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西施與紅摩坊

這是一篇偶然看到的文章 我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


甚麼才是文化?甚麼才配進入文化殿堂?

本期【天下】雜誌有一篇關於台中市轉型的文章,文中提到新任市長胡志強如何以宏觀的國際視野、英國牛津大學的文化涵養灌溉台中市貧瘠的文化,拯救其邊緣的位置。撰文記者以芭雷舞者譬喻胡,而以摔角場譬喻草根的台中市地方文化。

文中提及胡致力引進古根漢博物館進駐台中,維也納愛樂到臺中表演。台中在這些「國際級」的藝術團隊『就贖』下,慢慢從鋼管辣媚漢檳榔西施的本土色情文化提升到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文化之都。

芭雷舞是一種文化,那摔跤場呢?

羅蘭芭特(Roland Bathes)在【神話學】(Mthoplogie)一書中,一開頭的第一篇就是對摔跤運動的分析,其中對摔跤各環節的精采分析,對感官疲乏的我們訪若開了一扇窗,原來一個摔跤運動從場地的佈置到人員的肢體,到整個流程的節奏都是充滿了各種隱喻、活力和種種訊息的。一場讓全場參與者熱血沸騰的摔跤競賽和一篇荷馬的史詩無異,都同樣具有一種詩的感官力量。

文化不是那些被漂漂亮亮包裝的表演團體,更不是甚麼愛樂甚麼博物館就能代表的。文化是從人和環境間血淚交織的依存關係間長出來的。它是人因生存而產生的諸種情感結晶,它直指人心,不需昂貴的金錢做媒介。

檳榔西施是文化,鋼管辣媚是文化,她們是從人和環境依存間產生出來的一種情慾模式,如此自然而直指人心。

是想想法國蒙馬特區的紅磨坊,百年前的那裡是一群波希米亞藝術家與妓女勾留交際的地方,混亂骯髒和性愛,被主流的中產階級看做是墮落的地獄。然而百年之後,因為某種歷史的美化或商業媒體的再論述,紅磨坊成了一種文化符號,提起法國巴黎,就不能不提紅磨坊。

為甚麼我們不能趾高氣昂地對外國人說檳榔西施就是我們台灣的紅磨坊呢?當法國人眉飛色舞地提到神話一般的紅磨坊或是荷蘭人提及他們的櫥窗女郎。

文化沒有高低,文化只有真誠與虛假。十六世紀大文豪莎士比亞可是在一個妓院,鬥雞場環似的環境中寫下他千古不朽的劇作。今天的我們是在千萬裝潢的劇院中看羅密歐與茱麗葉對詠情詩;而當羅密歐第一次對茱麗葉發出讚嘆時,現場的觀眾可能聽到從劇院外傳來的熊鬥聲和嘿咻聲。

莎翁的劇院是屬於百姓的,他之所以永垂不朽是因為他真誠地表達了人民的七情六慾。而不是因為它是屬於王宮貴族的。

文化貴在真誠,檳榔西施與紅磨坊,哪一個比較接近你的生活?
  • nice article, I agree with it.

    Although I've been in abroad several years, I still think Taiwan is my sweet hometown, the most lovely country!

    I'm so proud of that I'm Taiwanese!
  • 推~~
    很讚的一篇文章
回應...