幾次國際上大災難,如薩爾瓦多、印度、印尼、伊朗的地震、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戰亂人道援助等,台灣都有積極參與,然而成效是否受到重視,甚至有無成效,恐怕都沒有幾個人答得出來。事過境遷,這些災難已經變成塵封的歷史,但是檢視國際上的相關報告,台灣的作為幾乎都沒有被提到,除了偶爾有些組織因為大筆的捐款或物資而被提到,也足以在國內大加炫耀一番。
我們國際上處境艱難,無法打入正式的國際組織,這是鐵的事實。然而,我們缺乏國際衛生及國際人道援助的專業作法,恐怕才是被摒棄在國際整合援助行動大門之外的主因。過去由於甚少介入國際救災行動,所以對於國際上目前的人道援助作法並不了解,各團體出發點良善且有強烈的使命感這無庸置疑,但是作法上卻可能不但不能對於災民產生實際的幫助,反而造成混亂與困擾,消耗當地原本已經很有限的資源。對於國內的災難,我們如此做,大家習以為常,拿到國際上去作,就會引起側目。
隨便舉一例,打開電視新聞主播一再強調當地屍體腐敗沒有人處理,恐怕會造成瘟疫的流行。每次大災難之後,世界衛生組織幾乎都會強調,屍體的腐敗,雖然造成異味,但是不會產生瘟疫,沒有「屍毒」這種疾病。瘟疫的根源往往是因水源、污水處理、病媒控制條件變差所引起,希望媒體不要再作錯誤的宣傳,要宣導各救援團體先設法改善居民乾淨的飲水、食物及居住環境。各國的媒體,配合程度不一,但是台灣的報導,一向是錯誤的宣傳居多,這只是其中一例,受媒體感召教育而出國的團體,能融入國際救災行動的恐怕不多。
災難有其生命期,災難衝擊之後的「緊急應變期」,是新聞媒體的焦點,所以往往各個救災團體都會前往。這些團體中外皆然,往往準備不足、語言不通,實際效用少而耗用資源多,形成「二次災難」,讓災區更加悲慘。國際社會上目前已經有共同的作法,特別是在衛生醫療方面更需要協同,一些個別突兀的舉動往往會破壞了整體的效率。一般而言,目前的原則,災後的緊急應變期,大部分是由當地人所解決,只有關鍵的技術才需要外援,災後的「復原期」需要大量的資源與人力,應該將較多的資源投入此處。這段時間,可能長達數年,救災的熱潮幾個星期就完全消退,災民的漫長寒冬則遙遙無止境。緊急應變期不要太熱,恢復期不要太冷,這已經是國際救難組織的共識,國內熱心的團體應該作法也要有所調整。
人道救援物資的捐助,其實國際上有共同的作法與規範,這些在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上就能查到。一般而言,被列為四種不應該捐的物資,分別是「食物」、「衣服」、「血液」及「不請自來的義工」,因為從歷史經驗中這些都是「二次災難」的元凶。藥品可以捐助,但是建議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規定一套一套捐助,否則會被拒收,因為清點會耗用太多人力。醫療人員只有在當地真正需要,而且文化適當及語言能溝通才會被接受,沒有溝通能力,就沒有醫療品質及保障,這和個人專業知識無關。越來越常見的標準作法,是由大家捐錢給國際組織,而由組織去請熟悉當地語言及文字的醫療人員去提供醫療服務。相反的,公共衛生及疾病防治是健康介入的重點,飲水、環境衛生、病媒控制等,比較沒有文化上的隔閡,也能花極少的錢,真正改善大量災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